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山东:锐意改革是开拓奋进的动力之源

2014年09月18日 10: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周密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指南针和动力源。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必须紧密联系莱芜实际,着力在推动思想解放、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锤炼优良作风上下功夫,切实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充分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和障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有新突破,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解放思想是推进改革开放、引领干事创业的总开关。结合莱芜干部群众思想和工作实际,在工作指导上,要着力破除陈旧思维定势的束缚和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坚持质效导向、问题导向、市场导向、用人导向、惠民导向和节俭导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在境界标准上,要着力破除“小市难有大作为”和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牢固树立“干大事、创大业,争第一、创唯一”的进取意识,敢与强的比,敢与快的赛,不断创造新的更大业绩;在工作理念上,要着力破除“政府万能、包办一切”的陈旧观念,牢固树立“财政资金保民生、社会资金促发展”的理念,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机制、市场的办法破解难题、促进发展;在精神状态上,要着力破除畏难发愁、不尚实干的思想,树立“再大的困难也要上、最好的办法就是干”的理念,昂扬进取、激情创业,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努力创出一片新天地。

推动经济转型提升,根本牵引和动力在改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实质上就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加快扭转莱芜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方式粗放、质量效益不高的被动局面,必须拿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勇气和胆识,着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转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和完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机制、标准经济引领机制、加强环保倒逼经济转型提升机制,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去年以来全市共淘汰退出“三高一低”项目43个,转化项目14个,盘活资产11.7亿元,目前全市258个在建项目中,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占到80.2%;我市企业已牵头起草国家标准9项,参与制定标准20项,建立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4个,起草联盟标准3项;全市非钢产业占工业比重较年初提高3.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提高1.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目前,全市市级审批事项由485项压减到97项,成为全省市级审批事项最少的市之一。

 

坚持问题导向,用改革的思路破解各种难题和制约。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要牢固树立问题导向,坚持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社会各界最能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找出最大公约数,用好积极正能量,推动发展上水平。要抢抓济莱协作区建设机遇,建立同城化发展协作机制,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三个统一”、实现“五个同城化”的要求,促进规划布局共融、产业发展共赢、基础设施共建、公共服务共享、资源要素共用,打造全省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示范区。要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工商资本下乡,开展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目前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林权、小型水利设施产权确权颁证率分别达到96.1%、99.4%、95%、100%,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确权颁证工作扎实推进,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首批两家新型经营主体共获贷款250万元。要着力破解城市建设资金难题,建立规范透明的政府投融资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统贷统还、自求平衡、滚动发展”的思路,探索建立城市建设、旧城改造等投融资平台,强化城市建设的资金保障。同时,要统筹推进生态文明、民主法治、社会治理、文化惠民等领域的改革。

靠改革根除作风顽症,践行好“为民、务实、清廉”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和推进改革工作相结合,推动整治“四风”顽症和破解改革难题相结合,推动树立形象、提振精神和凝心聚力相结合,使广大党员、干部锤炼思想和作风,增强宗旨意识、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我们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作风顽症,用制度约束领导权力、规范干部行为、密切干群关系,最终以作风建设的大成效、以党群干群关系的新气象,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一是建立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察民情、访民需、解民忧”活动、帮扶企业百日行动、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工作等,建立市级领导包企业、包项目、包困难户以及接访下访等制度,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切实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二是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长效机制。坚持为民办实事制度,今年重点抓好“气化莱芜”建设、健全环保网格化监管体系、农副产品电子交易平台等10件实事;按照“搭框架、广覆盖、建机制、提水平”的思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建立维护群众利益长效机制。在认真抓好全省开展的“阳光低保”、医疗门诊“三增一禁”、村级事务公开等专项整治工作的同时,结合莱芜实际,突出抓好拖欠农民工工资、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窗口单位标准化服务、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等5个方面的专项整治任务,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四是建立权力监督制约长效机制。强化干部个人申报、班子述廉汇报、纪委巡察通报和群众投诉举报“四项制度”,健全党员干部日常管理制度,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作者系山东省莱芜市委书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18/7798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