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甘肃:关于加快甘肃沿边地区开放步伐的几点建议

2014年08月26日 10:02

 

加快我省沿边地区开放步伐,对于构建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促进边境地区繁荣发展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边防工作实际,对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加快沿边地区开放步伐谈几点认识和建议。

一、甘肃沿边地区开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甘肃省沿边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沿边地区开放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比较,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沿边地区开放开发程度还非常低。受自然环境严酷,地广人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因素的制约,对外开放水平不高;二是马鬃山口岸处于关闭状态。马鬃山口岸是国务院批准的季节性内陆边境口岸,1993年6月关闭之后一直未能复关,严重制约了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步伐;三是交通道路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交通运输方式单一,结构不合理,交通设施大多年久失修,乡村道路尚未完善的问题还十分突出,城镇配套功能不强,城乡居住环境差,尤其是与周边国家和地区间互联互通的基础条件落后。四是经济实力较弱。经济总量太小,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边境经贸合作方式单一,承接中东部转移,与新疆、青海、内蒙古和蒙古国合作方面缺乏大企业、大项目支撑。五是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常性交流沟通不够紧密,特别是在矿产资源开发、经贸、文化、旅游等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方面还不够广泛深入。

二、加快甘肃沿边地区开放步伐的几点建议

加强与蒙古国的交往和沟通。中蒙是山水相连的近邻,建议由省市外事部门牵头,组织省市发改委、商务、口岸、边防等单位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政府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赴蒙古考察团,开展经贸洽谈等工作,建立两国省市县边防口岸主管部门的联络协调机制,促进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甘肃省沿边开放步伐。

加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牢牢抓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积极研究沿边开放的措施办法,就连通两国的铁路、公路、能源、电力输送等进行统筹规划和建设。建议抢占先机,尽快修建我省兰新铁路瓜州县柳沟站至马鬃山口岸的铁路及其跨境铁路通道建设,与蒙古国新铁路网建设相连接,逐步打通“北丝绸之路国际大铁路”通道(西藏-敦煌-蒙古国-俄罗斯),为开拓我省与蒙古国及中西亚、西欧等国家的经贸关系和人员往来、货物流通提供便利。

 

加快大项目合作,促进双边合作全面发展。中蒙双方要充分发挥互补优势,以大项目建设为带动,以企业需求为依托,支持重点领域和大型项目合作,进一步创造良好条件,以点带面,推动中蒙经贸合作。建议利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本着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拓展双边经贸、环境保护、矿产开发、能源、劳务等方面合作,全面深化双边多层次、宽领域务实合作。

完善投资环境,加强边境贸易。大力发展边民互市贸易,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双边关系长期向前发展。建议积极探索双方互设商贸处和互市贸易点,推动中蒙马鬃山—那然色布斯台口岸边境互市贸易点的开放搞活,并根据发展情况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口岸功能作用;积极组织和引导边民利用口岸通道平台及国家赋予边境贸易的优惠政策,使边境贸易政策真正给沿边地区边民带来实惠。

开展邻国的经常性交流与合作。今年是中蒙两国建交65周年和“中蒙友好交流年”,要利用好这个契机,积极主动推动甘肃省酒泉市与蒙古国巴彦洪果尔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与新金斯特县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协助两国企业和民间团体积极参加在对方举办的展览会、交易会、文化艺术节等节会活动,在教育、文化、旅游、卫生、青年、地方等领域寻找新的合作亮点。加强边境地区人民的经常性交流与合作,不断增进两国人民感情,为中蒙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826/7790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