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时政聚焦
【案例】27岁副市长,应该如何看待?
2014年10月11日 10:35
【社会热点】
【事件介绍】
27岁清华毕业生被任命为福建龙海市副市长
龙海市政府网站公布了新一批市政府领导成员名单。李施军为龙海市副市长。李施军是江苏南通人,1987年生,今年27岁,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博士研究生毕业,200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4年8月参加工作。据了解,李施军是按照福建省“引进生政策”聘用到龙海市工作的,目前分管科技领域,聘期两年。
所谓引进生政策,是福建省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三所院校,选拔引进一批优秀毕业生来闽工作的政策。引进生以聘任制公务员方式选拔引进,博士挂任科技副县(市、区)长或开发区、市直单位科技副职;硕士挂任科技副乡镇长(街道办科技副主任)或开发区、市直单位部门、县直单位科技副职。
27岁副市长,如何让百姓信服?
近期,福建龙海市政府官网上公布的新一批领导名单再次掀起了人们对年轻官员任职的质疑。
年仅27岁,8月份入职,9月份竟然任职副市长。即便是名校毕业拥有博士的高学历,也依旧无法消除网名以及各界媒体的质疑。
年轻官员入职已然不是个案,对此现象的质疑也由最初的宣泄不满逐渐趋于理性讨论。年轻原本无罪,年轻也不足以成为否定一个人能力、才华的原因。在前不久,28岁的博士生王文晖就被任命为晋江市副市长。
然而,这位被任命副市长的李施军与之前的年轻干部又有所不同。他是清华大学毕业的生物博士,是按照福建省“引进生政策”聘用到龙海市,目前分管科技领域,聘期为两年。按照引进政策,引进生以聘任制公务员方式选拔引进,博士挂任科技副县(市、区)长或开发区、市直单位科技副职。
这样看,表面确实是合情合理的任职,但实际却存在着重大的问题。
依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各级政府应由代表民意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或由其常设机关人大常委会任免。如果按照法律的规定,李施军做副市长是由当地人大常委会任命的。而所有问题就在于,当地人大常委会在任命前是否进行了考察?任命的过程和理由是否向民众进行了说明?
既然公民对此有疑问,当地人大常委会就理应出来进行说明。然而,至今我们没看到当地人大常委会对此做出的任何解释。
清华的名气自然不小,然而,仅靠这清华的一纸文凭并不足以令民众信服。这位新晋的副市长此后的工作,恐怕也并不容易展开。当地政府也可能在一定程度失去了人民的信任。
消除质疑、获取信任,让阳光照进权利这扇门,让每个公民真正意义上拥有知情权,这是每个政府应该努力做到的事情。
希望27岁副市长不是花架子
聘期仅两年科技副市长,很难真正发挥实际作用。因为,一开始人生地不熟,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规划,结合实际提出一些需要改进的措施,也需要一些时间。所以,开展正式工作需要一些时日和过程。最起码也得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让这个科技副市长拿出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案来。然而,聘期只有两年,剩下的一年即便是快马加鞭,再加上大跃进,也很难干出什么突出的政绩来。因此,这样的引进人才方式,未免有些让人质疑的地方;因此,这样的引进人才只能说是一种华而不实的门面子政绩,毫无实际意义和创新价值可言。
如果说是真心实意地引进人才和重用人才,起码双方的合作聘期应当在5年左右,才能让对方真正干出一番事业来。否则,只能被看作是堆放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实习的机会和平台,并不能说我们福建真正找到了自己所需的人才。什么叫人才,什么叫科技人才?干不出一番成绩和政绩来,能称之为科技副市长吗?说实话,科技副市长的头衔好给,下一个任命文就行了。
然而,科技副市长除了懂得科学技术之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这对于一个刚出门的博士研究生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而容易的事。但是,一纸任命文下来,年仅27岁的李施军就马上变成了龙海市的科技副市长。如果单单依靠清华大学的知名度就能解决许多工作中的复杂问题和困难,那就太神奇了,那简直是孙悟空会72变。然而,书本知识和理论概念与实际工作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简单滴用高学历来画等号的。
当然,如果龙海市委和市政府能在各方面的工作中给予积极的帮助与大力支持,再加上李施军背靠清华大学那棵生命大树,以及李施军在校学习中博士生导师的全力援助,干出一些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来也是完全可以的。但是,急性吃不了热豆腐。其实,科技副市长的工作担子很重,并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工作岗位。科技副市长既需要具有一定领域内的领先专业技术和科学研究水平,有需要具有科技产品的市场化推广和运用能力。因此,科技副市长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全能冠军”复合型人才;因此,科技副市长绝不是一个书呆子;因此,科技副市长需要具有站得高看得远的雄才伟略;因此,科技副市长需要站在与时俱进的前沿高地审视与当地实际情况如何结合在一起的创新改革精神;因此,科技副市长需要拥有想市委和市政府建言献策的诸葛亮“军师”才能。
所以,选聘一个具有发展眼光和专业科技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是造福子孙后代的重要工作;所以,选拔优秀人才不能过于急功近利,必须具有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古人云:“欲速则不达。”因此,选聘优秀人才,决不能用短期行为来装饰门面;因此,选拔拔尖人才紧靠给予适当的官位和职务是不行的,必须由使用人才的真心诚意,要让人才既看到我们需要人才的渴盼与希望,有要让人才看到我们持之以恒的自信与勇气;因此,选拔科技副市长不仅要将其扶上马,而且更应该无微不至时刻关心与呵护。只有扶上马再送一程,才能科技副市长产生出留下来不走了的思想动机;因此,选聘科技副市长要站得高看得远,不能滋生利用对方的急功近利思想,必须以心换心地把对方当作是我们的亲人。
只有用感情投入,才能使科技副市长与当地广大干部和百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想尽一切办法把当地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需要的生产力,才能使科学技术创造出客观的经济效益来,才能依靠科学技术使当地尽快地脱贫致富,造福于广大百姓的幸福生活。
27岁当副市长,不必大惊小怪
看这则新闻,最夺人眼球的莫过于这位副市长的年龄了,每当竞选的副市长年龄小时,就会引起人们的轩然大波,年龄小当市长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
如此年纪轻轻就坐上了副市长的职位,又引来了许多人的吐槽,有的人说他背景很雄厚,有可能是官二代,但是也有人说是凭真正的本事走上了副市长的位置。
长时间以来,人们就存在着一种观念,认为重要位置的官员都应该由一些年龄稍大,资历很老的人来担当,只有这样才能挑起工作的重担,而对于年轻很小,而官位又很大的官员都是心理抱有一种不信任的态度。
为了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也为了打破干部使用中论资排辈等保守意识,我们党明确提出了干部队伍年轻化的要求。当前的政策导向是,对于一些成熟较早、工作实绩特别突出的年轻干部,应敢于大胆破格使用,不能畏首畏尾。
干部年轻化作为中央用人的一项重要原则,近年来在各地得到大力推行,应当说,这对于培育后备干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都有积极作用。够资格当官不一定非得够年龄。只要是有能力、有文化、有思想、有抱负,年轻应该是一种优势,而非劣势。
干部年轻化,这有助于打破论资排辈的痼疾,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氛围,有利于人才的良性流动和健康成长,所以对于这位27岁的副市长,不必大惊小怪。
27岁副市长用用在议论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提出,我们选干部,要注意德才兼备。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在这个前提下,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要把对于这种干部的提拔使用制度化。然而, 近日,年仅27岁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博士研究生李施军被提拔为龙海市副市长事件引发网友热议。笔者觉得,何其在这儿议论纷纷,不如看看27岁副市长在这个岗位上是如何开展工作的,用用后在议论也不晚。俗话说,实践才是检查真理的唯一标准。
众所周知,随着公开选拔年轻领导干部力度的加大,因为被组织信任与重视,越来越多的80后年轻干部如雨后春笋,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最年轻”记录被一再刷新,这说明了我们在领导干部任用选拔上的创新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年少为官,在古今中外都算不得新鲜事。这样对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绝对是有好处的。显然,作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龙海市正处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今后产业发展更需高端科技产业引领,将清华大学博士引进过来分管科技领域,既能发挥其独特的专业背景,助推当地科技发展,又能不断完善龙海市班子结构,扩展工作视野。如此,选拔27岁博士任副市长就连遭网友热议确实不公。
其实,在此次任免程序上是经得起考验的。龙海市的27岁博士副市长属于福建省“引进生”政策引进过来高端人才,在政策上是符合规定的。同时,其身份属于聘用制公务员,在法律上也是符合规定的。因此,其任命的依据完全符合相关规定,经得起推敲。
笔者认为,作为领导干部,年龄和经验积累固然有关,但又不是绝对相关。在一些部门中,引进人才时候也不必唯年龄是举。有才不在年高,只要具备了相应的能力,就可以予以任用,在原则性的框架内,适度增加任用人才的灵活性,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公务员队伍当中来,让公务员队伍能够不断能有活水注入,国家发展也就具备了宝贵的人才基础。这样一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可指日可待。
【启示与思考】
又见27岁副市长(副县长)。在逢年轻干部提拔网络不围观和拍砖的状况下,龙海市近日公布了一批新一批市政府领导成员名单,清华大学27岁博士研究生被任命为该市副市长。当然,不出意外:滑天下之大稽、有关系、有社会背景、不太正常等等质疑连续不断,不一而足。
对于网友一棍子将“龙海市27岁博士任副市长”打死的观念,笔者不敢苟同。俗话说,“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27岁博士任副市长并无不妥。因为,作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龙海市正处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今后产业发展更需高端科技产业引领,将清华大学博士引进过来分管科技领域,既能发挥其独特的专业背景,助推当地科技发展,又能不断完善龙海市班子结构,扩展工作视野。如此,选拔27岁博士任副市长就连遭网友的围观、拍砖,实在不公平。
当然,对于外界的质疑,也不能断然否定,曾经“湘潭神女”“27岁副县长”等违规提拔年轻干部事件不得不让人的思维产生惯性。但,在有了惯性思维的同时,更需对此类干部选拔有更深的理解和判别。因为,龙海市的27岁博士副市长属于福建省“引进生”政策引进过来高端人才,可以说,在政策上符合规定。同时,其身份属于聘用制公务员,在法律上也符合规定。因此,其任命的依据完全符合相关规定,经得起检验和推敲。至于说,龙海市,也只是干部的接收单位。
当前,从大局上来看,我国,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面临巨大的产业升级压力;从干部结构和素质来看,缺乏高端人才,福建省出台“引进生”政策正是搭建这样一个渠道,其有利于更多优秀人才向经济主战场聚集,对此,应该为“引进生”政策点赞。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是党各项工作和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也是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党的事业注定需要新鲜的血液和新生的力量,80后、90后登上政治舞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希望大家理性看待年轻干部的提拔选用,别总戴着有色的眼镜来审视。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为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打开宽广之路,形成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环境,早给年轻干部压担子、搭舞台,让优秀年轻干部尽早脱颖而出,让真正有能力的年轻干部撑起一片天。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011/7836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