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重庆:改革需要凝聚更广泛的群众智慧

2014年08月22日 14:04

 

在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据新华社)

不论是包产到户的全面推行,还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改革开放的每一次“突围”,都凝聚了广大群众的实践和智慧。今天,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让所有人得利的普惠式改革越来越少,“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既要冲破体制机制的障碍,更要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触动利益的革命。“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改革愈是艰难愈要吸纳更广泛的智慧,凝聚更坚实的力量。古今中外的事例无不表明,成功的改革必然根植于群众。民之所盼,政之所为。公众参与热情是否高涨、参与渠道是否通畅、参与机制是否健全,直接关乎改革方向、改革效果、改革成败。

经济学家厉以宁说:“无法调动民间蕴藏的积极性,改革将无法进行。”汲取群众智慧首先要激发群众热情。群众最关注、最期盼解决的问题,就是最需要改革的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把维护群众利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改革改什么、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都要俯下身子,与群众心贴心——听一听群众的呼声,看一看群众的诉求,想一想群众的切身利益。让群众愿望充分表达出来,让改革路径更加明确起来,让真抓实干的精神更好地体现出来,最大程度地激发群众为改革想招的热情。

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还要拓宽参与渠道,构建参与机制。通过构建立体化的群众参与机制,引导组织群众纵深参与,为改革凝聚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切忌脱离群众做方案、关起门来搞改革。不论是反腐、医改、教改还是收入分配改革等,凡是涉及方方面面的“硬骨头”、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举措,都要借助多种方式让群众参与进来。比如,利用好新媒体,与群众进行互动沟通,广泛吸纳群众的智慧。

 

深化改革,也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我国国情复杂,一时看不准、吃不透的改革,可先选择一些地区和领域开展试点,以点带面,并有及时调整和纠错的机制,积极支持和保护群众的积极性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放手让群众大胆试、大胆闯。同时,也要及时发现、总结、提炼群众创造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模式,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越是面对分化的复杂利益格局,越是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越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使群众成为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以破解改革过程中的“硬骨头”,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822/7789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