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天津: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

2014年09月17日 10:00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通向人类最高价值目标的必由之路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共产主义价值目标的时代命题。马克思在深入考察资本主义及其价值性,批评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及其一般价值特征作了科学预测和设想,指出共产主义是一个“自由王国”,实现了自由、平等、民主、公正等价值目标,而且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其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和根本特征。

依据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价值目标的设想,我们党在充分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命题。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战略工程。

以“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科学性、革命性、民族性和实践性。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共产主义价值目标的必经阶段、必由之路。只有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富强,才能建立起共产主义的强大物质条件,实现物质财富的充分满足;只有人人自觉践行价值准则,才能奠定人自身解放的基础,培育起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民素质。

以“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对人类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和价值追求,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价值性的根本扬弃,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贯彻了在培育中践行、在践行中培育、推动实践发展的原则,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民族性和实践性,为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担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责任,追求共产主义社会价值目标提供了理论指南和行动航标。

 

二、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伟大事业后继有人

青年是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作为一种人类的美好追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直是一代代进步青年的精神旗帜,持续激励着中国青年在伟大斗争中勇敢奋进,涌现出一批批时代楷模,培育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和平、团结、勤劳致富、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以及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追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元”,形成了共产主义价值目标的根脉和内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四”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在各条战线上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代青年面临着各种价值观挑战,要自觉担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重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是一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实践。在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和价值观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势下,不少青年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一元”认识不足,理想信念模糊,对主流价值观认识不清,缺乏明确远大追求和社会责任感,道德认知和行为取向存在矛盾,易受实用主义、享受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影响,易感染西方生活方式。因此,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关键所在。

三、进步青年应自觉担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重任

广大青年应传承和弘扬光荣传统,接过先辈的接力棒,积极投身生动的伟大实践,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成为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队和生力军。要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等四个方面着力,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知行合一的问题,巩固和弘扬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维护和夯实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推动全社会同心同德、团结奋进。

要加强理论武装。要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学习和把握党史、国史,从思想上增进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和人民走过的苦难辉煌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进对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的认识,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肥沃土壤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

 

要加强道德修养。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修养,不断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坚持把修德贯穿于整个人生的进程,融入到工作实际和日常生活,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真诚做人、守信做事,培养劳动、勤俭、感恩、助人、谦让、宽容、自省、自律等品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并示范于人,带动全社会。

要自信和明辨。要站稳中华民族大地,始终坚挺民族的脊梁,坚持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在放眼世界、大胆学习和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时,不盲目崇拜,善于明辨西方各种理论、思想、思潮、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对资本主义及其价值理念保持清醒的认识,注重对世界文明的创新和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实现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梦。

要坚持走实践成长道路。要笃行,坚持知行合一,投身社会实践,走工农相结合、投身人民革命事业的正确道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的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青年人要立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磨炼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找到自己扎根的土壤,找到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创造社会财富和幸福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成长道路,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榜样。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17/7798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