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资讯

突出实践特点 推进民生发展

2014年09月15日 09:11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容城县本着“一切从群众出发、一切为了群众”的原则,对活动开展进行详细安排部署,精心谋划,强力推进,并与提高民生工作紧密结合,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更为广大群众带来了福祉。

“细”字当头确保活动环环相扣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容城县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制定活动方案,并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对方案进行反复修改完善,在市委提出“八件惠民实事”基础上,增加了产业转型升级、县城扩容提质、实施惠民工程、开展“公开承诺、践诺”活动等内容。同时,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实际,制定了“1+5”活动方案,对农村、社区、非公企、教育、卫生五个行业提出具体指导意见,进一步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容城特色。

该县及时制定了《活动流程图》和《重点任务分解表》,对活动主要步骤、重点环节、时间节点、目标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并安排25名县级领导和437名科级干部建立基层联系点,指导活动开展。转入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后,该县对重点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安排,特别是对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做好民主生活会准备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各活动单位顺利推进提供了参考,指明了方向。

同时,坚持把督导检查作为推动活动的有力手段,根据教育实践活动各环节的规定任务,及时采取“听、查、问、考”等方式,对各活动单位反复进行“解剖麻雀”式督导,利用两周时间对62个活动单位、986名党员干部进行了闭卷考试。截至7月底,全县共组织集中督导检查500余次,召开调度会25次,责成11个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了限期整改。

“严”字把关确保活动严格规范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县具体做到“三学”,即:领导带头学。由县委主要领导带学,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共组织全体县级领导集中学习16次、专题研讨3次、到北后台烈士陵园接受红色教育1次,并集中观看了《权位误区》、《蜕变与悔悟》等警示教育片。转入第二环节后,又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方式,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是对河北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批示等内容。采取专题学习、交流研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紧紧围绕省委书记周本顺提出的“保定四问”深入开展了大讨论活动。3月份,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示范培训班2期,培训县直、乡镇、农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300余人次。活动中,各单位采取一把手领学带学、书记讲党课等方式,共开展集中学习500多次,组织专题研讨会、辅导会200余场次。全面覆盖学。为确保各乡镇、县直及其下属单位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中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全县共开展送学上门174次,组成52个宣讲团到基层进行宣讲68次。灵活方式学。按照“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求,全县8个乡镇、53个县直活动单位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摘编》、《同呼吸才能心相印》等规定篇目,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集中观看《焦裕禄》、《吴仁宝》、《郭明义》等电教片,深入红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通过书记讲党课、专题学习会、交流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理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增强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平均4天以上,县级领导学习8天以上,撰写学习体会1800余篇,组织学习交流会370多场,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宣讲65场次,全县62个活动单位、986名党员干部通过闭卷考试,成绩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在寻找问题方面严格进行严查摆。该县采取“分类找”、“会议查”、“上级点”相结合的方式,找准突出问题。以查找“四风”突出问题和“四对照”、“六查”要求为重点,组织县、乡、村三个不同层次,农村、社区、机关、企业、学校等不同领域党员干部,依据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主动深查细照,认领问题,使活动开展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5月30日,县委常委班子召开了查找问题专题会议,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服务对象和群众代表进行了“三堂会诊”,帮助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进一步找准问题症结,明确整改措施,并针对中央提出的“四风”方面的37种表现,进行了反向测评。参照县委经验,全县各活动单位紧紧围绕反对“四风”、“保定四问”要求等内容,及时召开不同层面的查找问题专题会议,诚恳接受代表点评,深入查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县共召开查摆问题专题会议72次,提出点评意见348条,提出整改意见、措施470条。县活动办督导组将民主测评、沟通谈话过程中掌握到的领导班子和个人作风方面的问题,通过发放书面反馈意见表的形式,原汁原味、客观公正地向领导班组有关成员进行反馈,目前已反馈问题290多条。

“活”字贯穿

不断创新活动载体

该县在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了以“广泛征诺、会议定诺、公示亮诺、行动践诺、考核评诺”为主要内容的“公开承诺践诺”活动,各级领导班子确定承诺事项4000余件,党员做出一句话承诺6000多条。

以创建农村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了乡镇志愿服务协会、便民服务团队和村级志愿服务分会、志愿服务小组,深入开展了“进村入户送服务、解难题”和“党员义务服务日”活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100多个。谋划实施了“创优转后”工程,全力打造党建示范点,集中治理整顿党建薄弱村,将13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和29个党建薄弱村纳入治理整顿范围,分别由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分包联系,实行项目化管理、挂账督办,目前已完成整顿项目69项,基层党组织的创优面进一步扩大,一些影响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该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讲廉政党课活动”,通过开展“六项教育”(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反腐倡廉形势教育、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教育、道德修养教育、正反典型教育),在党员干部队伍中营造“崇廉尚廉”的浓厚氛围。目前,61个活动单位已全部进行了讲党课活动,3000余名党员干部接受了廉政教育。

 

“干”字为重

做好各项实事

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县各级领导干部按照“深学、细照、笃行、带头”要求,紧紧围绕“两个代办”,不仅按要求做好各项活动,更重要的是认真完成发展、稳定、民生三大任务,坚持将重心下移,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农村,以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解忧难、为群众谋福祉为目标,将活动真正推向深入,让群众看到因教育实践活动而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让园区建设快起来。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按照“大县城、大交通、大园区”的发展战略,全力加快新区建设步伐。按照“健康城、商贸城、休闲城、文化城”的目标定位,着力加快容城·白洋淀旅游商贸区建设。目前,商贸区内阳光国际城、华北家居建材城等10家已签约项目即将竣工投入使用,6条园区内主要道路建设已竣工通车。此外,该县把远期规划与近期发展目标相结合,将园区规划纳入县城总体布局,工业园区总面积由4.9平方公里扩大为12平方公里,一些重点项目相继落户园区。该县将园区建设重点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主导产业为纺织服装业和服装辅料加工区,西区为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物流。同时,借助白洋淀、白沟市场和保津铁路新火车站建设“三大资源”优势,建设旅游商贸区、白洋淀站仓储物流区、金台综合商贸区三大区域建设。

让项目建设火起来。该县把项目建设作为园区发展的核心之举,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促进大调整、引领大产业、实现大发展。重点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培育、第三产业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等方面谋划大项目、好项目,紧紧围绕容城县优势产业和第三产业,以京津农产品供给、服装批发市场对外转移承接、休闲度假等项目为重点,深入实施对接京津战略。该县今年共谋划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44个,总投资97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44.3亿元。不断完善县城内路、水、电、交通、通讯要素,投资4000万元完成了县城主干道路面大修和排水管网建设,投资6000多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相继投入使用,投资900万元实施了景观街改造,使县城形象和品位大幅提升。目前,对于在建项目,该县倒排工期,强力推进,确保项目不断档、建设不停步、投资不降低。

让县城创建靓起来。自2014年3月15日以来,容城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将为民务实工作干扎实,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大干一百天,掀起了城镇面貌环境综合整治高潮。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完成奥威路、罗萨大街、板正南北大街的集中整治工作,建立了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共计清理积存垃圾950吨,安装交通护栏900米,清除墙体“野广告”2600平米,拆除无主、过期、陈旧、破损的户外广告600多处、大型牌匾108块。纠正占道经营行为40余户,督促建房户自行清运占道建筑材料砖90万块、钢筋120吨、沙子80方、水泥500余袋,拆除龙门架6台。如今的容城城区道路畅通、路面整洁,沿路各类门店招贴醒目、广告整齐有序,道路两侧绿树成荫。同时,围绕整体修复生态环境,深入推进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行动,切实加快燃煤锅炉改造步伐,全面开展土小企业整治,着力加大重点污染企业环境监管力度,毫不放松地抓好节能减排,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截至目前,该县共拆除取缔土小企业22家,非法煤炭经营点30余家,淘汰黄标车239辆。

让农村环境净起来。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视为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政治责任和民心工程,要求各乡镇本着“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发展理念,根据所在乡镇的实际情况,按照县里“目标必须一致,方式因地制宜”的指导思路,自行谋划,各显神通。如南张镇北张村实施的“亮化一条样板街,牵出一个标准村”行动,八于乡开展的“党员义务劳动日”活动等,都各具特色,为当地百姓居住环境的改善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县财政部门投入专项补贴资金300余万元,其他部门联动,各村人力、物力鼎力相助。与此同时,新民居建设扎实推进,全县14个省级示范村和联建试点全部开工建设,2000多户村民入住新居。仅7月份一个月时间,就铺设输水管道5000米,安装水表323块,硬化道路26778平方米,清理垃圾杂物26220余方,清理广告条幅2600余处,种植绿化苗木19900株。

让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通过“讲、懂、守”志愿服务和“读中华经典、评身边好人、圆中国梦想”为主题的“身边好人”评选等活动,已有3人入选保定市第四届道德模范,13人荣获“保定好人”荣誉称号;29人入选河北新闻网“网评河北月度雷锋”候选人;2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候选人。这些“身边好人”的大量涌现,聚集了社会正能量,为兴县、强县,建设和谐容城、善美容城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今年以来,全县举办花会进城活动8场,彩色周末活动10场,参与群众达5万余人。全县有各类文体协会和文化演出团体近百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这些协会积极组织会员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容城文体协会燕都书画协会多次组织会员参加“容雄霸”等邻近县市书画交流;容城“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了文化广场演出、庆新春茶花会等各种类型的文体活动。

让群众反映的问题“办”起来。围绕“两个代办”工作,容城县在项目服务全程代办中对全县50个重点项目实行了捆绑责任制,积极探索实行重大项目“一会式”审批制度,推动重点项目尽早落地。在为民服务全程代办过程中,县政务中心与全县8个乡镇签订了《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工作责任制》,全县127个行政村的村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室)全部正常运转。目前,全县“两个代办”工作共为群众代办事项4357件,为12个重点项目提供了无偿代办服务。围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着重改造提升服装传统产业,切实提高服装业研发设计水平和工艺水准,着力打造北方最大的服装研发集散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年内建成占地5000亩以上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此外,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该县制发了《群众反映问题交办卡》,明确了承办单位、承办责任人以及交办时间和办结时间,《交办卡》由县委主要领导作出批示,由承办单位在24小时内将承办人、解决问题主要措施等上报活动办,以此来督促有关问题尽快解决。目前,共制发交办10件。

凭借好风上青云。容城县以好的工作作风凝聚民生民力,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服务于民、取信于民,让群众生活越来越好,让干群关系越来越“热”,容城也会变得越来越和谐宜居!

(容城县委宣传部供稿)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15/7811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