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青海: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良好局面
2014年09月22日 14:23
近几年,我省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不断深化思想引导,整合力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大力推进宗教工作迈上新台阶,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创新水平,既统筹兼顾又重点突出,促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同时,以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为契机,培养了一批既把握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的干事队伍,建立健全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机制保障,为深入扎实推进我省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较长时期的不懈努力,业已形成了不同民族成员更加努力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为我国和谐社会所应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指明了方向。当今社会,价值多元,面对人们对社会理想的认识和追求存在差异化的实际,我们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牢固坚持、宣传和践行“四个认同”,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坚定认同的信念,把思想和行动引领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轨道上来。
在新形势下,维护青海民族团结良好局面,必须牢固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不断增强各民族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凝聚起的强大合力和无穷创造力,使之成为涵养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良好局面的重要源泉。此外,青海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省份,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其民族文化及其价值观和道德观,各自有着丰富的精神信仰生活,这既是民族文化的有机构成,也是中华文化精神丰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准确面对现实,科学审时度势,积极因势利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为实现中国梦青海篇章的思想道德支撑,在民族团结进步进程中继续抓好培育和践行工作。将不同民族优良的历史传统、民族气质、文化精神和宗教信仰有机结合,以民族团结进步共建成果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努力用好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达成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就要坚定社会主义价值信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深化对新形势下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就要坚持用理想信念引领人、用中国梦凝聚人、用新青海精神激励人,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真正从内心深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切实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坚定信念和价值追求,从而自觉主动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事业追求和人生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要紧密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宝贵探索和创新实践,从理论和实践双重视角,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拓展对“中华”概念涵容的理解和把握。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光荣传统和优秀文化,大力宣传青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的辉煌成就,“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让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给各族群众带来更多实惠,创造更美前景,努力使不同民族自觉在中华优秀文化涵盖下,以更加博大的胸襟,推动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自我革新、自我升华和与时俱进,不断凝聚起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强大合力,开拓民族团结工作新局面。
总之,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良好局面,就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务实的工作作风,紧密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战略规划和全面部署,坚持科学发展、改善民生这一根本,致力于解决问题、共创和谐这一重点。善于抓住在民族团结工作中反复出现的、经常起作用的关键问题,多措并举用心行事,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实现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进一步巩固和促进各民族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入持久地把青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前进。
责任编辑:刘婧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22/7798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