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全球经济持续低迷 发展中国家需着力开拓内需

2014年09月11日 13:42

 

1

(图片说明:9月8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馆式上开启金钥匙。)

全球经济复苏依然乏力

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4年贸易与发展报告》,全球经济复苏依然乏力,而支持全球复苏的政策不仅数量不足,而且常常不协调。2014年全球经济预期增长2.5%-3%。

“全球经济还处于不太好的状态,增长缓慢。”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高级经济事务官员伊戈尔·保诺维奇说,2008年经济危机后,世界经济增长在4%左右,主要依赖于财政刺激政策。此后,财政刺激效用削减,2012年和2013年世界产出增长率均增长了约2.3%。

2014年的增长预期略有改善。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专家分析,增长率的微弱加速,其原因大多是发达国家的增长率从2013年的1.3%提高到了2014年的1.8%。而发达国家增长率的微升又是欧盟略有赶上所致,不过,日本和美国的增长率预期在2014年不会改善。

发展中经济体是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关注的重点。据专家预测,整个发展中经济体很可能会重复过去几年的业绩,增长率在4.5%与5%之间。其中,亚洲和撒哈拉以南国家的增长率将超过5.5%,而北非、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增长率将保持低迷,约2%。

2

(图片说明:9月8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台湾展区参观。)

事实上,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已经作出转型战略。2014年第一季度,沃尔玛在中国已经关掉了6个不景气的门店。沃尔玛中国公共事务部高级副总裁博睿说,沃尔玛今后将不再把发展重心放在门店数量的增长上。“门店经营质量将是重中之重。”博睿表示,目前沃尔玛计划在全国建立28个区域采购办公室,通过集中采购进一步降低成本,形成低价优势。

 

破除“新常态”迷思

近几年,全球金融市场逐步实现稳定,有关人士认为,全球经济已回归正常,逐步确立了一条通胀率低、增长率低但稳定而可持续的增长道路,被称为“新常态”。

“但危机的根源并未解决,治标没有治本,很难让世界经济得到复苏。”伊戈尔·保诺维奇说,打破经济增长长期低迷的状态,所需的不是新的金融泡沫,而是通过实际工资的提高,收入分配的更加平等,以实现总需求的增长。伊戈尔·保诺维奇认为,“金融仍然是凌驾于经济之上、工资分额在持续下降,这都表明在处理危机及其复苏根源方面的无能为力。”

参加本届投洽会的有关专家也认同这一看法。国台办经济局局长徐莽说,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虽然有所好转,但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依然制约着发展的步伐。同时,一些国家的政治动荡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也在上升。

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具有指标性意义。事实上,国际贸易也很不景气,依然萎靡不振。有数据显示,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初,全球商品贸易额的增长率仅略高于2%,国际贸易的增长率甚至比全球产出的增长率还要低。

3

(图片说明:9月8日,在第十八届投洽会新疆主宾省(区)展馆,新疆安萨尔维吾尔药业公司代表阿布都力米提·吐尔逊(右)在向客商介绍产品。)

新引擎:开拓内需

中国(厦门)国际投资促进中心主任王琼文说,在经济危机发生之前,全球经济的发展引擎主要是贸易,经济危机发生之后,发达国家经济陷入困境,发展的重心应集中到挖掘内需上来。

“危机后的主要问题是总需求不足和金融持续不稳定。”伊戈尔·保诺维奇说,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外部发展环境恶劣,需要有新的政策选择,才能实现持久的增长。

 

与会的有关官员和专家认为,自“大衰退”以来,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其对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的需求弹性降低,因此,以出口引领增长的战略所产生的发展效应正在失去动力。

为规避增长急剧减速的风险,有关人士建议,发展中国家不妨重新平衡其增长战略,降低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依赖,加大内需和区域需求的作用。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拉动内需方面已经走在前列。专家认为,就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而言,中国应充分挖掘内需的增长潜力,以进一步增强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冲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未来我国应努力推进由投资和出口驱动型向内需特别是消费驱动型转变,可以从增加就业、税制改革、打破垄断、城乡一体化和扩大公共服务消费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4

(图片说明:9月8日,嘉宾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参观中国动车模型。)

摩根士丹利亚洲非执行主席史蒂芬·罗奇认为,中国应充分利用人口优势来拉动内需。“亚洲国家不能再依靠发达国家的外部需求来保证自身经济的持续发展。”他建议,亚洲国家应当将注意力转向本地区30多亿消费者的内部需求,只有内需增长才能有助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冲击。

国务院参事夏斌认为,为保持经济稳健增长,中国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拉动内需。譬如,通过税制改革加快结构调整、持续调高工资待遇刺激民间消费等。(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11/7808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