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欧美多国升级埃博拉防控措施

2014年10月13日 14:59

 

1

(图片说明: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得州圣公会医院10月8日宣布,美国本土发现的首例埃博拉患者托马斯·埃里克·邓肯于当地时间8日上午不治身亡。图为得州圣公会医院。)

严防埃博拉入境

在美国本土第一例埃博拉患者10月8日上午死亡后数小时,美国政府宣布,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新泽西州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和亚特兰大国际机场从本周起加强对来自西非疫区旅客的检测。

来自疫区国家的旅客抵美后将被护送到机场一个专门区域用非接触式体温计测体温,并填写相关调查表,接受经过培训的海关人员的询问。如果旅客有发热或其他症状,或有埃博拉接触史,将由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人员进行进一步评估,包括重新测量体温。如果还需要进一步评估或观察,旅客将被移送至相关卫生机构。

英国相关部门近日指出,将在伦敦希斯罗机场、盖特威克机场以及连接欧洲与英国的“欧洲之星”火车站对从埃博拉疫区前往英国的游客进行筛查。英国首相卡梅伦10日表示,支持在英国机场、火车站对游客进行筛查,以防止埃博拉病毒进入英国。

此前,美国已于今年7月底给航空公司发布了指导意见,要求阻止埃博拉患者或与其有过接触的人登机,在机上发现疑似患者要立即将他们隔离,让他们戴上口罩等,还要求国民不要去西非旅行。

2

(图片说明:10月8日,一名出现疑似埃博拉症状的患者被送至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得州圣公会医院。该名患者称曾与当天上午死亡的美国本土首例埃博拉患者邓肯有过接触。)

英国航空公司从8月初起,暂停飞往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的航班。法国航空公司从8月底起暂停飞往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的航班,并采取对登机乘客进行体温监测等措施。

 

严格监控、隔离患者及接触者

在马德里女护士特雷莎-罗梅罗成为首例欧洲境内感染埃博拉病毒者后,西班牙卫生部门着手对相关风险人群进行了确定和监控。截至8日,卫生部门已对30名医护人员和54名曾与罗梅罗有过接触的人进行了严密监控,其中,罗梅罗的丈夫等5名“高风险”接触者住院隔离。

最早收治两名美国埃博拉患者的埃默里大学医院拥有一个负压隔离病区,病人呼吸的空气有机器24小时监控,最终会通过高效滤网过滤病原体后排出。由于按照重症病房的标准建设,从实验室检测到病人的各种治疗,全都可以在隔离病区内部完成。一切离开病区的物品都经过高温消毒,然后焚毁。

完善应急响应机制,规范操作程序

美国虽然至今未发布针对西非疫情国家的贸易与旅行禁令,但早在两个月前美国疾控中心就启用了有“作战室”之称的“应急指挥中心”,并随着疫情的恶化,把响应级别调高至最高一级。这意味着“应急指挥中心”有超过350名专家在从事后勤、通信、分析、管理和其他支持工作,24小时全天候响应疫情。

法国卫生总局建议,任何人在离开疫区21天内出现38.5摄氏度以上的高烧都可被视为“疑似病例”。医护工作者在面对病人时应首先采取隔离措施,如给病人佩戴口罩、将其隔离等,随后立即联络急救中心,由急救中心联合大区卫生局和卫生监督研究所进行流行病学评估,以决定排除该病例还是将其升级为“可能病例”。一旦被列为“可能病例”,病人将由急救中心负责转送至配备高标准实验室、单人隔离病房等设施的指定医院,以保证治疗的同时防范病毒传播。

3

(图片说明:10月8日,位于美国纽约的贝尔维医院邀请媒体进入检疫所,向公众展示纽约市面对埃博拉病毒患者已经做好准备。图为两名医护人员身穿防护服在隔离室内。)

英国政府危机应对委员会先后召开两次专门会议,商议相关事宜。主要目的是协调政府各部门行动,加强预防和监控,并商议一旦在英国发生疫情应采取的紧急措施。

 

西班牙正致力于调查罗梅罗染病的原因,并对防护操作中的一些失误进行反思。西班牙政府代表8日承认,这可能源于“一些程序方面的松懈”。而罗梅罗本人在接受电话采访时也自述,可能是在没有防护装备时有操作失误而接触到病毒。

4

(图片说明:10月8日,在西班牙马德里,身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抵达被确诊感染埃博拉病毒的西班牙女护士居住的公寓。)

加大宣传,引导国民正确对待埃博拉

除完善应急响应机制,严格监控、隔离患者及接触者等防控措施外,加大有关埃博拉知识的宣传,引导国民正确对待埃博拉,对于防控疫情也具有重要作用。

美国卫生部门的官员几乎每天都在电视上为民众普及埃博拉的相关知识,并在社交网络上与网民互动。通过宣传,多数美国国民对埃博拉病毒有了正确了解,相信埃博拉病毒是无法通过水、空气或食物传播的,传染途径只有病人或死者的体液和被污染的针头等工具,只要找到病人并将他们隔离,就可以控制疫情。(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013/7838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