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聚焦教育
【案例】食堂吃出“癞蛤蟆”,可以“在所难免”吗?
2014年09月23日 14:41
【网络舆情】
【事件介绍】
食堂吃出“癞蛤蟆” 学生:吃出异物是家常便饭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安徽省阜阳市黄冈实验中学有学生在食堂里吃出一只被煮熟了的“癞蛤蟆”,对此,该校校长李锋回应称:学校人多,在所难免。
9月15日,颍东区政府宣传办公室发布通告称,发表不当言论的校长已被免职,另对阜阳市黄冈实验中学处以10万元的行政处罚。
食堂饭菜里吃出异物
近日,百度阜阳十中吧中一篇名为《老师不管我们死活,难道你们愿意就这样默默承受吗!!》的帖子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帖子中指出有阜阳十中高二学生在黄冈实验中学食堂就餐吃到“癞蛤蟆”。
“中招”的学生王某某称,9月5日早上他在学校食堂吃早餐,从稀饭里面捞出一只被煮熟的“癞蛤蟆”。王某某是阜阳十中的学生,8月27日他与该校高二年级16个班的同学被安排到阜阳黄冈实验中学读书。而对于学生们来说,黄冈实验中学的食堂简直就是“噩梦”。
据学生们回忆,从搬到黄冈实验中学读书起,在食堂吃出头发、橡皮筋、虫子等异物可以说是“家常便饭”。
校长表态:我们压力也大
据阜阳黄冈实验中学校长李锋介绍,得知学生反映食堂里吃出“癞蛤蟆”一事,他们已经对此进行了调查。
“学生一开始说是从稀饭里吃到的,后来又说可能是从咸菜里发现的。”李锋表示,“不管这个‘癞蛤蟆’是从哪里来的,我们都很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不过,李锋还称:“我们学校原先只有400多人,现在突然增加到了1000余人,我们的压力也很大。有时候饭菜里进了虫子,也是在所难免。”
据悉,黄冈实验中学原本只有400多人,但因为阜阳十中的综合楼在施工期,所以暂时把高二年级部分班级调到了黄冈实验中学上课。
而对于“食堂吃出‘癞蛤蟆’”一事,阜阳十中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则表示,可能是学生在“恶作剧”。
当地开始调查食品问题
9月12日,颍东区教育局对此事作出通报,称学生反映的情况确有此事,学生发现的“癞蛤蟆”实属在酱菜碟中出现的“拇指大小、已死的青蛙”。该酱菜由宜昌一农业开发公司生产,事发时仍在保质期内,事件发生后,该校食堂立即停止了此种酱菜的食用,并停止采购该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
15日,颍东区政府宣传办公室作出了进一步通报,根据颍东区教育局研究决定,分别给予阜阳市第十中学校长倪士昌、副校长李文涛行政警告和行政记过处分。而经阜阳市黄冈实验中学(民办)董事会研究决定,撤销李锋的校长职务。另外,对阜阳市黄冈实验中学处以10万元行政处罚。颍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学生反映的有关食品,已启动立案调查程序。
舌尖安全容不得“在所难免”
客观条件并不能作为放松食品安全管理的理由。在学校生活的学生越多,学校越应把食品安全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要从采购、分装、烹调等各个环节细致管理,加强监督巡查,确保食品卫生和安全。
学生的饮食安全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理应引起相关各方的高度重视。开学季刚过,要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守住学生舌尖安全的底线。否则,既捅了篓子、砸了“牌子”、丢了“帽子”,也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食堂吃出“癞蛤蟆”伤的不仅是学生的胃
学校食堂吃出“癞蛤蟆”,要多脏有多脏,要多恶心有多恶。以至于,有的学生一想到这种情形,胃中仍然会“翻江倒海”。有的学生宁可吃方便面,也不敢吃学校食堂的饭菜。学校食堂不仅吃出了“癞蛤蟆”,饭菜里出现虫子、头发、皮筋等异物,可以说是“家常便饭”,食堂卫生状况如此恶劣,已经严重伤害到了学生的胃。
对此,阜阳黄冈实验中学校长居然称“有时候饭菜里进了虫子,也是在所难免 ”,其对食堂卫生的轻视,对食品安全的漠视,显然比食堂吃出“癞蛤蟆”更可怕。换言之,也正因为校长如此轻视食堂卫生和安全,学校食堂才会吃出“癞蛤蟆”,饮食卫生状况才会如此恶劣。要知道,学生吃饱很重要,但饮食卫生更重要,因为饮食卫生事关学生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不可否认,学校食堂在社会一直饱受诟病。对于一些学校食堂见利忘义,以次充好,漫天要价,甚至采取强制手段,逼迫学生在食堂就餐,学生和家长虽然心存不满,但还可以忍气吞声。然而,对于一些学校对其食堂的卫生状况及食品安全疏于管理,导致食堂的饭菜极不卫生,甚至出现虫子、头发、皮筋等异物,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学生和家长便难以容忍了。事实上,近年来各地学生食物中毒事件频发,已经对学校食堂敲响了警钟。
可见,学校食堂吃出“癞蛤蟆”,伤害的不仅是学生的胃,还有食品安全,还有学生的身体健康。这显然值得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反思。应做好对学校食堂进行综合治理相关措施的跟进和服务,形成维护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首先,教育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学校食堂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在考核学校工作时,将食堂管理作为重要指标。同时,学校应加强对食堂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建立健全覆盖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如实行校长“陪餐制”,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员等,使学校食堂在严格的监管下运行。
食堂吃出癞蛤蟆人多不是理由
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出,更让这一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校园是群体性场所,食品安全更是重中之重,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学生一个满意交代,也是对学校管理能力的考验。
“学校人多”,食品安全问题就“在所难免”,真不知如果从稀饭里捞出癞蛤蟆的是校长本人,或者这碗稀饭请“校长先吃”,这位李校长是否还会说出同样的话。照李校长的逻辑,我国多达十几亿人口,国家的食品安全工作岂不是更无从谈起了?虽说人多会给食品安全工作增加一定的难度,但这绝不能成为漠视食品安全的理由。越是人多,食品安全工作越不能松懈,因其涉及更多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要对更多的人负责。将自身工作失职归咎于外因,只能是管理无能、推脱责任的表现。
只有牢固树立校园食品安全生命线的意识,始终绷紧校园食品安全监管这根“弦”,将食堂管理作为学校考核的重要指标,加强对食堂工作的管理、指导与监督,建立健全覆盖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确保监督取得实效,才能真正实现校园食品安全。其中,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组织、管理制度、食堂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卫生要求、食品加工重要环节的操作规范等都必不可少。
不从思想上重视食品安全,即便再怎么对食堂整顿,更换供货商,也不能保证以后此类现象不再发生。从虫子,到头发、皮筋,再到“癞蛤蟆”,谁敢想象下一个又会是什么。
学生食堂吃出癞蛤蟆责任不都在学校
毫无疑问,学校学生食堂里吃出癞蛤蟆、虫子、头发、皮筋等异物,足证学校食堂卫生是堪忧的,是不令人放心和可怕的。而更令人可怕的是校长的一句“再所难免”,不但足证该校的食堂卫生差,且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更说明了该校对学生食堂的卫生监管是多么的重视不够和松懈。消息爆出后,立刻引发了舆论的高度关注和对食堂、学校的一片骂声、质疑声。而就学校和食堂的作为以及事后的态度看,被谴责甚至被处理,可谓咎由自取,不算为过。
需要追问的是,学校学生食堂吃出癞蛤蟆,而且还经常有其它异物,仅仅是食堂和学校的责任吗?《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明确,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管理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实行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指导、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查、学校具体实施的工作原则;食堂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有关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严格把好食品的采购关。食堂采购员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应相对固定食品采购的场所,以保证其质量。
也就是说,如果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切实履职,恪尽职守,对该校的食堂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卫生和食品安全培训、教育和监管,或者对该校的从业人员卫生证件和食堂运营等进行有效的督察,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该工作,就不会有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差的人员去采购卫生质量差的酱菜等食材;如果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能够切实担起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对该校的食堂食材采购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督促他们到卫生安全合格的商家采购食材,并检验相关食材合格证,也不会有腌臜的癞蛤蟆等进入校园学生食堂,进而兑入饭菜供应给学生的事情发生。
但遗憾的是,癞蛤蟆、虫子、头发、皮筋等异物多吃或经常出现在学生的饭菜中,毫不留情地揭露了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长期以来落实得是多么的虚无和不力。如此,学校学生食堂吃出癞蛤蟆等异物,与其说是经营者不负责任和学校日常管理不到位,毋宁说是政府监管部门监管不力、纵容的结果。就此意义讲,没有或无有效履行职责的监管者,成了学校学生食堂卫生差不折不扣的“帮凶”。
最新消息,当地有关部门已对该校食堂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已责令学校向当事学生道歉,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做好学生的安抚和稳控工作;教育局已派出工作组进驻该校指导和监督整改工作;发表不当言论校长被免,学校被罚款10万元。但显然,与监管(主管)部门的失职失责等相比,这还远远不够。
面对学校学生食堂吃出癞蛤蟆等不卫生的异物问题,我们除了谴责经营者、学校,呼吁改进学校相关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处罚相关人员的同时,有关方面更需多思、深问的是,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督在哪里,对于他们的集体不作为、慢作为,又该负怎样的失职失察之责?
【启示与思考】
学生的健康发展需要安全、营养的食品来作保证,这关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学校有义务保障学生的用餐安全,如果连食堂都不能让学生放心用餐,那学生的饮食安全又从何谈起?毋庸置疑,食堂发生这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饮食安全。虽说学生的人数增多,给食堂工作增加了压力,但这方面的压力并不能成为饭菜频现异物的原因。在所难免,指由于某种限制而难于避免,但是保障食堂的饮食卫生应该不是什么在所难免的事情。
笔者认为,要想真正保证学生的用餐安全,为学生提供一个放心的生活环境,还需要学校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其一,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安全的意识,切实树立“学生健康安全第一”的思想。从根本上提升食堂工作人员的素质,强化责任意识,把学生的食品健康问题当作重中之重,为学校、为学生提供绿色、有机、营养、健康的安全食品。其二,工商、卫生等部门要对校园进行定期的卫生监查,后勤部门应严把食品原料的采购、存储和加工关,认真审核和学校合作的食品供应商,以保证食堂使用安全卫生的食品。其三,可设立由学生家长、校外人士、学校老师组成的卫生检查小组,定期对学校食堂进行检查,若发现不合格的食品,可及时向学校和相关部门反映。
总之,学生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必须引起学校足够的重视,无论出现什么状况,都不应该用“在所难免”来一语带过,对学生和公众来说,原因是次要的,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才是当务之急。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23/7821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