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资讯
精彩难忘青奥会 教育实践大课堂
2014年09月25日 09:52
大扫除,小青柠;建城市,惠民生……青奥会虽然过去了快一个月,但全民参与、齐心协力办青奥的点滴,依然烙在人们的脑海里,成为这座古城永远的自豪和记忆。
日前,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简报》刊发《南京市在筹办青奥会中践行群众路线》,文中介绍:南京市将筹办第二届青奥会作为检验干部作风、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课堂,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出的工作热情和良好作风,转化为参与青奥、服务青奥、奉献青奥的实际行动,为青奥会“办得精彩办出中国特色”提供组织保证。
50万党员大扫除 城市旧貌换新颜
对比青奥前后的南京,市民最大的感受是:旧貌换新颜。
环境问题是群众关注度最高、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南京市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大干100天、环境大扫除”。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社区农村、背街小巷,实地查找问题,与群众面对面商讨解决办法。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身体力行,带头走街串巷听取市民意见,300多名区级班子领导干部一有时间就深入街头,发现问题用手机拍下反馈给街道,并跟踪督促整改。市级机关部门对涉及自身的问题主动认领、无条件率先整改,做到凡是市级机关和市属企事业单位搭建的违建一律拆除,凡是市级机关和市属企事业单位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带头整治。
活动开展以来,南京共有2.38万个基层党组织、50多万名党员分片沉入街道、社区,分头认领责任区、责任岗,共清理大小河道270多条、治理背街小巷2400多条,规划停车泊位7.5万多个,拆除私搭乱建10万多平方米。
人人争当东道主 个个都是志愿者
青奥的南京成了“全民总动员”,从赛会保障到城市运转,每一根发条都被拧得紧紧的,古城市民在这场青春盛会面前焕发出无与伦比的热情,激发出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各级党组织更是“冲锋在前”,成为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的战斗堡垒,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一个岗位就是一扇窗口”。服务行业党员开展岗位行动,在城市交通、医疗保障、电力保供、通讯服务中,以周密细致的服务确保万无一失。
机关党员作承诺、亮身份,走进社区、农村、企业、校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宣传群众路线。
离退休党员也纷纷行动起来。环卫工、送奶工、停车收费员、教师、司机、社区居民踊跃加入进来。据统计,南京有102万名群众加入志愿者队伍,街头的“红袖标”“小青柠”随处可见,“人人争当东道主、个个都是志愿者”成为南京青奥的一个鲜明特色。
城市品质大提升 87%居民很“自豪”
办赛事、建城市、惠民生——筹办青奥伴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件件民生难事得以解决,一个个惠民举措接连出台,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
玄武区针对“看病难”问题,推动大医院与社区医院“院社合作”、资源共享,家庭医生社区签约服务,到年末实现重点人群签约率达80%。
鼓楼区每年投入2亿-3亿元,以118个社区为单位实行“微幸福”工程,对群众门前积水、路灯不亮等“微诉求”逐一整改。
建邺区聚焦幼儿“入园难”,通过新建园区、政府购买服务,全区85%以上适龄幼儿在省市优质园入园,70%可以进入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就读。
借助青奥舞台,23公里明城墙开放,58公里的滨江风光带贯通。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取得突破性进展,地铁10号线、机场线、宁天城际一期投入运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2航站楼投入使用。公共交通全面提速,新增了1400多辆出租车、5000辆公交车,绝大部分都是新能源车,实施公交换乘优惠措施。重要道路沿线绿化亮化美化,铁腕治理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施工扬尘,城区16条河道黑臭现象持续整治。
近日进行的“青奥会举办前市民幸福感”调查显示,87%受访者对南京举办青奥会感到自豪,5成以上认为乘筹办青奥会东风、教育实践活动助力,居民环境明显改善,幸福感有较大提升。
责任编辑:王梓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25/7823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