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网络贸易区可否破解跨境电商发展瓶颈?
2014年09月22日 09:18
政策推动,跨境电商兴起
据商务部副部长房爱卿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国大陆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5.9万亿元,同比增长29.8%,网络零售总额1.15万亿元,同比增长36.7%。
在网购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情况下,“海淘”市场的崛起给国内各大电商发展一个新机会。如,亚马逊宣布落户上海自贸区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并将在自贸区内建立物流仓储中心,意味着我国消费者将可直接购买亚马逊境外网站的商品;1号店于9月初正式上线“1号海购”项目,成为另一家国内落实跨境电商业务的综合电商……
(图片:杭州市萧山区,申通快递华东分拣中心。)
记者了解到,商务部对跨境电子商务十分重视,2010年即启动重点推介和培育开展对外贸易的电子商务工作,出台“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对外贸易若干意见”。2013年8月有关方面出台《关于支持实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的政策意见》,在通关、检验、税收和收结汇方面提出具体的支持政策,财税、海关、检验等部门相继出台配套的支持措施……
政策支持下,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
贸易主体、物流、制度:制约跨境电商发展
业内人士及专家表示,目前制约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集中在贸易主体、物流配送及相关制度三方面。
首先,贸易主体的拓展存在难度。
(图片:上海自贸区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受益于“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交易”等新型商业业态。)
为跨境电商提供一站式服务的递四方科技集团CEO罗民表示,在中国主体的对外贸易中,跨境B2C占比小,绝大部分是B2B。只有想办法把跨境B2C的贸易切入到贸易的主流,才有更多的机会。主体在品类扩展上是最大的瓶颈,如果哪天可以卖灯饰、家具用品,或者在传统贸易能做的东西都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进行交易,或者一大类的产品可以做跨境B2C的项目,那时才是真正的蓝海世界来到。
其次,跨国物流配送困扰着电商跨国业务发展。
罗民表示,在跨国物流里,如何解决小批量、多品种,甚至单个产品的配送,从经济的角度和用户体验的角度存在矛盾。
对此,商务部信息化司副巡视员聂林海表示,跨境电商的运输效率较低,未来的发展应该是海外直营,在目的国建立仓储,把一半贸易出口到仓储里再配送给消费者。“这样,时间快,成本也低得多,目的国也比较欢迎,能够解决其劳动力就业和税收。”
(图片:杭州传统商业街上的一家鞋店转型为“淘宝鞋店”,尝试打通线上线下的O2O销售模式。)
此外,不同的市场规则有待统一。罗民表示,目前的跨境交易还是区隔市场,不是统一市场,不同市场的关税、操作、物流,甚至通关报关等操作和监管不太一样,从服务、配套和管理机制上要建立相对统一的市场和规则,跨境贸易才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
网络贸易区:发展新渠道?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主席柴跃廷提出网络贸易区的概念。
专家认为,网络贸易区或将成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新渠道。
据柴跃廷介绍,网络贸易区是以跨境电子商务的方式进行的国际贸易,而且依托网络化的管理与服务平台进行管理和服务,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企业和机构之间进行的无固定物理区域的动态贸易区域。
聂林海表示,几个国家之间建立一个网络贸易区从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目前存在很多困难需要解决,最主要的是,现在政府部门的监管要解决互联网思维的问题,通过互联网来监管、来服务。
(图片:“海淘”即海外淘宝,或用国际信用卡在海外网站上支付,通过国际转运公司转回国,或通过海外代购下单,再走国内快递收货。)
首先是通关模式问题,在目前我国的通关模式下,美国的报关单每年只有3万多张,如果把B2C的都加起来,每年要增加1亿的报关量。如果按照目前的监管模式,海关、商检无法承担这么大的工作量。适应小包、小额、高频率和海量为特点的报关模式需要探讨。
其次是税收问题,在我国现行税收办法下,企业在全球的采购70%没有增值税发票,按照增值税发票30%可以退税,可退税的部分对于企业来说比增加的成本可能还少,企业积极性不高。
此外,贸易统计和商业统计困难,B2B是按照传统贸易统计,而B2C大部分没有通过海关报关,没有统计进去,数据不准确。
(图片:“海淘”,已成为年轻网购者的时尚选择。)
聂林海说,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是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进口和出口,每个国家的政策不一样,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后,本国法律很难解决国外的问题。网络贸易区所有参与国家里面要建立一个协调机构,确定共同的政策和法规来解决这个问题。(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22/7818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