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案例】业主“习武维权”暴露物业监管软肋
2014年10月15日 14:48
【关注社会】
【事件介绍】
河北业主建“武功队”维权 请咏春八卦拳师助阵
9月26日,燕郊东方御景小区,因为小区业主多次与物业保安发生冲突,遭保安殴打。业主马连华决定免费教授业主们功夫。
燕郊东方御景小区业主,武术维权,成为奇观。小区地处北京、天津、河北交界,属“三不管地带”,物业雇请的保安,以暴力阻挠业主维权。物业收取停车费,不听取业主意见,挤占消防通道;业主维权,被围攻被恫吓,家门被灌胶水。业主组队练咏春,请来八卦掌师傅教推手,以壮声势。最终保安队长因打人被拘,业主也成立业委会,从武术维权开始转向法制维权。
武术队练习咏春拳时,马连华要求大家必须打出气势。他希望这支由10来名精壮汉子组成的队伍,能让小区里的保安们在内心深处得到震撼。“我要告诉这些保安,他们不可以随便打人。”
自武术队成立以来,这些在武师带领下学习咏春拳和八卦掌的人们,已经数次与他们心目中的“敌人”对抗,借以维护他们想要的生活。
这些从20多岁到50多岁的男人,不是电影《叶问》里的武馆弟子,也不是《古惑仔》片中的社团成员,他们是燕郊东方御景小区里的业主。
自7月22日,业主因为维权和物业发生冲突以来,他们因要求物业公司提高服务质量数次遭殴。随后又因成立业主委员会维权遭打,为此他们成立了武术队维权,并请来八卦掌掌门人传授武艺。
长久以来,这个小区具备了某些与香港黑帮片中混乱街区相似的环境。
只想着赚钱的物业公司,戴着墨镜的打手,一群敢怒不敢言的小区居民以及数位从小习武且致力于维护秩序的武师。
据燕郊一名匿名的警察透露,燕郊和北京、天津、河北交界,属于“三不管地带”,社会闲杂人员多,治安压力大。
业主快跑
马连华被追着打后,觉得很耻辱。他说,大家这次维权是因为物业把业主当成了摇钱树。
业主马连华不会忘记自己被4个戴墨镜的社会小青年追赶的场景。
他穿着拖鞋狂奔,4个壮汉紧追其后,“追上打死他。”壮汉的吼叫夹杂小孩被吓哭的声音和小区居民的嘶喊:“快跑,快跑。”
马连华跑得飞快,拐两道弯,奔出400多米,把小青年甩在后面。停下后,他大口喘着粗气,心里堵得慌:“我堂堂一个男子汉,体育健将,练过武术,被4个社会青年追着打,生平第一大耻辱。”
不甘心的马连华又绕回到物业处,维权的业主已四处散开,挂横幅的竹竿被折断,横幅撕破,喇叭被踩碎在地上。
7月22日,河北省三河市燕郊东方御景业主第一次找物业维权活动惨败,这是维权活动组织者之一任咏梅没有料到的。他们原本只想找物业沟通,不要乱收费,不料遭到暴力驱逐。“第一次,我们又怕又气,缺少斗争经验。”
燕郊东方御景小区是2001年开发的老旧小区,共有1032户,外来人口居多,大家彼此不认识,任咏梅仅认识同单元的几户人家。“很松散的社区,邻里彼此不相往来。”
除去陌生的邻里关系,更让业主们苦恼的是混乱的物业管理。交了物业费,小区设施依旧陈旧,管理混乱。9月26日,在这个老旧的小区里随处可见,坏掉的单元门和四处堆积的垃圾和垃圾旁成群的苍蝇。
“物业让交多少,就交多少,跟他们耗不起那个精力。”叶小芸记得,2006年,曾经有位业主和物业发生纠纷,经常受到莫名骚扰,家里门锁被人灌胶水堵死,该业主不堪困扰,把房子卖了搬走。
“我们一直想能忍就忍,可到今年实在是忍不下去了。”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业主说,为此大家决定维权。
马连华被追着打后,觉得很耻辱。他说,大家这次维权是因为物业把业主当成了摇钱树。
物业公司的生意经
“物业公司几乎没有什么服务,他们只想着赚钱,把小区里能卖的地儿都卖了”
7月19日,物业发出通知,“从7月18日开始收取车位费,每个单位850元/年,先交者先进。”10多年来,小区业主把车停在各自家门前的空地上,大家认为这里是公共空间不属于任何一方。如今物业的公开叫价拍卖属于业主的公共用地,甚至有隔壁小区的一户居民一口气买了3个停车位,这是业主们不能忍受的。
大家没有料到,这才是物业赚钱的第一步,过了没有多久,为了卖掉更多的停车位,物业公司将小区业主门前的空地也卖了出去。接下来,物业又把4米多宽的小区主路一侧划上一排停车位,后来,因为不符合消防通道标准,被消防勒令停止,物业才将主道上的停车位擦掉,白色的粉笔线至今隐约可见。
熟悉法律条文的业主任咏梅感觉不对劲。根据购房合同,没有停车位收费的相关说明。根据物权法规定,占有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如果物业要收取相关管理服务费用,需要和业主协商取得同意。
“怎么物业说要收费,就收费呢。他能提供什么服务,为何不征求业主同意?”7月21日晚,任咏梅等人召集业主代表开了个临时会议,决定第二天找物业谈判。
要服务,不要威胁
“我们是掏钱买服务,不是掏钱买威胁”
7月22日,近百名业主代表找物业经理谈判。业主做了一个维权的横幅,插在铁桶的沙堆上,有业主拿着喇叭,准备和物业经理谈判。
物业经理拒绝露面,正僵持着,突然从小区外开来一辆牌照为京QA9188铂金灰大众速腾车,物业保安队长荣雪峰带着4个戴墨镜的陌生男子从车上下来。
他喝住大家,指挥4个墨镜男子折断横幅竿子,把横幅踏在地上,从业主手中抢过喇叭,扔在地上踩碎。
与此同时,一个墨镜男子拿起砖块扔向人群,业主们哄地四散开。
随后牌照为京QA9188的速腾轿车成为小区业主的噩梦。自第一次维权活动失败后,这辆车从早上7点到晚上12点经常在小区里晃悠,保安队长荣雪峰带着四五个光着膀子、文身的社会青年蹲守在小区,眼光凶狠地打量着路人,人们一聚集,他们就冲过来吆喝,“散开,散开,不要挡路。”我们在自己家,却像贼一样被盯着。
荣没有受访,但警方的问讯笔录和处罚决定证实殴打了业主。
62岁的高桂芝是小区的第一批业主,目睹了7月22日维权的任咏梅被推搡、马连华被社会青年追着打的场景。她说,维权活动失败后,居民又怕又气,士气低落,连家门也不想出。以前,晚饭后,业主们会带着小孩在公共区域散步、遛狗、乘凉、聊天。社会小痞子在小区蹲守后,很多人不再下楼乘凉、遛狗,小区变得冷清。“小痞子气焰很嚣张,怕他们打人,惹不起,就躲。”
高桂芝老人很气愤,“我们是掏钱买服务,不是掏钱买威胁。”高桂芝曾考虑卖了房子,搬出去住。和她有同样想法的业主不在少数,小区里贴出不少售房广告。
小区有了武术队
为了维权,马连华成立了武术队,他在小区摆下了沙袋、拳靶,震慑黑保安。
马连华认为物业想钱想疯了。从小爱好武术,学习过专业拳术的他决定成立一支武术队,威慑黑保安和社会小青年。
8月2日,马连华的免费武术班开张了。晚上7点,马连华在小区12号楼前的空地上竖起“免费教武术”的牌子,牌子上还注明“练武三不做:1,不做违法之事;2,不欺负弱小;3,不做流氓地痞和黑社会打手。”“其实就是想威慑小区里的黑保安和流氓地痞。”
马连华自己掏腰包购买沙袋、拳击手套、拳靶等练武用具,沙袋挂在铁杆上,拳击手套、拳靶摆在空地上,架起了武术班的场地。一晚,十多名青壮年跟着马连华学拳,站桩、推手、打沙袋。很快,武术队吸引了10多名身强力壮的固定成员,不仅练拳,还围绕小区跑步、喊口号,鼓舞业主士气。
渐渐地在小区下楼乘凉、遛狗的居民多了。爱好文艺的高桂芝和女业主们商量,凑钱买了个大音响,组建女子广场舞蹈队。这是小区10多年来第一支广场舞蹈队,以前没人组织,想锻炼的居民只能到隔壁小区跳舞。
马连华明白,开武术班不像开绘画、音乐班,要准备好对手来踢场子挑战。
刀扎上谁,都疼
武术班开办第一天,保安队长荣雪峰就带着几名手下蹲守在一旁观看。
中场休息,荣雪峰把马连华拉到一边称兄道弟,劝说马连华不要带头挑事,并提出免费赠予马连华停车服务费。马连华拒绝了,“该交的钱我一分不少,不该交的钱我一分不多交。”
1.8米多高的荣威胁1.7米个头的马连华:“武功再高也怕刀,你别瞎掺和,到时刀枪不长眼,刀扎上谁都疼。”
马连华数次拒绝荣雪峰提出的收买条件。8月26日,荣雪峰带着几个社会青年来挑战马连华。
当时马连华正与队友老张练习拳击,突然从车上跳下来一个男子,1.7米的个头,手插着腰,朝马连华吼:“你敢打我吗?你一身肌肉就牛吗,不怕刀、不怕枪吗?你给我站好,乖乖地,别动。”
对于对方的挑战,六名武术队的成员决定攻心为上。他们攥紧拳头,围在马连华身边。“我们死死地盯着那个向马连华挑战的人”,队友王宏伟说,一旦对方动手,他们会让小青年尝尝武术的厉害。这次,荣雪峰看形势不利,从车里出来,把挑事的男子拉走。
没多久,马连华家厨房的外墙上,在1米6高的位置,有人用石头划下他老婆的手机号。虽然没有证据是何人所为,马连华读出了威胁的信号。
8月16日,晚上10点多,荣雪峰开着京QA9188小车在小区内横冲直撞,差点撞到12号楼的一对母子。母亲指责了两下,荣下车将母子俩打得头破血流。
受害者闻到荣雪峰身上有酒味,当即报警,荣雪峰开车逃走。事后,荣雪峰给受害者赔偿,并威胁受害者不得闹事。
马连华听说业主母子被打后,带着武术队成员去探看。胆小的受害人不敢开门,家里亮着灯,敲门始终不应。
八卦掌与偷袭
听说弟子有难,八卦掌的庞师傅带着3名弟子从北京城内赶到燕郊,往返100多公里,为武术班壮威。
这次打人事件发生后,马连华决定再请些高人来帮助大家。
8月30日,武术班迎来了4位客人。教马连华八卦掌的庞师傅听说弟子开武术班阻击黑保安的情况后,亲自带着3名弟子从北京城内赶到燕郊,往返100多公里,为武术班壮威。
60多岁的庞师傅教小区居民站桩和八卦推手,吸引小区上百名居民围观。十几个精壮的青年人轮流和庞师傅比试推手,都败下阵来,而庞师傅兴致勃勃,一点都不累。荣雪峰带着几个人站在一旁,不敢上前。
八卦掌换来的宁静仅有十几天,由于上文中打人的保安队长没有得到处罚,9月19日再次发生打人事件,这次袭击者决定偷袭。
9月19日晚上,武术队训练结束后,荣雪峰开车带着4个男子出现,两个男子围攻马连华,其中一个是曾经威胁要砍马连华的“三角眼”,另一名胖男人挥拳打在马连华右边额头上。
任咏梅站在马连华旁边,想要拉开围攻马连华的人,保安队长荣雪峰突然拉扯住任咏梅的头发,把她推倒在地上,用脚踹任咏梅,用力过猛,任咏梅昏迷过去。
荣的行为激发了业主的愤怒,上百名业主聚集在广场上,把保安们围住,业主报警,派出所以违反治安管理条例把荣雪峰治安拘留3日。
武术队的胜利
马连华认为维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松散的居民第一次自发组织起来,自己对公共事务做主,还建立了小区文化。
荣雪峰被拘留后,小区业主代表与物业经理和小区所在街道办事处的官员举行了一次三方会谈。
参加会谈的业主们说,这次会谈中业主们取得了3项胜利。
首先,物业公司经理李长亮向业主们道了歉。他承认打人的保安队长荣雪峰是物业公司雇佣,物业公司已经将其开除。
随后,燕郊迎宾北路街道办事处工会主席邢文权随即宣布解除物业经理李长亮的职务,聘用新的物业经理赵连生管理。
接下来,邢文权宣布支持东方御景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他担任小区业主筹备委员会组长,小区业主推举3-5名代表,按照成立业委会组成细则逐步组建业委会。
停车服务费收费一事也被放到了谈判桌上,业主和物业公司决定收费,由业委会和物业协商后收取。
最终,新任物业经理赵连生承诺将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小区的公共事务将和业主加强沟通。
“我们并不是反对收取管理费,提供相应的服务,我们交相应的钱。”马连华说,临时业委会取得维权初步胜利。
马连华认为维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松散的居民第一次自发组织起来,自己对公共事务做主,还建立了小区文化。对于将要成立的小区业委会,马连华充满向往。他谋划以武术队和舞蹈队为依托,扩大建设小区文化,把“脏乱差”的小区改造成燕郊红旗模范小区。
业主“习武维权”凸显物业生态之乱
小区保安横行霸道,犹如黑社会一样对业主们进行欺凌和打压,这种事在当下不罕见。不过,小区业主请来武术教头来教业主们武术,以便在必要时能与保安对抗,这种事却非常少见。此事也再次激起了一场关于业主与物业权责关系的讨论。当下社会,业主与物业之间究竟应建立什么样的合作关系?谁来监管?
当下,我国城镇化不断加速,以小区为中心的居住模式,成了绝大部分国人普遍的生活模式。因此,小区的物业管理与服务水平可能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这是住宅市场化的一种必然,也是物业管理专业化的必然。然而,物业管理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约束和规范,恐怕老百姓花了大钱购置房产,就可能成为日常生活的噩梦。
在我国,物业管理并非处于制度空白之中。我国最新版的《物业管理条例》是2007年8月由国务院完成修订的。应当说,这是我国物业管理的最主要管理制度,其中对于业主、业主委员会以及物业公司的权利、责任与义务进行了较为明确的规范。物业管理制度摆在那里,可到了现实执行层面,物业公司却总是显得高高在上,也因为受不到有效的约束而总能超越业主的权利。
理论上讲,物业公司并非无法制约。首先,各地房管住建部门的物业管理科室,应当算是各物业公司的直属管理部门。然而,这个管理只是属于行业规范性的管理,只有督促力而没有制约力,也不管具体的小区业务。其次,真正制约物业公司,决定其受雇与否的权力,掌握在一个非常具有基层民主性质的组织上——小区业主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业主投票产生,可以解除物业公司的合作关系。然而,在管理部门、物业公司与业主委员会之间,同样有“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的问题。业主权利,可能随时受到物业公司的欺凌。
再小的权力,如果得不到控制,也会逐渐膨胀和失控。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本质上很像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如果上级部门监管不严,如果业主委员会不能代表业主们的利益,不能反映正常诉求,相反还吃物业公司给的好处,则业主利益自然无人代言,物业公司的权力就可能大到无人控制。
物业公司不是天生的天使,也不是天生的恶魔,让所有的物业公司更好地为业主服务,必须依赖于以下两个条件的实现:一是,房管与物业管理部门做好裁判,业主委员会真正由业主产生;二是,全体业主维权意识的提高,珍视自己的投票权,将自己宝贵的票投给自己信任的代表,并积极反馈问题。由此,物业公司的服务水平才可能在权力得到约束的前提下得到提高。
“拳式维权”是倒逼的行为艺术
“业主习武维权”居然发生在我们这个年代,着实让人难以置信。整个事件就像电影剧本一般,爆点突出,吸引着各路看官的眼球。影片的前奏是,物业崇尚暴力、乱收费、强占消防通道;业主被围攻、被恫吓、家门被灌胶水。而影片的高潮则是,在双方长期“斗智斗勇”后,业主选择“习武维权”,组团抵抗物业保安。
显然,在物业和业主长期的“维权拉锯战”中,双方都并未真正把法律、警察、公共生活的规则当回事,他们都想以暴力和拳头去震慑对方,而出现这种以暴制暴的行为,自然是“拳头够硬就有话语权”的思维使然。
当然,从区域治理的角度来看,燕郊位于北京、天津、河北交界处,在这样的“三不管地区”,法治意识和公共秩序的发育与成长相对羸弱。在这种背景下,小区连最基本的业委会也没有,上演“习武维权”的戏码也就不足为奇。
然而,“拳式维权”的方式虽然独特,甚至谈得上“奇葩”,但这类新闻却并非首播。近些年来,在我国,各地民众为了维权,手段可谓花样百出。比如,浙江温州一栋在建的高楼就曾被维权业主挂上了10多个真人大小的充气娃娃。比如,福州某楼盘的业主因抗议楼下超市的油烟味太重,一怒之下往楼下超市泼粪。再比如,因某楼盘开发商销售存在欺诈,南京一小区业主唱国歌维权。
客观地讲,当事人选择此类独特而“奇葩”的维权方式,往往并无恶意触犯法律的意识。他们就是想维权,有的甚至有点“执拗”,所以在死磕的过程中,才会相信只有“出奇”才能“制胜”。
有人说,这样的“另类维权”会搞乱社会秩序,这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毫无疑问,依靠拳头维权是不正常的,甚至可以说是违法的,但是,人们选择正常的维权方式需要相应的土壤,否则,这种维权方式就会水土不服,最终即会异化。像“拳式维权”就是一种典型的倒逼的行为艺术。所以,我们必须看到,“另类维权”屡屡曝光的背后,本质上乃是当前维权难、维权途径狭窄、维权成本高现状的剪影。
燕郊小区出现的这起“习武维权”,足以唤起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小区业主和物业管理方的反思。而今,保安队长因打人被拘,业主也成立业委会,从武术维权开始转向法制维权,但业主获得如此“胜利”的过程显然不正常,这也是抛给相关部门的一道考题。
“八卦掌”维权不具模仿价值
以武维权,不是现代法治社会的方式,它是一种英雄主义的形式。但由于缺乏合适的形式,在对方暴力的威胁下,作为小区居民只有依靠一切自己可以依靠的力量。没有一个小区居民会主动以武维权,全区居民习武的背后是当地物业管理的粗暴。面对这种暴力威胁,身为普通人的小区居民,如果不紧紧团结起来,团结在会武术的居民身边,这样的纠纷不知何时才能解决?物业公司最终愿意坐回谈判桌,也是因为它们手中的王牌——所雇用的不良社会分子,已经起不到威胁作用,在舆论的威慑下,他们只有同意以现代的手段解决分歧。
这是悲哀的,因为原本,按照一系列的相关制度设计。小区居民是有着充分的渠道维权,比如业主委员会,比如相关职能部门。但在这一起事件中,一切的一切,在没有以武维权前,仿佛都难以发挥作用。物业公司肆意妄为,业主节节败退。所有这些,都直指当地小区自治的软肋——缺乏共治精神。而会“八卦掌”的业主,恰恰在这当中扮演了一个英雄角色。他以他的力量,凝聚起一个小区的共治精神,把一盘散沙状态的居民,凝结成一股绳,从而成功地把物业逼到了谈判桌前。
英雄的出现,令人感慨,但终究这样的人物只是少数。而小区业主与物业的矛盾,却远非这一地的事情。如何推动小区自治的成长,有效化解业主与物业的矛盾,仅仅寄希望于“武林高手”是不现实的。舆论必须明白,在“八卦掌”助拳小区自治事件中,“武林高手”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会多少武学,能打退多少“敌人”,而在于“高手”所代表的精神,所能起到的凝聚作用。一言以蔽之,战胜不良物业公司的,不是武力,而是一群人的自治精神,一群人的团结。因为只有每一个人都积极的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才可能为小区争一个好的未来,单纯寄希望于“武林高手”,可能只会像这则新闻开头所描述的一样,英雄抱头而逃,虎落平阳。
“八卦掌”助拳小区自治难以复制,因为它太像太像传统武侠所描述的故事。对于平庸的大多数而言,会“八卦掌”的人毕竟是少数。而每一个小区都必须面对与物业的矛盾,却是现实。以武维权取得好的结果,是因为武的带头者,仅仅是把武当成了保护自身的一个手段,把争取共治当成了最终的目的。倘若缺了这样的认识,很可能引发的是一场大的冲突。因此,说到底,职能部门不能满足于“八卦掌”助拳小区自治的“大团圆”结局,而应积极探索普遍性的推动小区自治的现实方法。英雄终是少数,维护业主权益最具推广性的路径依然是一种有效的小区共治机制。
【启示与思考】
根据我国《物业管理条例》,物业服务企业应由业主选聘。换言之,既然保安受雇于物业公司,那么有权选聘物业公司的业主才是小区保安的真正“老板”。但是,为何本职是为业主服务的物业员工,欺凌“老板”业主的情况在各地时有发生呢?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住宅小区成为城市居民的主要居住形式。由于同一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数量过多,权限分散,业主大会和业委会就成为表达业主集体诉求、维护公共设施权益的主要形式。但是,由于部分开发商或物业公司或多或少存在侵蚀业主权益行为,担心业委会在公共空间使用权、小区公共设施维修等方面的合理维权会导致自身利益受损,往往对成立业委会一事采取抵触态度。以广州市为例,该市只有25%的小区成立了业委会。
业委会成立难,部分业主即便想维护自身权益,也会面临“无权代表全体业主”的困局。而就算小区成立了业委会,在当下缺少相关维权和调解机制的前提下,业委会面对强势的开发商和物业公司,能有多少博弈空间和谈判资本不言而喻。名义上业委会拥有物业公司的“生杀大权”,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困难重重。
迫于“功夫”的压力,东方御景业委会成立了。期待业主们,以后能通过业委会法制维权,更期待物业监管机制的逐步健全,不再让其它小区业主步“以暴制暴”的后尘。
在许多城市,物业纠纷案占民商事案件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物业管理立法应被提上日程。在法制社会,保护公民权益的应当是法律,而不是拳头。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015/7841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