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贵州:切实增强政治定力

2014年10月09日 09:4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告诫全党,要切实增强政治定力,检验一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主要看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所谓政治定力,就是在思想上政治上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困惑,坚持正确立场、保持正确方向的能力,也是党员干部具有高度政治敏锐性和极强政治鉴别力的具体体现。

政治定力的强弱是一名党员干部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定心定行之力、是立身履职之基。认真思考一下,就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政治定力对一个人特别是党员和领导干部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人生意义。面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长期而复杂的新形势,为什么有的党员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在“四个考验”“四种危险”面前打了败仗、锒铛入狱,成了人民的罪人?细究起来,就是因为他们信仰迷茫、名利至上,精神空虚、享乐至上,迷失在利益前,醉倒在酒色中。说到底,还是政治定力不强造成的结果。

那么,坚强的“政治定力”从哪里来,如何切实增强之?

从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中来。信仰是党的精神旗帜,是国家、民族实现奋斗目标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我们的信仰、信念是什么?就是要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通过学习党史、军史,进一步打牢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思想根基,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政治观点。坚持读经典、学哲学、悟原著,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始终坚持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补足精神之钙,铸强意志之骨,自觉在平时听招呼、战时听指挥、关键时刻不含糊中体现坚强的政治定力,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

从牢固的宗旨意识和党性修养中来。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宗旨的本质要求。坚持党性原则,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和利益观,在深入基层一线中,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真正了解基层官兵的所思、所盼、所急、所忧、所恨、所爱;在同基层官兵严格实行“五同”中,孕育深厚的基层感情,始终带着感情为基层解难题、办实事;在放下官架子、拜基层为师、问计于官兵中,使自己所谋所断科学正确。不断强化政治意识、纪律意识和号令意识,始终做到头脑特别清醒、态度特别鲜明、行动特别坚决,永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当好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从强烈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意识中来。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直面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和废寝忘食、夙兴夜寐的工作劲头,为实现强军目标敢于担当尽责,敢于迎难而上。特别是在破解事关部队建设发展的棘手问题和突出矛盾上,一定要有“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不为人情所扰,不为困难所惧,不为名利所惑,敢于较真碰硬,敢于担当责任,不解决问题不撒手、成效不巩固不罢休,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牢记神圣使命,坚决破除和平积习,砥砺挚爱忠诚之心、坚定强军兴军的政治追求,常思居危紧备之责、保持枕戈待旦的战斗警觉,凝聚亮剑血性之气、锻铸无往不胜的打赢气魄。

从严格的自省自律和精神追求中来。坚持把廉洁自律作为高洁美德来追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增强和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坚持把涵养心态作为一种人生追求,把个人名利、荣誉、进退置之度外,用平和、淡泊、知足和敬畏心态对待“名、利、位、权”,鞠躬尽瘁做人、做官、做事,用宽容、珍惜、感恩和进取心态对事业、对同事、对自己。坚持把老实人做到底,做到思想务实、生活朴实、作风扎实,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勤勤恳恳工作、努力进取创造、任劳任怨奉献。古人云:读书即是立德。坚持把读书学习作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作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感悟人生、提升境界,在学习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在读书学习中把握规律、探求真理,使自己变得更加充实、更加睿智。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009/7831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