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解读加沙停火“三大怪”

2014年09月01日 14:49

 

但细观停火消息公布的来龙去脉,一些“怪现象”不得不引起注意,也让人们为此次停火、甚或即将到来的长期停火协议谈判捏一把汗。

第一怪:停火协议内容未公布

以军“护刃行动”开始后不久,埃及方面曾首先提出一份包含具体条款的停火方案,但遭到巴武装派别拒绝。此后,该方案几易其稿,谈判时断时续,直至双方达成共识。奇怪的是,无限期停火生效后,巴以和埃及都未公布该协议的具体内容,人们只能从媒体报道中猜测端倪。

1

(图片说明:8月26日,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中)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出席会议。在埃及方面的斡旋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当日达成停火协议。)

据媒体报道,此次停火协议将依照2012年以军“防务支柱”行动后的停火蓝本,内容包括:以色列放松与加沙相邻的口岸限制,允许救援物资及建筑材料运进加沙;埃及开放与加沙南部相邻的拉法口岸,由巴民族权力机构安全部队进行监管;加沙渔民出海捕鱼的范围将扩大等。此外,针对如何向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工作人员支付工资、兴建加沙机场和海港、释放在押巴勒斯坦人,以及加沙去军事化等谈判难点,双方将在一个月后继续商讨。

由于停火后,有关方面并未对外公布停火协议的具体内容,因此巴以双方不同人士给出了各自的解读。

哈马斯负责人对巴勒斯坦媒体表示,以色列承诺在现有两个加沙口岸的基础上,另外加开三个口岸;加沙海上捕鱼区范围也将从目前的3海里拓展至6海里,并在2014年底逐步扩大到12海里;加沙边境地区的缓冲区也就此取消。

以色列官员强调,除拉法口岸外,运进加沙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和建筑材料都将处于以色列严格监管之下;在未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草案的讨论中,一定会包含加沙去军事化的内容。

有分析文章猜测,埃及的停火协议或许并不包括具体条款,而是仅提供一个框架,一切视双方对停火的执行情况而定。而真正的较量,要看未来一个月后双方就难点问题展开的谈判。

 

第二怪:各方努力暗地进行

8月19日临时停火破裂后,以方宣布召回在开罗参与谈判的代表。此后,巴以双方和埃及方面很少报出有关谈判进展的消息。但在谈判破裂仅一周后,双方就宣布达成无限期停火协议,说明在此期间,巴以双方与埃及斡旋力量的暗地接触从未停歇。而在巴以埃三方为加沙实现停火进行努力的同时,一些国家也在围绕另一条线索——联合国安理会,进行各种尝试。

约旦曾于8月4日代表阿拉伯国家向安理会提交了一份修改后的决议草案。据约旦方面透露,该草案的内容包括重启巴以和谈,努力迈向两国方案。英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彼得·威尔逊在安理会8月26日举行闭门磋商后暗示,安理会将视巴以双方对加沙停火的执行情况,决定是否就约旦草案进行讨论和表决。

上周,来自安理会的消息说,英国、法国和德国代表欧洲国家也起草了一份草案,提出一旦安理会决议获得通过,欧洲将向加沙派出观察员,监督双方对决议的执行情况。美国国务院亦表示,美国也正加紧起草决议草案,准备递交安理会。以色列方面称,美国已向其做出承诺,草案中将包含加沙去军事化的内容。

与此同时,巴勒斯坦方面也在寻求借助联合国及其他大国的力量,争取在一定期限内公正、公平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暗示将要求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退回1967年战争前边界,以便实现巴勒斯坦建国。

第三怪:巴方高调 以方沉默

加沙无限期停火生效后,加沙人走上街头,打出表示胜利的“V”型手势,开亮车灯按响喇叭,武装人员则朝天鸣枪,向路人散发糖果,庆祝加沙停火,庆祝“武装抵抗占领获得胜利”。

2

(图片说明:8月26日,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城街头庆祝加沙地带实现停火。)

早在官方公布停火两天前,哈马斯不同官员就已透出口风,称巴以间的停火谈判已经“接近达成一致”。停火前几小时,哈马斯官员又通过社交媒体表示,巴以停火谈判已经结束,即将公布停火消息。

 

相比巴方的高调,以色列方面则显得十分沉默。停火生效前不久,以色列媒体才报出以方接受停火的消息。以色列媒体报道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并未紧急召开内阁会议,仅仅“电话告知”各位部长以方已接受停火,引以色列政界一片哗然。根据法律,以色列接受停火并不需要内阁投票通过,因为一旦投票,将面临众多内阁成员的反对。因此,内塔尼亚胡选择绕过投票程序,直接决定接受停火。

与巴勒斯坦“一边倒”地认为以军“护刃行动”以失败告终不同,以色列分析人士的看法不尽相同。有分析称,以军在行动中达到了重创哈马斯的主要目的,也有人认为以色列付出了惨痛代价仍未能获得安全保障,哈马斯却得到开放加沙口岸的承诺,人气大增,巴以双方在战事中打成“1比0”。更多分析认为,立即停火符合双方意愿,但谈判难点被搁置到一个月以后,能否维持停火以及能否在未来谈判中获取更多利益才是最大挑战。

或许美国国务卿克里的评价更加中肯:停火为未来的谈判提供了“机会”,现在就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我们都清楚即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01/7798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