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案例】医院推“空姐式”服务切勿舍本逐末

2014年09月04日 15:29

 

【网络热点】

【事件介绍】

中国多家医院推“空姐式”服务 院方称更有说服力

近日,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身着”空姐装“为患者导诊备受争议,质疑者认为此举有炒作嫌疑,称其为“无聊噱头”。对此,同样在院内推行护士“空姐装”导诊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相关人士对记者说,“空姐护士装”导诊是让患者进医院能够轻松找到导诊人员,方便患者咨询,“其实效果不错”。

人民网8月25日报道称,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名形象、气质佳的护士的身着粉红色“空姐”服,在医院迎宾,介绍就诊程序,护送危重病人,为患者端茶倒水、挂号、取药、开电梯。

此项服务一出台便引发热议。

北京晨报8月26日发表评论称,“空姐式护士服务是无聊噱头”。南昌大学医学院护理学讲师李红艳也对澎湃新闻表示,护士服主要是为了让人情绪冷静稳定。“像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那种空姐服的艳红色太惹眼了,红色虽然让人充满激情,但情绪烦躁的时候会加重焦虑,不太适合医院的氛围。”

对此,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宣传科工作人员陈文静称,“空姐式”导诊服区别于其他护士的衣服,就是为了让患者进医院能够轻松的找到导诊人员,方便患者咨询。

她告诉记者,“空姐护士”导诊效果不错,院方并没有收到过病人的任何不满和投诉。

据该院空姐导诊护士组组长杨斌介绍,以前的护士更重操作和沟通,而空姐导诊护士除了举止更加规范外,说话的语气、口吻也更具亲和力。

“以前指路我都习惯用一根手指随意一指,但现在都习惯用手掌以示尊重。”杨斌说。

记者了解到,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导诊护士同样身着空姐式服装,按空姐标准为来就诊的患者提供导诊服务。

同样实行护士”空姐式“服务的还有江苏淮安市涟水县中医院。该院甚至有一个空姐式服务病区。据新华网5月17日报道,首批穿空姐制服上班的12名护士在上岗前经过航空公司特别培训。这些个护士身高都超过了163,走在医院里,很多患者都误以为是来了空姐。唯一不同的是,空姐型护士的裙子,要比空姐的裙子更长一些。

江苏淮安市涟水县中医院一名值班医生向记者强调:“这是一个不冲突的问题,没有说进行空姐式的服务就不能去提高医术,完善设施,两者是可以共同进行的。医院推出这样一项服务是为了学习这种服务理念,服装并不是重点。”

护士服装起始于南丁格尔时代,19世纪60年代始有护士服问世。南丁格尔首创护士服装时,以“清洁、整齐并利于清洗”为原则。样式虽有不同,却也大同小异。此后,世界各地的护士学校皆仿而行之。

第44届南丁格尔奖章6名中国获奖人之一邹德凤接受采访时认为,空姐护士服确实是一种创新,但还在摸索阶段,她说:“可以学习空姐好的方面,但不要过头。衣服不需要强制,但导诊的人确实要穿得整齐一点。”

 

医院“空姐式”服务,真能“出其不意”?

当下,医患纠纷越来越多,各地医院纷纷“推出新招”,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借“空姐式”服务,传递服务患者的理念,本无可厚非。但当笔者看到身穿粉红色空姐制服的护士时,着实还是吓了一跳。试问,医院“空姐式”服务,真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吗?

医院的初衷不难理解,衣着靓丽的“空姐式”护士,较传统的“白衣天使”,确实能让患者眼前一亮,进而感受到温暖和热情,也有利于拉近院方与患者的距离。不过对于医院这一场所来说,能有几个患者或是家属能有心情“欣赏”这些护士的靓丽?又有多少刚刚失去亲人的患者家属,乐意看到身着鲜艳制服的护士为他们“微笑服务”?

很多人都注意到,如今空姐的美丽度其实是在下降的,年龄也放宽到“空嫂”。不少航空公司发现,空乘是看服务的,飞机上端茶倒水,中年大妈未必比小姑娘差,遇上紧急情况,年长的可能更镇定。特别是,美貌都是有代价的,经济舱启用空嫂,还能节约运营成本。

对于患者来说,护士这一岗位,态度热情、技术过硬远比外形靓丽更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医院提供的服务,精髓在于能否满足患者及家属的要求,因此绝不能“徒有其表”。只有在看病救人的实质上多下功夫,才能提升医院形象,改善医患关系。

空姐式护士服务是无聊噱头

医院是否需要“空姐式服务”,令人生疑。空姐的服务规范,未必就适用于护士,而出于救死扶伤的职业特性,护士的服务规范,并非就不如空姐。实际上,所谓“空姐式服务”,更多的内容是空姐的礼仪,然而,护士学一点空姐的礼仪,当然也需要,但显然不必要全盘照搬,毕竟医院不是飞机客舱,于患者,看病比什么都重要。

至于“空姐式服务”而将护士传统的白大褂,换成空姐制服,更是荒腔走板。空姐与护士,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职业,当然有不同的职业着装。也因此,“护士着短裙性感靓丽”,固然“让人眼前一亮”,但是,更大程度上显然是因为这种角色错位而引起的惊愕和突兀。

其实,就算要“空姐式服务”,也应该是学习借鉴空姐的服务,而不是非要穿上空姐制服。而白大褂显然是职业的特定需要。为的是方便护士的工作,相沿成习,也给患者一种心情的宁静和放心,实际上,看到白大褂,病人就会油然而生一种亲切,而于医院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合,“身着粉红色的"空姐"服饰”,或反而让人难以接受。

“空姐式护士服务”,在形式上是对护士传统形象毫无必要、也毫无价值的颠覆,在内容上,也有哗众取宠之嫌。为了迎宾、导医而专门挑选“形象、气质佳的护士”,显然是本末倒置,偏离了护士的本职,是医疗资源的浪费。

当然,“空姐式护士服务”更容易吸引眼球,如果是出于这样的目的,“空姐式护士服务”,也不过是如今司空见惯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而已。

 

优质服务不能止于形象展示

“空姐式服务”最近又成为热议话题。日前,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名形象、气质俱佳的护士身着粉红色的空姐服饰,在医院进行迎宾、介绍就诊程序、护送危重病人、为患者端茶倒水、挂号、取药等服务。这些穿着空姐制服的护士令人眼前一亮,引来围观,也引起争议。有网友认为,医疗行为是神圣的,不是找几个长得漂亮的护士就可以让患者满意的,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技术水平才是王道。有网友甚至调侃说,“空姐式服务”说明去医院看病和乘坐飞机是同等的消费水平。其实,早在今年5月,江苏淮安市涟水县中医院的12名护士穿空姐制服上岗,就受到质疑:男医生是否要穿机长服?那该是一道怎样的“航空医院”风景?

应该说,护士“空姐式服务”,是对营造和谐医患关系大胆进行尝试,医院的初衷是好的。去大医院看病的人,大多焦头烂额晕头转向,尤其是在这栋楼房与那栋楼房之间、这个窗口与那个窗口之间来回奔波,更有如进了迷宫,这时耐心温和、有求必应、细致周到的“空姐式服务”能让人放心、舒心。就空姐和护士的岗位而言,也有许多共性,医院借鉴航空公司的管理经验,护士向空姐学习礼仪规范,培养细心与耐心,还是很有意义的。

然而,把“空姐式服务”简单地等同于穿空姐服装服务,值得商榷。空姐和护士的着装,是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设计的,有着各自丰富的内涵和职业要求,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可谓“天壤之别”。护士服饰以白色为基调,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职业规范和约定俗成,从科学角度上说,也符合公众对于医院需要平静、病人需要安宁的心理需要。因而,护士学习借鉴的应是空姐的服务精神,而不是在传统形象上来个毫无必要的颠覆。这就犹如空姐也可以学习护士的对生命敬畏之心,但没有必要让空姐穿上护士服大摇大摆于航空器上。否则,那又是一道怎样的怪异风景?

提高服务质量,并不是让护士换一件空姐“马甲”就可万事大吉的。如果穿着空姐的服装,就能提高责任之心、服务质量和整体形象,那么这种“神奇”的服饰就大可广泛推广了,让各行各业女性工作人员都穿着空姐的服装,岂不是省事又养眼?显然,优质服务的关键并不在于服饰。许多“最美护士”并没有穿上漂亮的空姐制服,一样得到广大群众的赞美:四川彭山县第二人民医院护士王鲸雁,在宜宾城区致和街看到一位老人倒地,为其实施抢救,为老人赢得了宝贵的急救时间,使老人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武汉中心医院中医科护士杜鹃,看到一民工在餐馆喝酒时突然倒地昏迷,及时伸出援手,直到民工被送医,她才悄然离开。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她们是最美的人。相反的,就拿动车组来说,早就采用“空姐式服务”,但是车票依然难买,车厢依旧拥挤,所谓的高端服务在一些动车组已成空谈。

可见,服装充其量只是外在的形象,护士的优质服务更重要的在于要有丰实的护理知识、丰富的护理经验、高尚的职业精神。公众对于整体医疗服务的改进和优化,有着很高的期待。在“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势下,在医患关系还有诸多不如意的情况下,医院如何满足公众就医问药的需要,如何端正医风医德、规范行业行为、改善服务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提升医务能力,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现在,一些部门、单位热衷于展示形象,却忽视修炼内功。实际上,提高优质服务,绝不只是做到“露出八颗牙的微笑”那样简单。认真调查、研究普通老百姓的真实需求,比展示形象的“空姐式服务”更能满足广大百姓的实际需要。

 

【启示与思考】

推行“空姐”式服务的目的,不过是让护士像空姐那样,将病人当做航空乘客来悉心服务,以提升护士的责任心与耐心,同时让病人像乘客那样,感觉自己是来享受服务的而不是来给护士添麻烦的。不过令人搞不懂的是,要讲服务意识,护士本来就应该比空姐强,病人来到医院,作为一名特殊消费者,本身就是来接受悉心服务的。况且病人接受的服务应该比乘客更细心、更全面。从这个角度说,如果想提升服务质量,应该是空姐向护士学习,为什么要让护士向“空姐”看齐呢?

患者来医院,主要目的是用最省钱的方法,在最短时间里把病看好。所以,医院努力的方向,除了技术、服务过关,再就是尽量降低医疗价格,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医疗技术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是一个默默无闻刻苦努力的过程。作为护士来讲,“一针就准”是最基本的技术,这项技术需要用心锻炼,依靠穿上“空姐”服装、长达一个月的空姐培训是做不到的。有培训空姐的时间,还不如让她们静下心来钻研业务,锤炼技术。

有句笑话说,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隔行如隔山。各个行业有各个行业的服装。护士有护士服,空姐有空姐装,不能“混搭”。“白大褂”是医护人员的职业服装,初来医院的患者及其家属,寻找咨询服务,先要找“白大褂”;患者遇到紧急情况,家属焦头烂额之时,寻找的目标也是“白大褂”。可是,一旦遇到“混搭”的空姐,他们极易产生误解而错过救助良机。

实际上,随着医疗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个别医院依靠“空姐”式服务来制造一点效应、赚人眼球的想法也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制造效应、吸引眼球,需要依靠过硬的医疗技术以及低价服务,而不是在服装上动脑筋。如果只是服装艳丽而一脸冷霜并且静脉滴注时连血管也找不到,那么,服装再吸引眼球,也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不仅患者不会认同,社会也不会认同。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04/7803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