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反腐倡廉

【案例】遏制“车考腐败” 需要猛药去疴决心

2014年09月09日 08:46

 

【反腐倡廉】

【事件介绍】

揭秘“车考腐败”黑洞:小小驾照“撂倒”车管所20人

车管所不放过40所驾校,从学员信息录入、预约考试到考试通过,关关“雁过拔毛”,所长受贿近300万元,临时工也不落空,贪污30万元……一本小小的机动车驾照,背后竟牵出令人瞠目的腐败,河北省石家庄市车管所第三分所20余人“沦陷”其中。如何防范“车考腐败”重演,强化监督成为关键。

报名:提前录入信息预约考试 临时工收受贿赂30万元

石家庄市公安交管局车管所第三分所,主要承担驾照考试的组织与监管等职能。李丛原是石家庄车管所聘用的微机录入临时工,在第三分所当协勤。

法院经审理查明,2008年至2012年底,李丛利用其职务便利,帮助相关驾校学员信息顺利登录、提前预约考试、增加考试指标等,累计收受25家驾校合计贿赂款30余万元。目前李丛犯受贿罪一审被判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

一个人要想拿到驾照,往往要先到驾校报名学习,然后参加并通过考试。按照规定,驾照考试一般分为科目一、二、三,涉及理论、倒桩、场内、场外等。

李丛供述,她主要是负责对学员档案资料录入、预约科目一理论考试等。学员只有在信息录入电脑后,才能进行驾驶人资格考试。因为录入量大,一些驾校就以加班费、饭费等名义请她帮忙加快录入,一般是每个月来找她登录学员信息一次,每个驾校每次平均给二三百元,每天能收一千余元。

据记者调查,驾校每个月招收的学员人数应按照驾校的教练车辆予以确定,学员指标有的驾校用不完,有的则不够用,这时车管所可以对学员指标进行调剂,新增加学员的信息需要登录,也要打点信息录入员。

石家庄市一家驾校负责人透露,为了让李丛给自己驾校尽快进行学员信息登录,每次给她300元或500元。有时候他还去找李丛帮忙调剂增加招生指标,对方每次都能给他们调剂增加20多个,这时每次都要给她2000多元。

考试:主考官收“保过费” 照顾一名学员300元

驾照考试第一关科目一,即理论考试。据该所考试一科原科长任常平供述,她从2011年9月份起负责科目一考试,收过9所驾校给的“保过费”,为驾校学员通过考试提供过照顾。

考试之前,驾校负责学员考试的人员先找任常平沟通,在需要照顾的关系学员的考试凭证上做上记号。任常平则将这些学员安排到固定座位上,让手下工作人员帮助他们答题。

“帮助学员尽快通过科目一考试,一是避免积压,同时也可增加一些收入。”石家庄一位驾校负责人说,一些驾校向这些学员收取1200元至1500元的“保过费”,其中1000元会交给车管所的考官去瓜分。

在其他驾考科目中,同样有“保过费”。该所考试一科原科员张建锋曾向司法机关交代,他在驾考科目二、三中担当主考官期间,常有驾校来说情,考试时,他就会对关系学员放松标准,降低要求,少扣分或不扣分。一般是学员开一小段车就直接通过,这样每照顾一名学员他就能得到300元好处费。

目前,任常平因收受贿赂款200余万元,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张建锋收受贿赂款125万余元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

 

收贿行贿:干警向一把手“进贡” 所长受贿近300万元

40余所驾校的181万元,20余名干警的105万余元,总计286万余元——这是法院一审认定的石家庄市车管所第三分所原所长刘文胜的受贿金额。

记者调查发现,在这起腐败窝案中,虽然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有干警受贿,都有驾校行贿,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向一把手所长“进贡”。

刘文胜任所长期间,每逢春节和中秋节,所里部分干警就给他送钱。他认为,一些干警负责驾校学员考试业务,在考试过程中有照顾关系学员的现象,接受考生或驾校的吃请、礼品甚至是现金,给领导送钱就是想让领导对他们的行为放松管理。

该所一名考试科干警在接受司法机关问询时透露,他每个月都给刘文胜送四五千元,就是让领导安排自己一直在考试科负责监考工作,因为考试科能收取的好处费很多。

“驾校很多业务也需要所长的关照。比如申请加考,需要一把手所长批准,送钱就能都批准。”一名驾校负责人说。

另据记者调查,驾校在建设考试分场、验收、升级改造时,车管所所长也都有很大权限,因此刘文胜也是驾校最想巴结和贿赂的对象。

河北省检察系统相关人士指出,长期以来车管所内部比较封闭,缺乏外部监督,同时这一机构掌握着驾考监管、通过等权力,容易产生利益寻租。必须采取切实举措减少驾考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并加大对车管所系统的审计监督,才能防止类似腐败窝案的重演。

车考腐败,“伤不起”还是等不起?

近年来,民众一提起驾校,无不骂声一片,正学车的人后悔“早知今日悔不当初”,取得驾照的人难给教练“恩师”道谢还发誓撒尿也不向驾校那一方。感悟最深莫过于学车花钱“过关”,还要受气,受了气还要忍气吞声。感受最深的还是小小的驾照背后的腐败让想取得驾照师哥师妹欲哭无泪更显无赖,心里无数唱起“伤不起真的伤不起”恨驾校、教练“我恨你恨你恨你恨到心如血滴”。

驾校乱收费、积压学员、教练吃拿卡要等乱象由来已久,除了行业不规范、监管不严格之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目前的供求关系不平衡,学车的人太多,培训资源太少,一个县、市驾校不过两三家,就是交管部门主管的考试机构数量更少,难以满足数量众多学车者的需求,自然出现积压学员等现象。而一个教练却时常有30—50个学员甚至更多,寒暑假更多。学员学车一天轮流摸“盘子”不过一两把,从而造成了强势的驾校卖方市场,学不学有你,送不送你看着办。一些老老实实地学员从科目一考试到考取驾照到手在两年以上甚至更长。学员真正体会到了“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漫长而懊悔的滋味。

一些驾校一般不给教练发工资,完全按学员考试科目过关“奖励”,学员参考不过关的还要处罚,考试单位在名额上严加限制,造成“僧多粥少”,因此,要参加考试指标比学车的难度还大。从信息录入、理论考试、场地科目二、路考科目三科科名额有限“翘上天”:一些学员想多练“几盘子”要意思意思才能开“小灶”,争取考试指标要给教练、考官红包才有名额、才能顺利过关。由于缺乏有效投诉渠道,你不送别人在送,否则你就是练再好也要在驾校这个“喧嚣的站台,寂寞的等待”长时间候考,“孝敬”教练、考官是否成为一些驾校、车管所的潜规则。

要彻底消除一些驾校培训乱象、维护消费者权益,关键在于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对驾校进行规范,行业需要自律,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将消费者事后对驾校的评价纳入监管范畴;更为重要的是,政府部门要简政放权,培训机构特别是考试机构完全可以向社会进一步开放,政府只需做好监管工作。只有政府打破部门利益,把资源从手里放出来,驾驶培训市场才能供求平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员经济上“伤不起”时间上“等不起”的问题。

 

“车考”腐败归根结底是制度的缺失

在科技化的今天,驾驶几乎可以称作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技能,因此为了获得一张小小的驾照很多人都不得不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然而拿到驾照的路上还有不少关卡,这当然是为了驾驶人的生命安全着想而设计,但正因为通关的不容易,一些人妄想巧取捷径,另一些人利用职务之便制造捷径,各取所需。事情演变恶化到现在,成了车管所人员从学员信息录入、预约考试到考试通过,关关“雁过拔毛”,所长受贿巨资且不谈,连小小的临时工也不落空贪污数额巨大,一本小小的机动车驾照,背后竟牵出令人瞠目的腐败,令人深思。

其实,传说中的“车考腐败”,大概要算最广为人知的腐败之一。逛逛相关驾考论坛,找学员打听打听,早几年“花钱买驾照”几乎已是公开的秘密,现在买驾照是不容易的了,但花钱在各个环节打点,轻松过关仍比比皆是。

驾考是检验学员驾驶水平、交规掌握和安全意识的关键环节,如果考官为了个人利益不负责任,放出来的是“马路杀手”,受害的则是不特定人群。“车考腐败”俨然已成“马路杀手”的“摇篮”。

涉及贪污腐败的人员从临时工到车管人员、交警队人员,这些拿着国家财政拨款的人,发着为人民服务,严于执法誓言,然而在利益面前还是讲自己的职业操守弃之不顾,这是反映出人性的贪婪,更反映出制度的不完善,正是因为有弄虚作假的漏洞,才有乘虚而入的钱权交易。

想要改善这个现象,根本上还是要完善相关制度。一是要加强对相关部门单位的监管,畅通投诉渠道,全民参与监督;二是要制定更为完善的车考机制,填补漏洞,确保贪腐无孔可入。

车考关关“雁过拔毛”是害人的腐败

驾驶证考试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情,“车考腐败”因此也是世上最危险最致命的腐败。用童话大王郑渊洁的话说,考生通过给考官塞钱获得驾照而不是凭驾驶技术拿驾照,“童话都不敢这么写”。可惜,童话里不敢写的,现实生活中却比比皆是。传说中的“车考腐败”,大概要算最广为人知的腐败之一。逛逛相关驾考论坛,找学员打听打听,“花钱买驾照”几乎已是公开的秘密。

去年,广东湛江车管所全所42名驾驶证主考警官全部涉案,其中39名警官合计上缴贿金2100多万元。这次,石家庄车管所第三分所几乎也是全员“沦陷”。为什么“车考腐败”都是窝案?这一方面说明这个行业里贪腐之普遍,另一方面也说明外部监管之稀缺。某种意义上,“车考腐败”可以说是“秃子头顶的虱子”。让人困惑的是,这个问题为何长期得不到查处和治理?

王岐山说“要瞪大眼睛发现问题,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在很多地方,对于妇孺皆知的“车考腐败”,眼睛瞪得显然还不够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结果是,“车考腐败”俨然已成“马路杀手”的“摇篮”。驾考是检验学员驾驶水平、交规掌握和安全意识的关键环节,如果考官为了个人利益不负责任,放出来的是“马路杀手”,受害的则是不特定人群。

换言之,“车考腐败”其实就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对这样危害巨大的腐败,理当是监管最为严格、惩处最为严厉的。“马路杀手”上路闯祸,应该严肃追究考官的连带责任。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明确规定,对3年以下驾龄的驾驶人发生交通死亡事故的,倒查考试发证民警的责任。但是新规实施2年来,似乎还没有考官因此被追责的案例,更没有因此追查出“车考腐败”,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要严治“车考腐败”,一方面要使纸上的法规尽快走入现实,凡是3年以下驾龄发生交通死亡事故,都应该倒查考官和车管所的责任,顺藤摸瓜查处“车考腐败”;另一方面,交警部门也有必要把交通事故相关信息公开,一旦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不仅驾驶人要受罚,驾校可能也得退出驾培市场,考官可能也会被追究责任,唯其如此,驾考发证才不会沦为“一锤子买卖”。

 

给“车考腐败”加两个“刹车片”

其实,“车考腐败”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网上流传的考本攻略,就详细记载了各种版本的“车考腐败”。然而公众虽对“车考腐败”,早有心理预期。但石家庄市公安交管局车管所第三分所,从所长到普通干警,从正式工到临时工,从手握“生杀大权”的考官到仅仅负责录入的小角色,人人受贿、关关“卡拿”,全部在“车考腐败”中沦陷。其严重程度,仍让人看着触目惊心。

为何“车考腐败”可以端掉整个车管所?其实,原因并不复杂,一是因为驾照需求旺盛。近年来,随着汽车在工薪家庭的普及,公众的驾照需求的越来越旺盛。总是有部分学员没时间学习,或者在考试中一直大脑“短路”屡考不过,但仍然想享受汽车带来的便捷。于是向考官表心意、交“保过费”成了不二选择。有市场自然有供给,干警们开始逐个沦陷。

二是“绝对的权力容易产生绝对的腐败。”近年来,虽然电子化考试已经逐步替代人工考核。但在驾照申请、考试过程中,人为控制的因素依然很多。试想,各科考试间隔,不托人的驾校考一科,会拖一两月,而花钱的会“便捷”到15天一科;科三考试中没打礼的,出点小错就挂科,而交“保过费”的,在安全员的“温馨提示”下,即使傻瓜也能过。如此一来,学员与驾校怎能不走“捷径呢?

本该公开公正的驾照考试,演变成“骗证狂欢”,导致部分车管所干警敢于明目张胆的伸手、无所顾忌的卡要,甚至连信息录入等“边缘人”都可以分一份羹的程度。然而,这种全员狂欢式的腐败,必定透支公共安全。公众对此感受最直接、最深刻。正如群众所言,近年来驾照考试越来越难、越抓越紧,可为何公路上横冲直撞的马路杀手却有增无减?其实,答案就在“车考腐败”中。

石家庄市公安交管局车管所第三分所,可能只是“车考腐败”的一个特例、一个极端,但窥一斑可知全豹,“车考腐败”已到了不得不踩刹车的程度。而给“车考腐败”踩刹车,无非是要加二个“刹车片”。第一个“刹车片”是加强监督,包括加强部门监督和群众监督,让车管所不敢腐、不能腐。第二个“刹车片”是加强责任倒查,严格依照《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对新手发生交通死亡事故的要倒查考试发证民警的责任,以此“倒逼”车管所严把考试、发证关。

【启示与思考】

受贿者收获了,行贿者通过了,这样考试的结局固然是行贿者和受贿者皆大欢喜,可是,这样的考试会放过多少“马路杀手”上路?——车考腐败“黑幕”只是令人吃惊吗?

若说不合格司机是潜在的“马路杀手”,那腐败的车管所就是“马路杀手”的培训中心,这对公共安全的威胁不容小觑。

车管所的权力本应该为安全驾驶服务、为交通安全提供保障,可是,腐败“窝案”车管所的权力却在为公共安全制造隐患——这是一个权力监督的课题,也是一个为权力设计制度“笼子”的课题。

权力不分大小,都必须晒在阳光下、关进笼子里,尽管这样的常识已重复了无数遍,但现实很“骨感”:一方面,长期以来车管所内部比较封闭,缺乏外部监督;另一方面,车管所掌握着指标分配、驾考监管、考试通过等一系列权力,那么,小小驾照频频牵出腐败窝案就不难理解了。

和其他腐败现象一样,要斩断驾考腐败链条、杜绝类似腐败窝案,必须拿出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打蛇打七寸,如何防止车管所一把手权力失控是关键。用铁腕手段扶正“上梁”,“下梁”才有不歪的可能性。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09/7805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