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贵州:运用开放创新理念谋划工业强省
2014年09月30日 14:06
省委书记赵克志在省委中心组学习读书会上指出:“我们发展的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要抓住开放创新机遇,搭上第三次工业革命这班快车,大力推动‘农转工、内转外、低转高’,努力实现产业发展与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工业强省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必须坚持不懈实施的主战略,运用开放创新理念谋划工业强省,通过产业发展增强创新动力,通过开放引进带动技术创新,通过产业升级推动技术创新,努力实现产业发展与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推进产业做大做强。
第一,运用开放创新理念谋划工业强省,必须把开放引进作为根本途径。我省是典型的内陆山区省份,开放带来的活力在某种意义上比改革带来的活力还要大。省委中心组学习读书会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引进就是创新的理念,把开放引进作为工业强省的根本途径,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改善开放环境,加大开放力度,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努力实现借力发展。
一是必须把引进企业作为开放引进的重要抓手。省委书记赵克志指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引进了企业,引进了载体,引进了平台,就引进了创新”。我省引进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后,带动深圳腾讯、阿里巴巴等多家企业入驻我省,带来了大数据研发方面的科技成果。今后仍须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围绕贵州特色优势产业,引进一批优强企业和引领性项目,引进主导技术、关键技术、基础技术和成套技术设备,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改进、集成和提升,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二是必须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对外开放的主体,产品是市场竞争的主角。目前,贵州外贸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瓮福、水钢、开磷、中烟贵州公司等少数几家大型国有企业,只要一家出现大的波动,都会给全省外贸增长带来明显影响。今后必须做大做强外经外贸企业,特别要以推动本土企业国际化和促进外资企业本土化为着力点,加快培育一大批国际化企业,提高跨国经营指数。同时,要以茅台酒、老干妈等35个中国驰名的自主品牌为重点对象,实施一企一策、分类扶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产权、竞争力强的出口名牌群体,以优质产品扩大海外市场份额。三是必须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我省虽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但具有近海、近边、近江的优势。可以通过贵安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双龙临空经济区和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等开放平台,着力打造全国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今后必须用好国家将我省纳入珠江——西江经济带和贵广高铁即将通车的机遇,进一步加强与珠三角区域各方在产业、交通、能源、旅游、农业、生态等方面的合作。充分发挥生态和资源优势,加强以连接长江流域城市群和港口通道为重点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承接好产业转移。推动与成渝经济区在交通、产业、金融、旅游、商贸等领域合作。用好中央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对接,为全省向西开放打开一扇大门。
第二,运用开放创新理念谋划工业强省,必须始终把产业发展壮大作为重要基础。产业基础弱、城镇化水平低、民生问题多是突出矛盾,发展产业对于走好新型城镇化道路,解决就业扶贫等民生问题至关重要。省委中心组学习读书会提出,必须运用开放创新的理念来谋划工业强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中打造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新医药和健康养生产业、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遵循山地经济规律的现代高效农业、新型建筑业和建材业五大产业。
一是围绕以大数据产业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推进开放创新。我省以信息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为开放载体,创新发展软件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了电子信息产业的跨越发展。2013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668.7亿元,同比增长48.3%。今后仍须把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作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科学规划大数据产业布局,建基地、引人才、聚企业、促创新。到2015年,将全省信息产业产值提高到3100亿元左右,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6.4%。二是围绕新医药和健康养生产业推进开放创新。我省坚持科技兴药、创新发展,新医药和健康养生产业不断壮大。2013年,我省医药工业总产值近3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7%。今后仍须加强创新药、专利药研发,改造提升传统制药产业,引进龙头企业、高端人才和重大项目,做大产业增量,到2017年,将全省新医药产业总产值提高到800亿元。三是围绕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推进开放创新。我省做新文化旅游营销方式,推动文化旅游转型升级,2013年,全省旅游总收入2370亿元、接待游客2.67亿人次。今后仍须引进文化旅游投资,创新发展可持续、高技术含量、高收益的新型文化旅游。四是围绕现代高效农业推进开放创新。我省把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成为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13年,全省113个农业园区创建点建设规模100多万亩,目前建成项目89个,产值9.37亿元。今后仍须将对外开放作为发展山地现代高效农业的关键一招,引进更多龙头企业、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促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到2015年,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到300个,省级重点园区发展到100个。五是围绕新型建筑业和建材产业推进开放创新。我省新型建筑业和建材业已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助农增收的富民产业。2013年,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今后仍须加大建筑业和建材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增强建筑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到2017年底,将建筑业总产值提高到2600亿元以上,增加值提高到1100亿元以上,占全省生产总值的8%以上。
第三,运用开放创新理念谋划工业强省,必须锲而不舍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我省资源利用率较低、经济效益不高,产业增长还较为粗放,影响了全省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持续推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选择和当务之急。省委中心组学习读书会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锲而不舍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
一是通过产业发展增强创新能力。必须牢牢抓住现代煤化工等关键技术和重点项目,一个一个地规划发展上下游产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我省煤矿资源丰富,但是利用率低,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跳出能矿产业抓工业,不是说不发展能矿产业,而是要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今后应以煤化工、磷化工、铝工业和冶金工业为重点,按照煤电化、煤电铝、煤电磷、煤电冶一体化发展思路,推进煤电联营、电冶联营,大力发展优势原材料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建成全国重要的铝工业、磷化工、铁合金生产基地和南方重要的煤化工生产基地。积极改造提升传统煤化工,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提高醇醚、醋酸、烯烃等新型煤化工产品比重,积极构建结构相对优化、品种比较齐全、产业链较长、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型煤化工产业体系。二是通过产业升级推动科技创新。大力推进技术改造、研发设计和商业模式创新,努力使茶、白酒、两烟、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焕发新的生机。茶产业是保护自然环境、守住生态底线的绿色产业,也是促进农产品加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基础产业。贵州茶叶已成为一张亮丽名片,全省已注册茶叶加工企业1337家,茶叶面积居全国第1位,茶叶产量居全国第4位。以开放创新理念发展茶产业应创新和引进茶叶高产栽培、深加工、清洁生产以及机械研发等技术,创新营销方式,培育打造核心品牌,形成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业集群,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三是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技术创新。今后应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步伐,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传统产业朝着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方向发展,努力使全省工业经济走上开放带动、创新驱动的轨道。
责任编辑:刘婧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30/7822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