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安徽:时代呼唤培育领军型民营企业和企业家
2014年09月19日 15:10
一、为什么要培育领军型民营企业和企业家
改革开放以来,被誉为“新徽商”的我省民营企业茁壮成长,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到2013年年末,全省民营企业总户数己达35.38万户,创造地区生产值达10843亿元,占全省GDP的57%,上缴税收占全省税收总额的69.9%,从业人员占全省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的77%,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在全面深化改革大势下,很有必要培育一批领军型企业和企业家,带动我省民营经济更好发展。
首先,我们正处于创新最为活跃的新时代,特别是技术进步日新月异,自主创新更成“井喷”之势。我省正在建设创新型省份,正广泛激发各方面的创新活力。民营企业是最具创新活力的市场主体,我省许多民营企业在技术前沿开展自主研发创新,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一直都占全省总量的大头,如2012、2013年我省民营企业的专利授权量占全省比重达86%以上。在这种形势下,培育一批行业领军型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对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建设创新型省份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我们正处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时代,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异军突起,正在引起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革命性转变。我省也加快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民营企业在许多行业领域担当了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角。如2013年,我省民营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的85%以上。培育一批行业领军型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对我省进一步推进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十分必要。
再次,我国正处于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新时代,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强调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推进我国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在省市县层面,民营经济己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力军。在我省,民营经济虽然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如2013年就新增民营企业5万多户,增长16.5%,是历年来企业数增加最多的一年。但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民营企业在总体上还存在着数量少、规模小、影响力弱的差距。2013年的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我省入围企业仅3家,比上年减少1家,而浙江入围110多家、江苏入围90余家,中部地区其他5省的入围企业数都超过我省。在这种竞争中,培育一批行业领军型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对一步推进我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更有必要。
二、如何评价领军型民营企业和企业家
培育领军型企业和企业家,涉及到如何评价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业界和学界对此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和标准。为此,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一批专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研究出一套标准,对评价领军型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作了尝试。
在定性层面,当代领军型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大体上应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1)要有崇高的事业理想和价值追求。民营企业虽然是用自有资本注册的私营企业,以及由民间资本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但他们创办企业并不是为了个人或家族发财致富,而是运用自已的知识与能力,带领员工攻克行业发展的某些难点,或抢占某些领域的世界高地。企业负责人及其高层管理团队在实践中和心灵上把自身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已的价值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先进建设者和实现“中国梦”的热心推进者,因而有崇高的事业理想和价值追求。
(2)要有优异的个人品质和良好素养。有崇高事业理想和价值追求的企业家,既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但他们自觉主动地站出来创办企业,创办初期往往一无所有,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种种困难,有些困难是预想不到甚至是常人难以应对的,而他们攻克了,成功了,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他们具有优异的个人品质和良好的素养,因而能冷静地对待困难和成就,锲而不舍地默默前行,理所当然地成为行业的领军型企业和企业家。
(3)要有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具有优异个人品质和良好素养的民营企业家,都有一些与众不同的行为和理念,最为突出的是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他们把自身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也就会自觉地担当起社会责任;他们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已的价值追求,也就会主动地为国家和社会作奉献。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的引领作用已超越了企业界,在引领新时代的社会风尚和做人做事的价值导向。
(4)要有创新思维和以人为本的领导能力。优秀的企业家一定会以创新思维管理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汪洋大海中把稳企业航行之舵,带领企业顺利驶向彼岸;一定会有以人为本的领导能力对待员工,以共同的愿景凝聚员工,每个员工都会扬其所长、获其所得,心情愉悦地与企业同行。办好一个企业既是企业家的事.更是所有员工的事,有了员工的齐心合力,企业就一定会办好,这在民营企业中是极其可贵的。
(5)要有行业公认的创业精神和经营业绩。企业是否在行业上领军,企业家是否在同行中先进,都不是自封的,而是必须得到行业公认的。尤其是无主管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没有上级行政机关的考核与评价,行业公认就是最基本也是最真实的考核与评价。实际上,行业公认就是市场的评价,而市场对企业最认可的是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企业的经营业绩。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家创业精神就是对资源的再配置而得以再优化;市场的识别标准是效率与效益,企业经营业绩就是最直观最实际的效率与效益。因此,行业公认的创业精神和经营业绩应是领军型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所必须具备的。
没有量化的标准就不可能有公正科学的评价,对领军型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评价尤是如此。要从“行业领军”的高度作出可比较的量化识别,才能设立更为科学的定量评价标准。据此我们认为,以下四个角度的定量标准是比较合适的:(1)从行业细分市场角度的量化,比较在全国、全省细分市场中是否处于领先地位或进入“第一方阵”的民营企业。主要指标是产品或服务在全国、全省细分市场的占有率,而不是企业的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总量。 (2)从企业技术创新角度的量化,比较在重要领域或关键环节是否有重大技术突破,并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处于技术领先的民营企业。主要指标是企业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性正规科技评价中所获的奖项等级或位次。 (3)从企业发展方向角度的量化,考察其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社会价值追求导向、产业发展导向、消费者与员工的利益导向。主要指标是消费者、政府、社会及本企业员工对企业的产品与服务质量、履行社会责任、规范劳资关系等方面的评价。(4)从企业管理创新角度的量化,重点考察企业按照现代公司制度从产权到经营的管理成效、商业模式及经营业态的创新、对市场风险预防及化解的能力等。主要指标是企业近几年经营绩效的变化曲线、公司上市年报等,以及其他需要的量化指标。
上述两个层面对领军型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设定的评价标准,定性评价标准是必要条件,定量评价标准是充分条件,两个层面是不可分割的,由此便可以公正客观地作出评价。
三、发挥领军型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带动作用
在我省35万多个民营企业中,实际上已有一批行业领军型企业和企业家,他们有的声名远扬,广为人知;有的是“隐型冠军”,鲜为人知;还有的低调行事,不愿人知。无论知名与否,他们都是时代的精英。在我省民营经济中培育更多的行业领军型企业和企业家,首先应该把现实中合格的行业领军型企业和企业家推举出来,将他们的精神与经验展现出来,成为全省民营企业及企业家的标杆,在新的形势下带动新徽商健康发展。倘若埋没他们的精神与经验,就会减少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正能量”。
我省六家专业性学术团体根据上述标准,对民营企业开展一项公益性的评价活动,首次推荐一批我省领军型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由省内权威的教学与研究机构的专家进行科学考察与评价,推选出中文语音产业的科大讯飞、生物制药行业的安科生物、合成革行业的安利合成革、光伏逆变电源行业的阳光电源、铜业加工行业的精诚铜业、文化艺术产业的再芬黄梅、团膳行业的蜀王餐饮、大功率高频点焊电源行业的三宇电器、企业文化的宣酒集团、商贸行业成功改制的安德利等10家民营企业及负责人。这些企业的规模都不是省内最大,但在行业细分市场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有的还走在全国甚至世界的前列。系统地总结他们艰辛成长的过程,从不同角度展现我省领军型民营企业及企业家的时代精神及标杆作用,会激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们改革创新,争创更多更好的经营业绩。
当前,我省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民营企业是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生力军。应全面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引导和激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在细分市场中争先进位,在技术与经营管理方面积极创新,成为所在行业的领军型企业和企业家,带动新徽商健康发展,带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责任编辑:刘婧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19/7798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