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节日专题 2014年度 国庆 说说国庆节

时代呼唤公正 法治亟待落实——写在国庆65周年建设法治中国前夜

2014年09月30日 14:16

 

事物总有两面。建国65周年后的今天,在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不能小视相伴而来的贪污腐败、司法不公等社会矛盾。这些矛盾与日益多元的社会思潮一并,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与智慧。

1

时代呼唤公正,民意不可违逆。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几千年封建社会王朝更迭,不断上演顺民心者得天下的历史定律。昏庸的晚清政府,改良或是妥协,都没能改变被辛亥革命推翻的宿命;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介石政权,违逆民众共御外侮的意愿,最终在民族统一战线的声浪中被取代;历经大跃进、公社化运动和文革动荡的国人,没有放弃曲折中探寻前行方向的脚步,一句“小平您好”喊出了亿万民众的心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驶入了革新自我、接轨世界、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静观现实,飞速发展的经济在满足了人民物质生活后,并没能更多增加民众的幸福感。原因何在?收入差距拉大、违法乱纪横生,公平正义被迫蛰伏在阴暗的角落。拜金主义、权钱交易、徇私枉法,在违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同时,也颠覆了公正与法治的核心价值观。人们需要金钱和富有,但人们更需要法治环境下的安全保障、公平正义!当无所不在的“潜规则”肆意破坏法治、践踏公正的时候,民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从何而来?就像高速公路上,制定和掌握规则的人,任意变道或超车,随意罚款或堵路,试问谁又能感觉到安全和幸福?

“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彻底摆脱贫困落后状况的巨大愿望,推动了改革开放的现代化步伐。三十多年来,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呼应了民众脱贫致富的期盼。然而拜金主义异化的人际关系、唯权至上恶化的政治生态,使民众对公正与法治的诉求愈益强烈。权钱当道、掮客丛生,严重破坏着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有法不依、违法不究,严重损毁着社会主义法治的公信力。集体上访不断、抗议示威不减,民众对公正与法治的呼唤虽显略欠理性,却让人感受了万分迫切的心境!斯密在《国富论》中说,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但要谨记他的前提:不违反公正的法律!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难题是破冰扬帆的起点。勇士面前无险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法治中国建设,为我们找准了追梦远航的新风向,定位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坐标,牵住了破解难关的牛鼻子。

 

法制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力,法治中国建设攻坚在落实。

“法立,有犯而必施。”法治中国建设必须通过制度设计,杜绝公权力的滥用。当下,一些地方暴力执法、选择性执法、不公正执法、甚至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突出。法律俨然成了执法者违法的天堂,平民阶层的鸡肋。这是导致群众信访不信法的直接原因。“拦驾告御状”成了新时期不正常的常态,公众把期盼寄托在新时期的“包青天”。然而,当信访量成为考核政绩的一把标尺之后,非法截访、花钱拦访等愈加诡异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形成。顺着这样的思路倒回去,不难发现,恶性循环的关键在于执政者、执法者违背司法公正原则,对公权力的滥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实行司法人员的职业保障和分类管理等改革方向和措施,这就有利于从制度设计上保障公正司法。

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法治中国建设必须依法治党,剔除害群之马。党员干部不能带头守法,甚至执法犯法,那么你喊一万遍依法治国,群众也不会相信你。从这个角度来说,要达到“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的状况,依法治党是关键。习近平同志曾开宗明义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八项规定的严格落实,治贪反腐的强力推进,都让人们感受到了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全国八千多万党员干部,人人遵规守法,必将带动和影响周围的家人、朋友、同事法治观念的提升。即便是最简单的人际关系,也能把这种正向影响的范围扩展到全国。反之亦然。基于此,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坚决惩治腐败现象,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就成了当务之急。

“真正的法治必生于民心。”法治中国建设必须破除官本位思想,坚定民众对法治的真诚信仰。脱胎于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新中国,未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社会人治的官本位思想。五四运动以后,虽然民主与科学的观念成为中国知识阶层的基本价值观。但对广大民众来讲,这样的思想启蒙进程非常缓慢。封建等级观念、宗法、宗族、帮派思想、官本位思想依然严重,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双向渗透关系依然十分突出。建设法治中国,难点在基层,亮点也必将在基层。用法治思维启蒙民众,扎根一线的党员干部大有可为!法治必须要走群众路线,通过案例实证、座谈交流、模范实践等多种方式,破除民众头脑中的人治、人情、宗派、唯权的思想,使法治思维深入人心、沁入骨髓,这是法治中国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法治的生命力在于民众真诚的信仰。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说过,公正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那么同样,法治的信仰也必须渗透到民众每一员!

罗兰说每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的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有了这两盏灯光,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就让我们点亮公正和法治之灯,用公平驱散民众心头的尘霾,让正义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930/7828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