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时政聚焦

【案例】“不为民做主就罢免你”的警示意义

2014年09月02日 14:33

 

【顶层设计】

【事件介绍】

陕西一人大代表面斥卫生局长:不为民做主 人大罢免你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人民公仆,当官不为民做主,人大可以罢免你!”堆积了两个月的医疗垃圾,经多方协调仍无人管,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将时任市卫生局局长请来,人大代表面斥局长,问题3天内得到了解决。

当时面斥局长的榆林市人大代表叫黄晔。今年44岁的黄晔1988年下岗,2003年开始在社区工作,2005年至今一直是人大代表。“人民选你做代表,就是对你的信任,你必须竭尽所能依法履职。”黄晔说。近年来,她因为勇于监督、言辞犀利,被榆林市榆阳区不少市民记住。

面斥局长的事发生在2012年。当时,榆林市的医疗垃圾焚烧设备出现故障,“两个多月没有焚烧,垃圾堆积如山,蛆虫爬得满地都是,气味实在难闻。”因担心发生疫情,黄晔在听到群众反映后就去现场查看,然后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结果各部门相互推诿,没人出面处理。随后,黄晔将此事反映到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市人大召开座谈会,卫生局时任局长到会,黄晔第一个面斥该局长:“当官不为民做主,如果你觉得你处理不了这事,人大可以罢免你,欢迎有能力的人接你的班。”参加座谈会的代表接二连三地发表意见,市人大一名领导当场要求市卫生局限期焚烧垃圾,结果那些医疗垃圾会后三天就全部烧完,整改到位。

“人大代表虽然仅仅是动动嘴,但意义深远。多提建议,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权益,履行代表职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看着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我就很高兴。”黄晔说。

“人大代表痛斥局长”为何成新闻

尽管人大代表面斥局长的事发生于2012年,网友对此事的追捧程度,仍不亚于一些重要新闻,纷纷在新闻后跟帖表示,“终于看到人大代表‘硬’了起来”、“这才是真正的人民代表”、“人大代表就要有这种底气”……这些跟帖充满了殷切的期待:希望各地人大代表,都涌现出更多的有责任心的“人民代表”。

这些年,我们并非不曾听闻“人大代表痛斥×××”的事儿,比如有人大代表痛斥地沟油害人,也有人大代表痛斥幼儿园“小学化”,也有人大代表痛斥贪污腐败……这些痛斥针对的往往只是一种普遍现象,缺少针对性而收效甚微。像黄晔那样面斥卫生局局长,颇有点儿振聋发聩。

 

敢于面斥卫生局局长的人大代表,才是老百姓最需要的人大代表。因为人大代表参政议政,要代表老百姓的利益和意志行使职权。面斥卫生局局长的人大代表,是敢于讲真话、道实情的人大代表。不可否认,在各级人大代表当中,一些人早已习惯于“见到领导握握手,听完报告拍拍手,大会表决举举手”,在积极反映民众诉求方面不愿发声,更莫说当面痛斥某些部门官员了。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希望“人大代表痛斥局长”的新闻,能唤醒更多人大代表的质询权,从而让各级人大代表不管会上会下,都积极维护群众权益,履行代表职责。

“不为民做主就罢免你”冲击官场惯性心态

堆积两个月之久的医疗垃圾,经人大代表的强烈诘问与质疑,三天之内即迎刃而解,彰显出人大代表话语权与监督权的分量和效力。人们围观此事,不仅要盛赞人大代表勇于直言、敢于担当的主动作为表现,更需从矫正官场畸形生态的更深层面解读其警示意义。

诚然,人大代表敢于向不作为、慢作为的卫生局长质询叫板,并发出“不为民做主就罢免你”的强力警告,的确道出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履职心声,让社会观瞻为之耳目一新。人们期盼更多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大代表,更期待这种颇具效力的人大监督成为社会生活常态。这不仅契合法治社会的发展趋势,更是蕴藏于民众心中的殷切诉求。

其实,“不为民做主就罢免你”的真正警示意义,还在于对官员们习惯性思维的有力冲击与强烈震撼。应该说,从“官权民赋”的角度考量,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当为官员履职用权的正确之道。但曾几何时,不少政府官员却颠倒了民众与官员的主仆关系。他们甚至将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对立起来,笃信“官大一级压死人”的权力魔方,一味献媚领导,只图上级满意,丝毫不顾及包括人大代表在内的民众感受。“不为民做主就罢免你”的警告,彰显了人大的法定权威和代表的浩然正气,无异于对持“唯权力论”思维者的猛击一掌。

剖析“不为民做主就罢免你”的义正词严,其支撑底气当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宪法精神。让人大代表拥有切实有效的监督权与话语权,需要完善和践行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切实为人民代表的认真履职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同时,各级政府官员也要充分认知、尊重并敬畏人大代表的尊严与权利。

人大代表面斥官员应该是社会常态

医疗垃圾堆了两个月无人管,人大代表通过人大常委会协调,当面痛斥卫生局局长“不为民做主”,结果问题3天内得到解决,基层人大代表推动社会治理的作用可见一斑。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大代表和黄晔一样,勇于批评和监督政府官员,重申一个基本的政治常识,即官员应该“害怕”人大代表。因为,地方政府对本级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人大有权罢免本级政府的组成人员,包括卫生局局长,不履职就得下台。

 

反观黄晔的面斥,却并非一帆风顺。垃圾堆积成山,黄晔向有关部门反映,结果部门互相推诿,反映到市人大常委会并经领导当面要求后,才在3天内整改到位。如果没有人大常委会的座谈会,黄晔仅凭人大代表的身份,恐怕连局长的面都见不到。如果市人大领导不当面提出要求,垃圾能否如期焚烧恐怕是未知数。同时,“当官不为民做主,人大可以罢免你”的说法也叫人忧心,这说明黄晔还没有意识到,“为民做主”的应该是民众自己,人大代表是民众当家作主的制度设计。

人大代表的监督如此之难,与行政权力过于强势有关,也和监督形式外强中干有关。因为,官员可以借助行政权力资源对抗人大代表的监督,市人大领导和人民代表“为民做主”也并非常态。只是,人大代表的监督,既是立法系统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又是代表社会民众的自下而上监督,如果连焚烧医疗垃圾的小事都这么难,其他的事情可想而知。

其实,人大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监督官员,譬如联名提出质询案,或者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都能解决这些问题。如今人大代表履行监督职责,却要付出太多的时间、经济成本,说明代表制度需要真正落实到我们的身边。人大代表对官员的监督渠道要畅通,人大代表本身的政治常识需要提升,这需要人大代表和社会民众一起推动。

面对官员,如何让人大代表的腰杆挺起来,学界给出了两种办法:一是人大代表专职化,这样能摆脱官员也当代表的弊端,又让代表的监督行为成了日常工作。二是县乡人大代表直选真正落实,让民众用选票指挥人大代表做好监督工作。这样官员才真正“害怕”人大代表和其背后的民众,权力才不敢放肆,人大代表面斥官员才会成为社会常态。对此,我深以为然。

“人大代表面斥局长”能否复制

没有一腔正义感和责任感,黄晔不会面斥堂堂市卫生局局长。人们有理由向黄晔致敬。诚如其所称,“人民选你做代表,就是对你的信任,你必须竭尽所能依法履职。”当官不为民做主,人大可以罢免你。人大确实可以罢免,既有先例,更符合法定程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官员不作为或者乱作为,被人大罢免不是天经地义吗?

不少网友在激赏黄晔同时,也表达了期待:人大代表们,敢不敢像黄晔一样面斥官员?!其实,有什么不敢的?如果官员乱作为,人大代表敢于发声本是职责,选择沉默就是失职。从网友的集体期待恰可反证出,敢面斥官员的人大代表还不够多。如果成了常态,黄晔斥责局长也就不会成为新闻了。

人大常被人视为“大牌子、空架子、老头子”,这显然是一种误读。但是也不能否认,一些代表确实缺乏身份意识和履职动力。几年前,广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向缺席代表开火,“有些代表也喜欢在开大会的时候安排自己的事情,利用开大会的时候干私活,这种现象不好。我们自己都吊儿郎当,一盘散沙,怎么去监督别人?”

 

除了参加每年的两会,按规定,人大代表在闭会之后,还须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倾听群众意见,积极向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广泛联系选民,了解政府和“两院”各方面工作情况,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等等。简言之,人大代表就应该像黄晔那样做,针对医疗垃圾两个多月没有焚烧,听群众反映后,先去现场查看,接着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遭遇各部门相互推诿,没人出面处理,便将此事反映到榆林市人大常委会。

这些程序一环扣一环,令人感慨万端。我们既看到了一名人大代表的热忱和责任,也看到了人大的威力,见识了法治的力量。类似垃圾未焚烧影响居民生活的事,在很多地方都常见,职能部门踢皮球的现象也常见,只是有些代表没有关注罢了。而黄晔令人感佩之处就在于,她倾听民意并负责任地履职。

还应该看到的是,面对黄晔的反映,榆林市人大常委会态度积极,召开座谈会并令卫生局局长到会。如果没有这个关键环节,一切也许都将归零。

黄晔敢于面斥局长,与她的身份有关,也与利益相对超脱有关。今年44岁的黄晔1988年下岗,2003年开始在社区工作,2005年至今一直是人大代表。她未担任一官半职,不怕得罪人,而且经历上接地气。敢于为民代言、承担使命的代表才是好代表。每个代表都像黄晔一样当代表,“人大代表面斥局长”才能复制。官员才不敢不作为、乱作为,毕竟斥责背后是问责。这是人大的分量,也是民意的力量。

【启示与思考】

近年来,高官、商贾云集,甚至演艺、文化、体坛明星纷纷跻身人大代表圈子,人大代表圈子有一种沦为“荣誉场”、“名利场”的趋势,甚至成了结交权贵、跻身“上流社会”的“大舞台”,很多人将人大代表看成是官场的休养所、成功人士政治地位的象征,而人大代表本身所应承载的职责、义务早就被抛弃在九霄云外。因此,部分代表在开会评议、监督官员时一团和气、相互谦让有加,而监督、诤言不足。说到底,有些人是将光荣而严肃的人大代表资格定位成了“代表大人”或“大人代表”了!

还有,很多所谓的人大代表虽然是通过基层选举上去的,但个人经验、履职能力明显不足,如个别体坛、歌唱界明星,平时忙于比赛、训练或演艺事业,既无时间下到基层群众中间去体验调研,也缺乏深刻的社会问题观察归纳水平,提出的议案、作出的发言十分幼稚可笑。对此,相关制度设计有必要作代表名额分配方面的调整。

摆实情、说真话、干实事是人民代表应有的履职表现,也是对各级政府官员不可或缺的监督环节。“由人大选举任免,对人民代表负责”不应只是写在纸上的宪法宣言,而是必须在现实生活中予以实践的政治准则。现如今,人大代表不留情面的一句警告,宪法赋予人民代表的“大实话”成了民众争相热捧的明星“代表”,略显悲情无奈之余,广大身负人大代表头衔的各级代表也有必要躬身自问下,是否敢于监督、敢于履职,犀利问责那些失职渎职官员?否则,当人民代表不为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吧。

作为人大代表,面对问题除了敢说,更要敢做。罢免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如果,真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何妨不罢免了他,当官唯一的职责就是为民办事,不为民做主的官员就应该下课。不仅处理了不为民办事的官员,也为那些在自己岗位不为民办事的官员们敲响一记警钟:官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人大代表,多提建议,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权益,不仅是履行代表职责,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02/7800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