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新业态“再造”我国外贸优势

2014年10月15日 14:03

 

外贸未来可期“三大新兴增长点”

浙江省义乌市扬翔国际货运代理公司负责人金丽仙13年前开始从事小商品出口,她说:“今年上半年形势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本来以为国际经济不好我们会跟着受影响,结果最好的一天居然能做到1800票,这种数据一般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出现。”。统计数据显示,义乌2013年全市实现出口182.2亿美元,同比增长102.3%,其中市场采购贸易高达133.6亿美元。

1

在出口形势并不乐观的大环境下,义乌小商品出口逆势上扬很大程度上得益于2012年开始试行的市场采购贸易。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指在经认定的市场集聚区采购商品,由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在采购地办理出口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按照自检、验证、核查三种方式实施分类检验,使80%左右的商品实现了窗口审单放行。

而在此前,因为义乌小商品多品种、小批量、低货值的特点,为了降低出口成本,常常多个采购商共用一个集装箱,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每个种类要按一定比例抽检、验货,既费时,又会造成部分商品损坏,对采购商、代理公司都是负担。

与市场采购贸易一样蓬勃发展的还有跨境电子商务。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约3.1万亿元,,从2008年至201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31.1%。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杨国勋说:“发展电子商务是政府稳外需、扩内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新手段,今后应该有长远性的战略目标。”

2

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也在全国多地如火如荼发展,这一平台涵盖了跟外贸相关的物流、退税、融资、保险等所有服务项目。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郑建荣说,广东外贸新业态中,外贸综合服务最为突出,深圳诞生了一批这样的企业,排名前五位的去年进出口总值达到200亿美元,今年能够突破300亿美元。而在浙江义乌,两家被列为首批浙江省重点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综合服务平台已经累计为4000余家中小微外贸主提供外贸出口和融资服务。

 

新业态凸显隐忧“三重门”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外贸新业态虽然“黑马”之势明显,但仍然暴露了对于出口“存量做文章”,影响国家税收和统计等深层次问题,同时部分新业态的发展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并不适宜大范围推广。

一是跨境电商等新型业态对于外贸出口的作用是替代还是新增仍有争议。一位从事外贸工作多年的政府工作人员说,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虽然发展势头强劲,但是仔细分析,其所从事的外贸业务是将原先的传统商贸转移到了网上,起到的更多是替代作用,新增的业务量并不多。而且在交易过程中挤压了大量商贸类小微企业,恰恰这些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

3

二是影响国家税收和商贸统计。据海关人士和有关专家介绍,由于目前国家对B2C和C2C的跨境进口电子商务定位尚不明确,一些部门习惯上将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作为“个人物品”对待,这导致跨境电子商务的税收和统计问题均存在极大争议。以2013年为例,市场估算认为,我国消费者海外代购总额可能超过760亿元人民币,主要包含进口食品、日用消费品、化妆品和电器等4大类商品,“以此规模推算,如果海关按照进口商品核征,涉及税款总额可能超过百亿元,但实际上海关征得的物品税刚刚超过3亿元,差距悬殊。"

此外,由于目前除B2B实际纳入正常贸易实施进出口统计外,其余B2C、C2C实际没有纳入对外贸易统计和国内商业统计,这不仅大大拉低了近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和发展速度。也对政府贸易管理和宏观决策,贸易平衡分析都产生不利影响。随着跨境电子商务规模越来越大,这方面的问题会更加突出。

三是市场采购贸易这一新型业态诞生和发展有其特殊的历史性和地域性,不适宜大范围推广。市场采购贸易首先在浙江义乌试点,义乌是全球最大小商品批发市场,市场内拥有26个大类、180万种商品,以工艺品、饰品、小五金、玩具等日用工业品为主,涉及2000多个税号。同时,由于没有通过各大部委验收,尽管已经开始试点,但目前义乌市场采购的商品只能以“旅游购物”的方式通关。

4

一位从事外贸工作近30年的政府工作人员说,通过市场采购贸易直接通关可以说是为义乌量身打造的,可以扩大地区试点但不适宜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推广。因为这种贸易方式面临着商品质量良莠不齐、产品追溯难度较大,质量主体责任难落实,检验监管难以实现闭环管理等多个问题。

 

专家建议鼓励发展允许试错

外贸新业态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已经成为了共识,不少企业界人士对其表现了较高的预期和进军的设想。同时,由于外贸新业态仍然处于成长阶段,相关规范并不完善,专业人士建议,应该允许试错,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进行规范,形成有利于这些业态发展的规则。

宁波长青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出口家居用品为主的外贸公司,目前年销售额约为3亿美元。该公司行政副总周绒飞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已经开展了国内电商业务,接下来将进军跨境电商行业,2015年将正式运行。“跨境电商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心和主要盈利方向,我们希望通过开发自己的电商平台,减少中间环节,将利润点集中起来。”周绒飞说。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专业人士认同。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认为,外贸新业态是将来外贸发展的有力增长点。但目前正处于成长阶段,需要不断探索,由于还没有成熟经验,采取什么样的游戏规则,有关的法律还不是很明确。姜奇平对此建议:“要不断地进行实验,允许企业试错。市场规律是在竞争之中形成的,要以实践为基础,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游戏规则。”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说,外贸新业态最需要寻求以下突破:一是用好互联网,在跨境电子商务上站上制高点,形成网络商务平台的占先优势与主导地位;二是突出在贸易头便利化做文章,像义乌的市场集中采购贸易对中小企业就体现出便利;三是大胆进行制度创新,使现有制度不仅体现监管的一面,更体现服务的一面。

据了解,商务部不久前奔赴广东等14个省区市进行外贸调研,报告中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研究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的措施。推动海关尽快启动“市场采购贸易”监管方式,在此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研究出台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便利化措施。力争在年底前相关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015/7840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