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学习缅怀邓小平改革胆识 推进当下全面深化改革

2014年09月04日 16:02

 

今年是邓小平诞辰110年。此时,我们对这位国内外高度评价的传奇而又显平易亲切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再次肃然起敬。他的传奇经历不胜枚举,而我以为,他作为“中国人民的儿子,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精神品质和为了人民利益而不断推进改革和发展的责任担当,尤其是留给后辈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历史不会忘记,1978年末,在邓小平主持下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强调要打破禁区、禁令,还有人为制造迷信的僵化状态,解放人们的思想。他第一次提出了“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的观点,提出了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先富起来,以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企业、其他人,使全国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的观点。在他的思想领导下,十一届三中全会迅速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思想,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来发展生产力的正确轨道上来。

一年后的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这是一篇堪称政治体制改革的开山之作。不仅在当时有着振聋发聩的效应,而且在30多年以后的今天,重新阅读仍然感到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邓小平在这篇讲话中紧紧抓住党和国家领导制度这个政治体制的关键环节,深刻剖析了我国现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种种弊端,特别是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以及形形色色的各种特权现象等,邓小平认为,这些现象除了与现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有关外,也同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必须把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当做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来抓。封建主义观念反映到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上会给党带来极大损害。然而,思想问题和制度问题相比较,制度问题无疑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尖锐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在深刻剖析了体制弊端之后,邓小平指出了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不同角度为这一改革规定了应遵循的原则和近期要采取的措施。他认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要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目标和检验标准;应当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党的领导;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必须有步骤地进行;还要从世界各国吸收进步的因素。邓小平从五个方面概述了正在考虑逐步进行的重大改革。一是要修改宪法,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提供法律保证。二是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规划了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时间表。三是要真正建立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从上到下的强有力的工作系统。四是要推广和完善各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发展基层民主。五是要在各级党委中真正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可以说,这篇讲话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史和新时期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文献,它代表了我们党当时在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的基本思路,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系统阐明,对于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的全面改革指明了方向,充分体现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远见卓识和责任担当,它作为指导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里程碑地位。

 

改革正未有穷期。虽然30多年来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在“积极稳妥”的原则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历史进步的潮流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距离。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仍然是深化改革所面临的一大难点,而党的领导制度问题又是这个难点中的核心。由于这个问题并未完全解决,邓小平曾深刻剖析过的旧体制的种种弊端至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例如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特权现象等,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十八大后第一次到地方考察,就是到邓小平南巡的广东深圳;2012年12月31日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的内容就是改革开放;他强调,“要增强改革开放的坚定性”,他认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今后,我们要坚持走这条正确道路,这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下去,而且要有新举措、上新水平。而众所周知,我们的改革是由易到繁的。今天中国的改革,已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地表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切实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决定》起草小组组长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这彰显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宽广眼界、责任担当和政治坚定。十八大以后的一年半,国家号令统一,改革大步向前,力度和幅度都超过预期,加上铁腕反腐,“拍蝇打虎”,在外交上巧妙布局,软硬两手凸显大国风范。这一切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

虽然改革的道路注定充满荆棘,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也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牢记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等谆谆教诲,勇于投身改革实践,当积极参与者,不当旁观者,就一定能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新贡献。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教授、党情研究所所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04/7803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