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安徽:激发建设美好安徽的强大正能量

2014年09月29日 10: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近代以来,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高举爱国、进步、民主、自由、科学、富强的旗帜,照亮中国的前进道路,凝聚全国的进步力量,以一往无前的精神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推进了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文化厚重的安徽,从不缺少精神的支撑。在当代中国急剧变革的洪流中,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勤劳勇敢的江淮儿女不懈追求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别山精神、大包干精神、王家坝精神、黄山松精神、“安徽好人”现象……一路走来,安徽人民以特有的精神气质,表达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征和实践特色。建设美好安徽,需要秀美的皖山皖水来承载铺展,需要强盛的经济社会来托举奠基,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引领支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软实力”、激发强大“正能量”,既是建设美好安徽的题中之义,也是建设美好安徽的动力之源。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建设,凝聚共建美好安徽的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全社会思想和行动的向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多年来,全省扎实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情省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进一步坚定,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肩负全省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我们迫切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要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深化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不断增强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全省上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意志和决心。深入开展“美好安徽·圆梦中国”主题教育活动,用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引安徽发展,提振安徽精神,集聚安徽力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最大公约数”团结江淮儿女为建设美好安徽而不懈奋斗。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养成,构筑安徽人民的精神高地。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自古以来,始终有一种强大的道德力量牵引着社会文明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省委历来高度重视道德建设,到2013年底,安徽当选全国道德模范四届总数位居全国第二,入列中国好人榜人数连续六年居全国榜首,全国优秀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入选数位居全国前十,城乡文明程度持续提升。道德美,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是美好安徽的深层追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拓展“践行核心价值 打造好人安徽”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以诚信为重点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深化江淮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的引导作用,强化法律法规的约束保障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涵育,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强省建设,文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为全省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全省人民提供了丰厚滋养。核心价值观是文化之“魂”,增强安徽软实力要“形于中”而“发于外”。要始终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首要任务,将其贯穿于文化工作各方面,融入文化强省建设全过程,体现在艺术创作生产引导上,体现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建设上,体现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上,也体现在文化市场监管、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上。要按照“八个强”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坚持正确导向的体制机制,着力完善文化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文化经济政策、文化产品评价体系,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着力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培植文化强省的血脉和灵魂,增强美好安徽的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29/7819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