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黑龙江:应加快沿边开放步伐

2014年09月10日 14:56

 

我省沿边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10多年来,我省沿边开放的主要指标全面增长,占全国的比重普遍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我省沿边开放纵向对比成绩喜人,但横向对比差距较大。尤其是严重滞后于内陆和沿海开放,形势不容乐观。沿边开放长期滞后,会制约和影响国家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制约和影响国家提高周边安全水平,因此应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新形势下,加快沿边开放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要制定沿边开放的专项规划。国家应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在已有的对外开放主要领域(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服务贸易等)专项中长期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沿边开放的专项中长期规划。确定全国沿边开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对沿边开放进行整体和长期战略布局,强化顶层设计和指导。

其次,要调整和创新沿边开放政策。由过去的主要向沿海地区倾斜,逐步调整为主要向沿边地区倾斜。外贸政策,应在配额和许可证方面向边贸企业倾斜。财政政策,应进一步扩大国家转移支付的范围:提高口岸城市财政收入留成比例,免除口岸城市地方政府承担的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把口岸上交的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按一定比例返回地方等。金融政策,要在沿边地区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完善和扩大外贸本币结算,探索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通关和服务贸易方面,要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

再次,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要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把调整结构、提质增效摆到更为突出的位置。要实现由片面重视出口向进出口平衡转变、实现由片面发展贸易向贸易与投资合作并重转变、实现由主要利用外资向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转变、实现由边境经济贸易合作向区域经济贸易合作转变。建设若干面向毗邻地区的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构筑陆路丝绸之路经济带。用区域经济合作扩大和深化沿边开放。全面实施对外经济的转型升级。

 

最后,要继续探索沿边开放模式。开放模式对外开放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我国区域间差别较大,应有多样化的开放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创建和布局了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综合保税区、沿边开发开放先导区和试验区、边境特殊经济开发区和制定专门区域规划等沿边开放的具体模式。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也从实际出发,探索了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合作的具体方式。上述模式对促进沿边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续发扬敢闯敢试的精神,创新更多的具体模式和做法,推动沿边开放持续健康发展。如自由贸易(园)区,即可在沿海地区试点基础上,选择具备条件的地方建立边境自由贸易(园)区。为探索发展与毗邻国家经贸关系乃至建立国家间自贸区探路,做好战略储备。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10/7800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