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河北:民主集中制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法宝

2014年09月09日 10:20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创造性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的党内生活,是解决党内自身问题的重要途径。要健全和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促使全党同志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实践表明,加强各级党委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必须坚持和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

正确认识和把握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和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同时深刻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要求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实行正确的集中,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事实证明,只有准确把握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和内涵,才能在实践中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才能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真正把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一个有强大战斗力的统一整体。

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在党的生活中,民主与集中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力量保证。民主是指围绕共同目标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使意愿、主张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是集中的基础;集中是在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发表意见和实行讨论之后,按照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把多数人的意志通过一定的程序确认下来,形成集体的共同决定,是民主的目的和归宿。

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在民主与集中的对立统一中,民主是基础和前提,没有广泛、充分的民主,就难以形成正确的集中。只有拓宽民主渠道,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鼓励党员和党组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党的工作充分发表意见,才能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形成正确决策。

集中是民主本身的要求。民主从来都是有组织、有领导的,缺乏必要的集中,民主根本无法运行;离开集中搞民主,只会导致无政府状态,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因此,集中是民主本身的要求,只有集中,才能聚集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实现真正的民主。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什么叫集中?首先要集中正确的意见。在集中正确的意见的基础上,做到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叫做集中统一。”因此,在科学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是深化了的民主。

 

坚持和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法宝

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是领导班子团结和谐的根本保证。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才有凝聚力、才出战斗力。领导班子成员来自五湖四海,阅历经验、脾气秉性各有不同,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差异较大。一方面,班子成员间的差异性有利于班子整体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另一方面,也会因此产生不同意见、工作分歧,影响领导班子的整体运行和领导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

民主集中制强调在班子内部,不论资格新老、职务高低、年龄大小,所有成员都是平等的,“班长”作为带头人只有带好“一班人”的责任,没有超出“一班人”的特权;提倡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强调重大问题和重大决策必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作出决定,这就为班子成员开诚布公、畅所欲言,敢于在重大问题、重大决策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做到互相谅解、互相支持、团结一致、和衷共济,提供了制度依据和制度平台。

民主集中制是领导班子科学决策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什么时候领导班子能够比较好地坚持和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各项决策就能够符合实际,就能克服各种困难挑战、解决各种复杂矛盾;反之,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班子成员独断专行或各行其是,就会削弱领导班子的核心领导作用,我们的事业就会遇到挫折,遭受损失。

民主集中制正确规范了民主与集中、“一言”与“群言”、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既强调决策过程中的集体讨论、充分研究,又强调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和纪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收和集中正确的意见建议,凝聚领导班子的集体共识,作出科学的决策,形成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民主集中制还是监督和预防腐败的有效手段。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滥用。我们党历来注重用制度监督和预防腐败,尤其注重发挥民主集中制对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制约作用。民主集中制在方法和程序两方面对权力运行进行了规范和制约。在方法上,民主集中制强调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对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权力和责任进行合理配置,强调“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决定,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在程序上,民主集中制强调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明确议题提交、酝酿沟通、发言讨论、意见表决、形成决定、监督落实、责任追究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办法,有效规范了权力运行过程。

 

坚持和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必须找准着力点

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民主集中制不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某一方面的单项具体制度,而是加强领导班子各方面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制度,是各项具体制度建设的准绳和依据。只有健全和完善各项具体工作制度,使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各项制度相互衔接、融会贯通,才能把民主集中制真正落到实处。

健全制度体系,要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要求,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和决策规则,科学划分不同议事形式的职责权限,明确议事决策的范围,紧紧围绕议题确定、酝酿、讨论、表决等重要环节,严格规范议事决策程序。要健全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特别是要按照责权统一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和领导成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工,赋予相应权限,明确工作职责。要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防止决策的随意性。要强化对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的监督考核,通过量化标准、细化内容,提高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在领导班子考核中的分值比重,对于违反民主集中制,造成重大决策失误和不良社会影响的相关责任人,要严格问责、严肃处理。

要突出“一把手”的带头示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集中制是激发党的创造力、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民主集中制贯彻得怎么样,关键看高级干部做得怎么样。”对一个领导班子来讲,能否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把手”。“一把手”要摆正自己在领导班子中的位置,既发挥自身在领导班子集体中的核心作用,又要作为领导班子中平等的一员,自觉做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表率,真正统揽不包揽,放手不放纵,合唱不独唱,使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各展其才。要带头发扬民主,认真倾听各方面意见,防止“一言堂”、“家长制”,努力在领导班子中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要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善于在民主的基础上实现正确的集中,引导班子成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把一班人的思想、意志和行动有效统一起来,防止议而不决、各行其是。要善于团结班子成员,充分调动每个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领导班子的整体战斗力。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09/7793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