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世界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奥鲁罗狂欢节

2014年10月23日 15:26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狂欢节。这个节日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木神节、酒神节都可以说是其前身。有些地区还把它称之为谢肉节和忏悔节。该节日曾与复活节有密切关系。狂欢节(Carnival)通常是基督教四旬斋前饮宴和狂欢的节日,原由主节一直延长到四旬节前一天,如今通常只限四旬节前几天。盛行于欧美地区。许多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狂欢节节日,化妆舞会、彩车游行、假面具和宴会是狂欢节的几大特色,它起源于非基督徒的节日庆典,如希腊酒神节、古罗马农神节和牧神节以及凯尔特人的宗教仪式等。

每年在玻利维亚城市奥鲁罗举办的奥鲁罗狂欢节是玻利维亚民间盛大的庆祝活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安第斯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奥鲁罗狂欢节是玻利维亚民间盛大的庆祝活动

奥鲁罗狂欢节是玻利维亚民间盛大的庆祝活动

一.地区和历史文化简介

玻利维亚是南美洲的一个内陆国家,为南美洲国家联盟的成员国。邻国有巴西、秘鲁、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五国。属温带气候。公元13世纪为印加帝国的一部分。玻利维亚东北部为平原;中部为安地斯山东坡山麓带;西部为安地斯山和玻利维亚高原 ,海拔约4000米,为一广玻利维亚大的山间荒漠高原。安地斯山西段南北纵列,多火山。最高峰伊宜马尼峰,海拔6462米。玻利维亚属于地势西高东低的国家。西部高地位于安地斯山脉,东部低地包含亚马逊森林。最低处的地点位于奥鲁罗省。

玻利维亚于15世纪末被西班牙征服,隶属于西班牙拉普拉塔总督区。19世纪间的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时称“上秘鲁”的玻利维亚被来自委内瑞拉加拉加斯的民族英雄---玻利瓦尔解救而独立,便以玻利瓦尔之名定国名为玻利维亚以资纪念。独立后的玻利维亚经常和周边国家发生战争,因而失去了很多土地,有现今智利北部的安第斯山脉和沿海地区,巴西南部,和巴拉圭北部。特别是在1879年到1883年的硝石战争,玻利维亚丧失其唯一滨海省份,包括重要港口安托法加斯塔,玻国自此成为内陆国家。

在为期一周的狂欢期间,人们身着艳丽的服装

在为期一周的狂欢期间,人们身着艳丽的服装

 

二. 历史起源 

奥鲁罗位于玻利维亚西部山区,海拔3700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前,这里曾是一个举行宗教仪式的重要地点。1606年,西班牙人重建奥鲁罗,它依旧是乌鲁人的一块圣土,有些乌鲁人长途跋涉,来此参加典礼,每逢“伊托”大节,更是如此。到了17世纪,西班牙人加以禁止,但它在基督教礼拜仪式的遮掩下照样持续不断。乌鲁人把安第斯神祗藏在基督教圣徒的画像底下,于是安第斯诸神变成了基督圣徒。 “伊托”节披上了基督教仪式的外衣,每年借用2月2日圣烛节的这一天开展庆祝活动。传统的舞蹈“拉马拉马”或“迪亚布拉达”变成奥鲁罗狂欢节的主要舞蹈。对于当地的尤鲁土著居民而言,身着安第斯文化的特色服饰载歌载舞的奥鲁罗狂欢节其实就是传统的纪念La Pachamama的依托节。现在,该节每年在四旬斋前举行一次,持续10天。它是民间艺术的荟萃,包括面具、纺织品和刺绣等工艺。狂欢节的主要活动是“安特拉达”大游行,融合了基督教元素和从中世纪而来的神秘剧元素。舞蹈队伍绵延四公里长,不间断地表演20个小时。游行队伍共有28000多位舞蹈者和10000多位乐手。 

在街上大跳鬼神舞,以特殊的方式狂欢着

在街上大跳鬼神舞,以特殊的方式狂欢着

三.内容和形式

玻利维亚奥鲁罗狂欢节是南美大陆最具特色的狂欢节之一,在为期一周的狂欢期间,人们身着艳丽的服装,在街上大跳鬼神舞,以特殊的方式狂欢着,它不仅仅是正义战胜邪恶的表现,还将宗教与传统、基督教的文化融为一体。 

鬼神舞服装的设计和制作别具特色,已经发展成为奥鲁罗的一大艺术形式。这里有很多鬼神舞俱乐部,每个俱乐部的成员在40―300人左右,由于表演用的服装动辄每件几百美元,所以各俱乐部都要靠企业家出资赞助。人们在狂欢节到来之前几个月就开始排练鬼神舞了。2007年的狂欢节玻利维亚总统和副总统都有在狂欢节上翩翩起舞。狂欢节有着浓郁的社会文化特点,独特的音乐、舞蹈和特色工艺品,特别是一支大型的游行队伍,以20000名舞蹈家和10000个音乐家的规模,在4平方千米的地方连续表演20个小时。每年的狂欢节都会吸引着40多万人前来观看。

每年的狂欢节都会吸引着40多万人前来观看

每年的狂欢节都会吸引着40多万人前来观看

四.发展现状 

现在玻利维亚的奥鲁罗狂欢节受到的威胁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都市化的发展使得淳朴乡村的感觉有些变味;传统农业的衰败使乡村的发展受到挑战;而森林的无度砍伐和外来移民的涌入,则破坏了遗产原有的生存环境;年轻人对遗产的不满足又使得新老之间的代沟更深;另外,对遗产的商业方面的不适当开发,也在客观上对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保存产生了威胁。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的有针对性保护计划,要求首先要采取保护传统与大众文化方面的国家的法律措施和对遗产进行知识产权的编码登记。要尽快建立起狂欢节博物馆,收集狂欢节所用的面具、服饰等物品。博物馆的这样的一种展示,既可以对遗产进行很好的保护,又可以为有类似遗产的城市提供一个示范作用。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023/7828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