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山西:媒体调查报道中的破与立

2014年09月12日 14:52

 

调查性报道是媒体记者通过对新闻事件、现象的深入、及时采访调查,为读者呈现新闻背后的新闻,曝光真相,回应公众关切,以达到正本清源,引导社会风尚、鞭挞假丑恶的新闻实践活动。

在新闻实践中,因各种原因,媒体的调查性报道往往存在迟缓缺位、人云亦云,重情理、轻法治等短板。为此,调查性报道应打破传统的等靠要、跟风和拷问式思维,把握“三度”(讲态度、找角度、求深度),以补位意识、独立思考、法治理念成就读者关注、社会认可的权威性报道。

讲态度 要有补位意识

以郭美美现象为例,因红会事件一夜成名的网络“炫富女”郭美美及幕后推手,恶意炒作,引发信任危机。由于相关部门未能及时发布令人信服的调查结果,导致事件真相扑朔迷离,愈演愈烈。重查、搁浅等让“假丑恶”现象持续发酵,直接打击人们对社会的基本信任。

虽然新华社于今年8月报道公安机关侦查结果,对郭美美事件进行大起底。但因为政府和媒体未能在第一时间澄清,给公众留下了很大的猜想空间。于媒体而讲,就是新闻采访调查的缺位。

社会发展要求媒体摒弃等、靠、要新闻的固有思维,树立在热点新闻中的补位意识,及时对新闻事件予以采访调查,还原真相,积极引导舆论。

与郭美美事件相比,在警察摔婴事件中,媒体的调查就比较成功。2013年7月,河南林州发生公安局民警抢、摔路人怀中女婴事件。事发近一个月后,法制晚报率先 “揭盖子”,随后多家媒体关注。新京报连续三天多版面集中报道记者调查。新华社也以 《“妞妞”的两秒钟和一个月——三问河南林州 “民警摔婴”事件》为题,对涉事民警的行为动机、以纪代法背后的猫腻等展开调查。

事实证明,媒体调查与权力机关的调查并行不悖,甚至还促进了相关机关的调查。最终,责任人被处理,涉事民警被判刑。据新华舆情监测分析,在媒体的介入后,警察摔婴事件得到比较圆满解决。

媒体确立补位意识,首先要克服畏难情绪,其次要灵活应对。相较于市场类媒体,党报党台通讯社拥有更多的调查资源和权威信源,应直面热点事件,以合适角度切入,主动作为。

 

找角度 应做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调查性报道的灵魂,这就要求记者在掌握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对事件发生的起因、发展等进行深入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媒体的惯性思维中,要求多做正面报道,采访调查容易陷入奉迎恭维的窠臼。以笔者对老年灶的调查为例,初稿中满篇赞誉,被要求重写。经过独立思考,最终成稿《老年灶的忧虑“钱”景——农村养老日间照料模式可持续发展调查》,不仅有肯定,更有对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的客观报道。

再以近期浑水煮面报道为例。8月4日,云南鲁甸地震第二天,在震中某中学,限于条件,救援人员用浑水泡面、做饭。环球网采访前方救灾部队负责人,断定是假新闻,央广反击,引发了真假新闻口水战。

环球网草率断定是假新闻 (后道歉),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独立思考。虽然解放军内务条例有不得饮用不洁净水的规定,但震区交通破坏严重,后勤保障物资要优先供应群众,解放军用经过消毒粉处理的浑水煮面确属无奈之举。

因此,媒体必须破除调查性报道中的人云亦云,不仅要有独立思考,找准角度,更要有大局意识,把握高度,才能科学准确报道。

对此事件,新华社的报道为独立思考作了注脚,切入角度也很巧妙。该社未作真假论断,而是在8月8日播发稿件《80后记者讲述:我想告诉你一个更真实的震区》,其中关于浑水煮面,只有一句话:“在一线的人都不太明白,对‘浑水煮面’的过多争论有什么实际意义。”解释是:第一批进入的部队最苦,大量物资运不进来,所有先前抵达的记者都有图有真相。

求深度 秉持法治理念

传统的调查性报道重情理,侧重报道新闻发生的来龙去脉,致力于探究事件发生的原因、后果及影响等,忽视为读者提供法治解决的途径和建议。

以湘潭产妇死亡事件为例,今年8月10日,湖南湘潭县妇幼保健院一名产妇在做剖腹产手术时死亡。有媒体以“湖南一产妇死在手术台上,医生护士全体失踪”为题报道后,迅速扩散,引发热议。

 

新华社在8月13日、14日播发“新华调查”,提出三问(为啥不直接通知家属、不让家属见遗体,医护人员去哪儿了)、三思(医患信任缺失、医疗纠纷调处机制不完善、医患沟通不畅),但对法治问题涉及很少。

随着社会法制意识的增强,媒体应秉持法治理念,以法制角度切入报道,不仅要告诉读者是什么、为什么,更要追求深度报道效果,讲明应如何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或者预防问题发生、激化。

在湘潭产妇死亡事件中,上海法治声音的报道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和启发。该媒体邀请有十余年医生经历的律师为读者解读分析,重点讲三个问题:一是避免医患纠纷有法可依。根据湖南省规定,医院有法定义务按照应急预案向卫生、公安部门报告,两部门有责任派员参加纠纷处置。及时导入法定渠道,可有效避免媒体“外行”报道和“医闹”。二是如医院不启动应急预案是违法。医院还有通知、接待家属,告知家属封存病历,考虑尸体解剖等法定义务。三是患方应采取一切办法封存病历。

律师为产妇事件解决开出了“法治药方”,也点明了媒体报道的方向。虽然目前还未有最终的真相和结果,但媒体有必要从法治的角度采访调查,抓住节点,避免误导公众,促使问题及早得到合法合理解决。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12/7800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