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河南:深化对“当前以治标为主”的理解
2014年09月25日 10:19
坚持标本兼治,当前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去年以来,中央纪委已展开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和战术动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多数能够深刻领会、迅速响应、及时跟进,但也有部分地方认识不深、理解不透、执行不力,跟不上节拍、踏不住步点。鉴此,有必要进一步加深对“当前以治标为主”的理解。
一种政治决心
当前大案要案频发,小官大贪触目惊心,腐败呈现蔓延势头。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些年来,一些国家因为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影响恶劣、亟待解决。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形成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这是一种“真的强者,不惮于袒露自己的缺陷,敢于直面自身的矛盾,有勇气向自己的问题宣战”的政治胆略,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政治气魄,这是一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政治信念,更是一种斩草除根、除恶务尽,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政治决心!
一项战略抉择
当前,腐败仍处在易发多发期、蔓延扩散期和急性发作期,呈现出许多阶段性特点。原因也非常复杂,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浅表性原因,也有深层次原因;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转型,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政治转型,人治文明向法治文明过渡;社会转型,二元社会向城乡一体过渡;文化转型,传统观念向现代意识转型。一些人怀揣自私、贪婪之念,利用各种漏洞、采取各类手段,拿着人民授予的权力不为“主人”服务,而是一朝权在手,便利令智昏,那种对金钱和名利的追逐,对人民利益的践踏,无所不用其极。试想,大量的公权力掌握在这样的人手里,又得不到有效制约和监督,怎会不腐败?
面对这种情势,必须审时度势,因时制宜,必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要愚公移山,先排山倒海;要综合治本,先猛药治标;要挖苗断根,先放火烧荒。在“不想、不能、不敢”三项机制中,首先是“不敢”。要斩断伸向利益的黑手,卡住吞噬利益的咽喉,截断利益输送的脐带。眼下反腐败斗争的重中之重是先遏制住腐败蔓延的势头,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抉择。
在具体战术上,反腐败斗争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一个行业、一个部门地逐一开展反腐败斗争;二是先削除其枝杈,再动摇其根本。从中央纪委对几个“大老虎”的打法上可以明显感觉出这一鲜明特征;三是着力整治人财物权力集中的重要岗位的腐败问题;四是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的作用,纪委、审计、司法机关等协调配合,媒体、网络、社会公众等积极参与,形成天罗地网,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五是对于吃点、喝点、贪点、挪点、收点、要点的“蝇式”腐败问题绝不放过,积小胜为大胜。
一套保障系统
当前,反腐败以治标为主,最重要的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保障。具体讲,就是落实“两个责任”、“两个为主”和“两个全覆盖”。“两个责任”就是进一步明确党委的主体责任,党委要切实对党风廉政建设负起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纪委履行监督责任;“两个为主”就是查办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考察、提名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两个全覆盖”就是纪检监察机关对党政部门、事业单位派出机构全覆盖,巡视工作全覆盖。
作为反腐败斗争的主力军,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转职能”就是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转到监督执纪问责上来;“转方式”就是按照现代治理体系和现代治理能力的要求,转到依纪依规依法反腐上来;“转作风”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恪守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形成“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作风正、工作实,切实解决“灯下黑”。要按照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要求,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责任编辑:刘婧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25/7814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