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江西:要做事,不要做官

2014年09月25日 10:19

 

“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同志再度出来工作之时讲的这段话充满感情、意味深长,展现了共产党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境界。

做事与做官,表现出不同的人生境界和追求。受“官本位”、“学而优则仕”等腐朽思想的影响,有的人把做官看得很重,认为官位越高,人生价值就越大。殊不知,那些精于做官之人,在历史上往往没留下什么痕迹,倒是那些专心做事的人,大多浩浩青史留美名,正所谓“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做事在前、做官在后,淡泊名利、专注事业,服务为重、官位为轻,应是共产党人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追求。

革命战争年代,朱德、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虽然已在旧军队里做了大官,但为了革命毅然放弃高官厚禄。和平建设时期,焦裕禄、孔繁森、沈浩、杨善洲等共产党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业绩。他们身上所展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甘为公仆耻为官”的境界,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对如何为官做事作出了示范。

要做事,不要做官,就要勤政敬业。明代政治家吕坤有言:“做官都是苦事,为官原是苦人。官职高一步,责任便大一步,忧勤便增一步。”今天的为官者,虽说工作条件比古代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担子的沉重、工作的艰辛并未减轻。面对日益繁重的工作和人民的期待,必须以忘我的精神、昂扬的激情、求实的作风,挑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担,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要做事,不要做官,就要敢于担当。邓小平同志再度出来工作之后,无论是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障碍,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还是扶持改革开放中的新生事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都表现出非凡的胆略和敢于担当的精神。如今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攻坚期,如何攻克体制机制的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需要有政治勇气、政治智慧和改革魄力,需要有“越是艰险越向前”、披荆斩棘、敢于担当的精神。实践证明,有责任、敢担当,才能攻坚克难、干出一番事业。

 

要做事,不要做官,就要摈弃私欲。时下,一些人以“要求严了”为借口,宣称“干事就难免犯错误,不干事才不会违规”,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心态,“为官不为”、当“太平官”的思想有所抬头。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说到底仍是一种私心杂念,是一种对反“四风”、改作风的消极抵抗情绪,必须彻底纠正。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就得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思想准备,就得坚持服从改革大局的党性原则,就得有勇于接受监督的自觉意识,正确对待利益调整,勇于摈弃私心杂念。只有这样,才能“心底无私天地宽”,实实在在为民干事创业,担当起历史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25/7812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