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经验启示
三角梅开“笑迎”党员服务队来
2014年09月12日 15:44
宜良县北古城镇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工作部署要求,针对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不强、服务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从点滴做起、深入群众,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构建“四级”联动体系 服务群众没商量
秋日午后的阳光不同于春天的妩媚却有着温馨,异于夏日的无聊而又热烈,更不是冬季的浮躁而又有点怀旧的成熟。秋日午后的阳光是极简单的,简单而温暖地照耀在宜良县北古城镇大薛营社区下河营村小组李国红的三角梅上,红的、粉的争奇斗艳,却朵朵含笑待放,娇艳欲滴。李国红看着这些花感觉她们像读懂了他一样,邻居们也说一直愁眉不展的李国红,这久终于露出了笑脸,嘴里不时还会哼出:“山丹丹的那个开花,红艳艳……。”
原来,李国红有一个白内障的母亲、一个13岁的脑瘫的儿子,前些年不堪重负的妻子也离家出走了,整个家只剩下了母亲、儿子和他三个人相依为命,前些年,他还可以到外面打工补贴家用,随着妻子的出走,母亲白内障的病变,他只得留在家里照顾这一老一小,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肩上。家庭的收入断了线,他只能靠在自家的责任田里种上点三角梅、杨树等,可这些花花草草一栽就是五、六年无人问津,最困难的时候他连下锅的米也没有了,带着儿子和母亲去看病,连回家的路费也没了。
当他走投无路,已到绝境之时有人告诉他,可以在微博里面发条信息,就会有人来帮助您的,他半信半疑,但让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天社区党员服务队到他家里面来了解情况,特事特办在当月便为他母亲和儿子办理了低保,还为他在网上发布了花木销售的信息,没几天他的花木就销售出去了一部分,他积存了多年的心病,得到了化解,中秋节,他还收到了党员干部联系服务队为他送来的月饼,吃着月饼他甜到心里去了。
宜良县北古城镇为了提升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创建四级联动服务体系,服务站点全覆盖的过程中,创新了服务的载体,方便了群众办事,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笔者在北古城镇党委书记魏虹处了解到,近年来,北古城镇在组建100余人的党员干部服务队的同时,搭建和充分利用企信通、飞信、微信等新兴媒体,以突出为民、便民为核心,真正做到了让群众办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变“群众跑腿”为“干部跑腿”,形成了党建网格化管理的服务模式。
北古城镇共有9个村委会和12个社区,总人口约6万余人,土地面积宽广,人口分布较散。北古城镇把夯实为民服务载体作为第一要务。举全镇之力,筑牢了以1个镇政务服务中心为枢纽,以9个村(社区)为民服务中心为平台,各村组为民服务站为延伸,夯实为民服务基础。今年以来各中心、站、代办点共为基层办实事5000余件,群众满意率98%。北古城镇陆良营社区的罗翠芬要翻新自家的房子,这一次她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代办员的“福利”,她只是备齐了相关的材料,社区代办员刘文琼就服务上门,把办好的建房许可证亲自送到了她的手上。
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为民服务中心还创新了服务模式。制作为民服务卡、建立“为民通”服务平台。为人民群众搭建信息沟通桥梁,开创“信息化”时代的信息传递和主动为民服务的新模式。创建党代表工作室,极大地方便了党代表开展工作,准确向党员、群众传达党的指示精神,向党委报告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更快、更好地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问题。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搬进了为民服务中心,使远程教育充分发挥了宣传、教育、引导服务群众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教育资源,激发农村党员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争当先进的内动力。
强化“书记抓 抓书记” 种好“责任田”
基层党组织书记是抓好党建工作的“直接责任人”。“书记抓、抓书记”,体现了抓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工作原理,意在要求基层党组织书记认真理解自己承担的职责,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自觉履行抓党建责任。宜良县北古城镇围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狠抓“一把手”这个关键,破解党建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夯实了基层党建基础,巩固了党的执政之基。
走在北古城镇龙兴村委会的进村道路上,水泥路面干净整洁,路两边的文化墙色彩鲜艳,村委会书记李国祥告诉我们:“每一幅画,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幅画的设计都是村委会班子认真研究设计的,都是针对以前村子里发生的邻里纠纷、敬老爱老等而设计的,通过文化墙的绘制,现在不但村子变漂亮了,村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好了。”
在一块文化墙处一群人正在边说边笑,几个小学生一边跑一边大声背诵着墙上的《村规民约》,不远处一位大婶正在专心地绣着花,听到这边传来的声音,不时抬起头来笑笑,在她的面前一纵三角梅开得正艳,此时我们已无法分辨,三角梅的美与大婶红红的脸蛋,到底谁更胜几分?我们不忍打破这一份美丽乡村的画卷,静静地走开了。
原来这就是就是北古城镇,近年来实施的“书记抓、抓书记”建设过程中,以抓好“三本”为重力点,树立“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组织各村(社区)结合产业发展、风土人情、加强村民自我管理而制定的“三本书”,《村(社区)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村规民约》、《“三资”管理、教育、监督、奖惩制度汇编》。其中,《“三资”管理、教育、监督、奖惩制度汇编》收录了4项规范性文件,明确了15项制度,提升了村(社区)监委履职平台,建立了村(社区)财务工作规范,使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步入程序化轨道,有效引导了“三委”班子廉洁履职,规范理财。北古城镇大薛营社区下河营村小组的热心人张绍奇告诉笔者,以前村集体的财务不公开之前,村子里面各种上访的、聚众议论的比较多,自从《“三资”管理、教育、监督、奖惩制度汇编》出台以后,村务更公开、更民主了,大家议论少了,还投工投劳100余万元修好了进村的道路,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从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务监督方式管理建设等方面着手,有效解决村组干部管理难、监督难、考核难的问题,进一步强化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工作格局,提高了基层自治水平,夯实了基层党建基础。
北古城镇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建立党建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保障,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建立"书记抓、抓书记"党建工作责任机制、示范带动机制、工作保障机制。明确各级书记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牢固树立党的建设是书记“主业”意识,构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镇街和部门党委(党组、党工委)书记为主要责任人、基层党(总)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的基层组织建年工作责任体系。认真抓好过好党内生活,扎实抓好“三会一课”工作。建立起了书记抓党建重点项目制度,对书记抓的1-2个基层党建工作重点项目情况进行备案,按照"有一份项目计划书、有一个时间表、有一次推进会、有一份项目总结、有一次评比表彰"的要求有序实施,并在年终检查验收,积极探索基层组织建设新模式。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人力、物力、监督等保障机制,对党组织书记批示整改,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基层党建整体水平。
在各村委(社区)书记中,强化了“抓不好经济会误大事、抓不好党建会出大事”的危机意识,促进发展是第一要务,维护稳定是第一责任,改善民生是第一大事,而抓好党建则是第一职责,任何一条都不可偏废。尽管基层的工作千头万绪,但不管怎样,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切实强化责任认识,牢记自己的主职是抓党建工作,不能种了“自留地”,荒了“责任田”。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切实抓住党建目标不撒手,紧紧扣住党建主题不松劲,牢牢扭住党建任务不放松,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个三”履职工程 让阳光照进每个人心里
北古城镇严格执行宜良县委出台的《宜良县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述职制度》,每年年终由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向县委进行工作述职和测评;以提升村(社区)“三委”班子履职水平为切入点,实施“三个三”村干部履职工程,每年底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向乡镇党委、村(居)民小组党组织书记向村(社区)党组织分别述职党建工作,上级党组织负责人对述职人的工作情况进行点评,党员群众对“书记”工作进行测评,采用纪要的形式,切实保障了居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在机器轰鸣、尘土满天飞的商场建设现场我们找到了北古城镇古城社区的党委书记张西平,古城社区历史文化悠久,人口密集,随着宜良工业园区的发展,招商引资工业项目的落地,原有的集贸市场已无法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三个三”村干部履职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党代表投票,村民代表投票等方式,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建设一个占地28亩,投资1000余万元的集餐饮、服装、物流等为一体的功能完备新型现代化商场,目前商场正在进行平整土地、搬迁等工作,预计在本届村小组任期内完成预订规划的目标。
北古城镇建立推行“三级联述、三级联评、三级联考”制度,把基层党建工作作为镇街、村(社区)党组织和区级部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实绩评定重要内容,力争年内推行面达100%,切实做到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
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产业发展特征,给北古城镇村组干部履职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成为了摆在各村(社区)面前的一道难题?伴随着宜良工业园区落地项目的增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用地量的增加,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转变发展的方式,以及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难题如何破解?
北墩子村委会龙洞村小组就是身体力行,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范本。云锦(国际)观赏鱼科技有限公司落地该地发展已多年,产值规模不断扩大,总经理杨雄找到村委会希望能再征200亩土地,扩大公司生产经营,进入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带,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部分村民坚决不同意,他们认为:如果公司征走了地,他们就没有地种了,那他们吃什么?北古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从党员干部服务队中抽调相关工作人员,配合龙洞村小组深入农户家中,给他们讲政策,并积极协调云锦(国际)观赏鱼科技有限公司引导和培训农民进入公司打工,增加他们的收入;其次,公司投资200余万元修建了2.3公里的进村道路;并承诺公司每年给60岁以上老人,每年发放一定的生活费。当昔日一位位手握锄头的农民,通过公司的培训,迎着晨羲的太阳面带笑容走进工厂,现代懂科学、懂管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的路还会远吗?
提起真诚的故事,大家再熟悉的莫过于,汉末,“三国演义”时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这件事情,“三顾茅庐”。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最终全力效佐刘备建立蜀汉皇朝。在北古城镇开展工作过程中,每一名党员干部真诚相待零距离、优质服务零距离、情感交融零距离,“三个零距离”。干群关系,往往因为这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融洽起来,一粥一饭,一针一线的关心帮助正是群众最需要的,通过这些小事,干群关系达到了亲密无间。民主和谐聚起了民心,各村(社区)成立了青年健身操队、老年鼓乐队、卫生服务队等多支队伍,组织居民经常跳跳广场舞、扭扭秧歌、搞搞劳动、将古城传统节庆“古城大香会”也举办得红红火,其乐融融。
秋日午后的阳光是极简单的又是极其特别的,行走在古城的村间田野池塘里几支荷茎静立,有风也胜似无风的静立着。人们这秋日的风里随影流动着,在如思念一样深邃的秋日天空里流动,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真正雁过无痕了,每一缕阳光见证着这一切的美好!
责任编辑:葛立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12/7810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