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埃博拉疫情形势严峻 国际社会需力防失控
2014年09月06日 08:40
(图片说明:9月2日,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左)、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埃利亚松(中)和联合国系统埃博拉病毒疾病高级协调员纳巴罗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记者会。)
各方预测不乐观
据世卫组织8月28日公布的统计数字,西非的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共出现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3069例,其中死亡1552例。世卫组织发表的公报认为,疫情在加速蔓延,超过40%的病例出现在最近21天之内。
鉴于形势严峻,世卫组织当天发布了埃博拉疫情响应路线图,明确提出在6至9个月内阻止埃博拉病毒在受疫情影响国家传播及防止国际扩散。该路线图预测,埃博拉病例最终会超过2万人。
不过有研究人员认为世卫组织的预测偏保守。据《科学》杂志网站报道,美国东北大学的亚历山德罗·韦斯皮尼亚尼所做的预测模型显示,如果疫情照近来的情势发展,且防控措施没有进一步加强,病例数在9月24日就会超过1万人。瑞士伯尔尼大学的克里斯蒂安·阿尔特豪斯也认为:“如果利比里亚的疫情照此持续到12月1日,累计病例数会超过10万。”
(图片说明:9月2日,在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以东60公里为控制埃博拉疫情而被隔离的小镇多洛,一名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工作人员(右)指挥当地居民排队领取分发的粮食。)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主任托马斯·弗里登刚去过西非考察疫情,他9月2日警告说,西非的埃博拉疫情正走向“失控”,并威胁相关国家的社会稳定。“阻止埃博拉传遍非洲并在接下来数年里威胁全球的机会窗口正在关闭”,因此需要全世界紧急行动起来。
疫情出现新动向
虽然埃博拉疫情目前还限于西非,其他地方尚未报告确诊病例,但疫情出现了一些引人关注的新动向。
首先是在前述四国之外,在刚果(金)也暴发了埃博拉疫情。刚果(金)卫生部长的医疗顾问洛马米9月2日说,该国已有31人死于埃博拉出血热,另有13人确诊感染。不过,世卫组织当日发表声明说,刚果(金)暴发的埃博拉疫情为独立事件。检测显示,当地的埃博拉患者感染了一种名为“Zaire”的埃博拉病毒毒株,该毒株为当地毒株,与刚果(金)基奎特地区1995年暴发的埃博拉疫情有着紧密联系。目前该国的埃博拉疫情并非来源于正在西非蔓延的病毒毒株。
(图片说明:9月2日,在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以东60公里为控制埃博拉疫情而被隔离的小镇多洛,当地居民排队使用红外线体温计查体温。)
此外,在病毒感染途径方面也出现了需要探明的新问题。目前已知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主要渠道是直接接触患者或其体液、分泌物等。美国慈善组织SIM9月2日发表声明说,该机构一名医生在利比里亚感染了埃博拉病毒,但这名医生并不负责救治埃博拉患者,也不在医院治疗埃博拉患者的隔离区工作,尚不清楚他是如何感染病毒的。这名医生在出现感染症状后立即自我隔离,现已转移至一家医院的隔离区治疗。
需国际社会合力应对
自从在非洲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已近40年,此次疫情是最凶猛的一次。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近日表示,许多人问她为什么这次疫情这么严重、这么难以控制,她的回答只有一个词:贫穷。
贫穷落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当地一些民众缺乏阻断病毒传染的科学知识;有人相信疫情阴谋论而袭击医院抢走病人;有的病房被袭击后,连一些带血的床单都会被人拿走;当地还缺乏健全的医疗卫生系统,没有隔离病房导致许多医护人员倒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加重了控制疫情的难度;埃博拉疫情区域的贫穷还使得这种疾病一直缺乏制药行业的关注,因为研制相关药物没有利润可言。
因此,国际社会的支持显得至关重要。陈冯富珍9月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呼吁,国际社会应为西非国家抗击埃博拉疫情提供大力支持。她强调说,这次疫情也是对全球的威胁,需要全世界共同紧急应对。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主任托马斯·弗里登也警告说,埃博拉疫情不只是非洲问题,而是一个全球问题,需要全世界紧急行动起来,给西非提供更多的资源、更多的专家,以及一个全球性协调一致的应对方案。他说:“患者人数增加如此快速,以致每多等待一天,控制疫情就越困难。”
(图片说明:9月2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主任托马斯·弗里登在亚特兰大召开的记者会上发言。)
面对肆虐的埃博拉疫情,多个国家纷纷加强了支持力度。如在一些证据显示美国马普生物制药公司研发的试验性药物ZMapp可能有效后,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9月2日表示将提供4230万美元加速药物临床应用;法国也已派出多个专家团队,并建设了能就近确定埃博拉传染源的流动实验室;中国提供了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派遣的公共卫生专家组也已抵达西非,与当地医务人员一道抗击埃博拉疫情。(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06/7804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