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云南:破解群众工作“四难”
2014年09月10日 14:56
基层党员干部,生活在群众的家门口,天天与群众打交道,常听到“基层工作越来越难做”的反映。基层工作难在哪里?在基层,无论是宣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还是完成各级党委、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可以说每一项工作的推进,都离不开群众工作,都要围绕召集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和联动群众四个环节来展开,因此也就出现“召集群众难、引导群众难、教育群众难和联动群众难”,群众工作“四难”就成为基层工作难的实质所在,成为基层工作的一道坎。
基层党员干部是我们党直接面对群众的“末梢神经”,走“群众路线”的方向正不正、步伐稳不稳、路子宽不宽、方法对不对,关系着人心的向背,左右着党群的脉动,关系着成效的高低。践行好群众路线,除了要有强烈的、牢固的群众观点和群众感情外,还要有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不然的话,哪怕你有再强的观点、再牢的意识、再好的思路,也是纸上写写、嘴上说说、墙上挂挂,服务群众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增强“四个统一”,实现公共需求与个体需求的结合
在发动凝聚群众中做到公共需求与个体需求的统一。当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观念在一些地方还比较严重,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宣传、加强教育、联动群众、凝聚力量,同时又要让群众得到实惠,实现公共需求与个体需求的统一。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加大形势教育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使群众认同拥护党委、政府的决策。同时要了解群众的愿望和呼声,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发展经济中,因势利导加强群众的教育引导,小利益服从大利益,凝聚人心,使项目建设完成一个,发展推进一步,群众的思想境界提升一步。
在引导服务群众中实现服务与管理的统一。党员干部担负着服务和管理群众的双重职责,一方面要将各级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群众中去,惠及群众,确保基层工作有序有力;另一方面又要服务好群众,管理好群众。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实现管理和服务的有机统一。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要以服务满足需求,以服务体现关怀,以服务凝聚人心,让群众自觉接受管理、主动配合管理、积极参与管理。服务中不能把“服务”变为“讨好、迁就”,遇到难题绕道走、碰到矛盾踢皮球、面对歪风皱眉头,要敢于坚持政策、原则,在管理与服务中公平公正地维护好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
在组织联动群众中实现动员与自觉的统一。工作中要克服急于求成、不替群众着想,不顾群众感受的做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群众意愿,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使群众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实现动员与自觉的统一。思想上不能把“代表”变为“代替”,要通过访谈、走亲戚的方式拓宽民意表达渠道,让群众广泛参与工作交流,增进党委、政府与群众的紧密联系和良好沟通,力求使各项决策部署与广大群众的意愿和要求相一致。
在服务联动群众中实现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有的工作,钱没少花,力没少费,而事倍功半,出力不讨好,群众并不欢迎。为什么?说到底就是因为没有符合群众的实际需要,导致决策偏差。所以,不论什么时候都应深入群众,向群众虚心请教,充分把群众意见集中上来,汲取群众的丰富经验和智慧,集思广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来回应人民的期待,反映群众的愿望,通过如此循环反复深入,实现服务联动群众的民主与集中的统一。这里要强调的是,尊重群众不能绝对化,不能“当群众的尾巴”,要把大多数群众意见与党的政策有机统一起来作决策、理思路、定措施,不能超越政策界限。
培养“三子”干部,提高组织者、服务者、管理者能力
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堡垒”,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着力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乡村两级处于最前沿,是党和政府召集、引导、教育和联动群众的“末梢神经”,这个“末梢神经”需要什么样的队伍,值得思考。笔者认为,这个“神经末梢”要加强“三子”(泥腿子、嘴巴子、笔杆子)干部团队建设。一个干部身上能体现“三子”能力,那是最好的,但这样的人并不太多,因此,“三子”型干部队伍要通过团队的综合效能来实现。“泥腿子”来源于农村和社区;“嘴巴子”来源于学校、机关和转业军人中间;“笔杆子”来源于学校、机关。要畅通“泥腿子”型干部来源渠道,使“三子”型干部结构趋于合理,乡村两级组织的团队活力就会增强,服务基层的整体水平就会显现。
落实“一切依靠群众”,真正践行好群众路线
践行好群众路线,工作中就要认真落实“一切依靠群众”,这就要求我们放下架子、卷起袖子,“身”入基层,“心”入群众,在群众中才会激起“暖流”,群众才会被召集、教育、引导和联动。一要感情上贴近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带着感情做工作才能入得了群众的心,群众才会把你当贴心人,有话对你说、有苦对你诉、有难向你讲,才能掌握群众的真实想法。二要心里要尊重群众。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只有把群众当主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想事情、做工作,要多从群众的角度思考和着想,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到“零距离”服务群众,在项目的策划、实施和管理、维护等环节,必须有群众的全程参与,他们才是建设的主体、管理的主人。三要说群众听得懂的话。要接地气,用群众的话给群众讲道理,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使群众听得进去、乐于接受。四要维护群众利益。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不论大与小,要放在心上,尽心竭力去办。群众有了归属感,得到尊重、得到相信,就会以主人的姿态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干部群众就能心连心、抱团取暖,为完成共同目标而成为真正的“一家人”。
(作者系云南省武定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刘婧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10/7801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