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全球经济提速动力仍然欠缺 未来增长挑战依旧
2014年09月12日 13:59
(图片说明:9月10日,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开幕。)
全球经济增长依旧乏力 新兴经济体减速明显
当前,全球不同的经济体正处在不同的发展周期中。发达经济体仍然在努力走出衰退。其中,美国经济一路领跑,而欧洲、日本还没有完全走出困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说,今年全球经济继续复苏,但复苏的力度并不是很强。“我们已经把今年全球经济增速的前景从3.7%下调到3.4%。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出人意料的疲软,这对于未来的发展也释放出一定的信号。”
哈佛大学公共政策教授罗格夫说,现在看上去美国处在一个非常坚实的复苏阶段,从危机当中走出来之后,基础已经更加坚实。苏格兰独立公投即将进行,给英国的经济前景带来一些不确定性。美洲开发银行行长莫雷诺说,欧洲仍然在艰难的挣扎过程中,而且比今年年初的情况更加糟糕。
新兴经济体的增长态势值得关注。朱民说,新兴经济体已经走过了发展周期的高点。在过去18个月中,新兴经济体有90%都在减速。
拉美地区经济尽管仍有困难,但抵御外界冲击的能力正在不断增强。莫雷诺说,拉美经济已进行了诸多免疫,不会因中国和美国的风吹草动而马上感冒。在过去十年,拉丁美洲整个经济规模达到原来的3倍,而且出现了很多顺风因素,特别是在南美洲,商业周期与中国基本一致。可以看出,中美洲、墨西哥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国家的经济发展较好,而且人口结构健康,也没有受到太多地缘政治的影响。
(图片说明:9月10日,李克强总理和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同出席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的各国政要合影。)
“中国经济正处于非常艰难的、富有挑战的环境当中。”经济学家李稻葵表示,中国经济同样在世界宏观环境中面临窘境。一方面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的引擎,用一个新引擎替代过去的旧引擎;另一方面必须进行根本性的结构改革。他指出,出口和房地产市场这两个中国经济过去的主要增长引擎正在逐渐淡出,新的引擎正在逐渐到位,这恰恰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经济在减速。
李稻葵认为,目前的减速是暂时性的,换言之,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U型挑战,增长率从10%降到7%到7.5%之间。如果所有这些改革都能够成功的话,中国GDP增长率将会在现在的基础上有所增加。
量化宽松政策调整将对世界经济形成冲击
去年以来,美国开始持续削减量化宽松政策。与会专家表示,量化宽松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对世界经济形成冲击,需要各经济体保持警惕。
朱民说,一些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正逐渐退出,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在考虑经济增长时,必须把包括地缘政治风险的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各国如何做好准备,应对美联储退出非传统货币政策,对于2015年的全球经济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他指出,一旦美联储推动非传统货币政策,并有良好的沟通,这将是一个正向冲击,不但对美国的增长来说是好消息,而且对全球增长也将是利好。如果美联储退出非常规货币政策,且与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动荡同时发生,并且与增长的前景不一致,若再加上沟通不畅,就有可能给世界经济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图片说明:9月9日,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在会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与会专家认为,市场对美国量化宽松退出预期强烈,对美元走强本身也有一致预期,新兴市场汇率容易受此影响而出现波动。
行业研究机构申银万国指出,进入2月以来,美联储继续缩减购债规模,引发新兴市场货币汇率波动增大,也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贬值预期。具体到各经济体的实际状况,发达市场仍延续稳步增长趋势,尤其是欧洲各主要经济体的复苏态势好于美国,支撑了欧洲货币的走强。虽然短期美元走势前景并不乐观,但反转走强的时点可以期待。
当前,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转型压力以及部分国家政局动荡的羁绊,叠加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与量化宽松退出,国际资本外流,导致原有核心国际竞争力丧失,因此走出弱势尚需时日。
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的较长时间看,主要新兴经济体货币呈现了一个大体先升后贬的基本趋势。金融危机爆发、量化宽松推出后,新兴经济体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国际资本大量涌入,货币表现强势,经历了不同幅度的经济过热和汇率升值。在量化宽松退出后,由于后续经济增长势头不足,而发达国家经济表现好转,新兴经济体新一轮货币贬值也是价格回归的重要调整。
未来增长挑战依旧 需结构性改革助力
对于2015年经济增长情况的判断,专家认为,接下来一年主要的挑战仍然是就业和增长,各经济体还会面临一些具体困难。
对于欧洲经济走向,莫雷诺分析,从2015年经济增长前景看,欧洲的增长会比想象的更加疲弱。这就意味着欧洲多数经济体的增长率低于趋势增长率。这样的经济增长前景,需要欧洲央行以及各国政府采取进一步措施。欧盟和欧元区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当前还需进一步建设欧盟货币政策的一体化,同时辅助以政治上的机制保障。
朱民也认为,欧洲经济复苏非常虚弱,所以在欧洲需要供求两方面的发展,需求和供应方都要发力,通过货币政策去支持总体需求。但与此同时,在欧洲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在供应方结构的改革。
欧洲央行已经表示,可能会执行类似量化宽松的政策,同时会进一步推动最虚弱经济体的结构性改革。莫雷诺表示,法国、意大利加在一起,已经占到整个欧洲经济的1/3,但它们多年都处在一个低迷的状态,希望在政策刺激下这些国家能够提升他们经济的表现,为整个欧元区作出更大贡献。
拉丁美洲经济还需要提升其生产力。从过去20年的发展历程看,拉美的生产率周期基本是一条平行线。如果要想引入美国的增长生产率模式,就意味着拉美需要进一步投入人力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李稻葵表示,中国正在通过改革塑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当前中国正在开展自上而下的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于经济事务的干预。他透露,目前自上而下的改革也在关注法制系统,法制系统的重大改革将对中国的经商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图片说明:9月10日,中国经济学家李稻葵在会场外回答记者提问。)
朱民认同这一观点,他认为中国现在非常重视打击腐败,经济要想健康增长必须具备良好的透明度,良好的治理结构,以及良好的机构能力,所有这一切都不能够容忍腐败。中国通过打击腐败来确保透明度和良好治理的到位,这会为未来的健康增长铺平道路。
与会专家还建议,对于当前多国开展的结构性改革,应保持足够的耐心,等待市场机遇。同时注重经济领域的创新,为经济发展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12/7810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