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短视频 习近平系列讲话
艾丰(三):谈谈如何做官
2014年10月20日 07:22
最后一个讲讲做官。第一个问题,怎么看权。因为做官是掌权的,你掌握那个权是个什么东西你看不清楚怎么行呢,所以第一个问题是怎么看权。看权三句话,第一句话,权是好东西,变为权是坏东西是无政府主义,坏政府比无政府还要好一些,所以最怕的是无政府状态,那就是说权是必须的,社会有权才有秩序,没有权有什么秩序呢。好在哪儿,好人掌的权就更容易办好事,因为权是能够支配资源的,所以共产党抛头露撒热血牺牲那么多人也为了要夺这个权,如果是个坏东西,不值得花这么大代价去夺它,夺过来我们就要把权好的一面发挥了,好的人掌握了权要更好的办好事,不要一般的反对当官,说想当官是不对的,不对,想当官为什么不对?那个权总要有人掌嘛,大家都不想当官了,那官不就麻烦了嘛,有本事的人、有才能的人都不当官,那官不就麻烦了嘛。所以中组部有时候到外边调研或者找我谈话,我就跟中组部的人说,我说想当官不给官这句话最好不要说,这句话说了不科学。因为你这个官是人们的勤务员,想当勤务员有什么不对,勤务员当小了做的事少,想当更大的做更多的事,有什么部队,想升官也不错,想当官、想升官本身都没有对错,对错在你怎么去当官、怎么样去升官,当了官、升了官你做什么,才有对错。这是第一个,是好东西,一定要肯定。我跟中组部开玩笑,我说一个人当了处长还想当科长,这个干部你能用吗,不能用了,当处长想当局长是必然的嘛,当局长还想当部长,你也不能说他不对啊,所以当官首先肯定是好东西,咱不要搞虚伪。
第二,权是坏东西,虽然肯定好东西的前提下要看到它是坏东西,坏在哪里?其中表现一点,有腐蚀性,权力的腐蚀性非常大,腐蚀性两大类,第一大类,由内而外;第二大类,由外而内。又内而外是什么?是特殊感的作用,我当了官了,我跟你不一样了,你们都是老百姓,老子是官,官就不是民,官应该怎么当呢?所以要想象个官,说话够不要声调那么高,速度不要那么快,要让人家伸着耳朵细听你的指示才有威严,怎么着,别人还得没听清楚吧,这才有派头。当科长的时候,走路先迈左脚,当处长还是先迈左脚显示不出区别了,是不是先迈右脚,当科长的时候先跟人打招呼,现在当处长了,他不跟我打招呼老子才不跟他打招呼,我当处长了嘛,他不一定很坏,他自然就产生了这样一种特殊的感觉,官越大这种特殊的感觉产生的量越大,强度越大。由于特殊了就愿意享受特权,由于享受特权往往就走入了以权谋私了,就犯规了,我觉得很自然,因为老子跟你们不一样。所以一切腐败是由于这样一种特殊感,权力产生的一种特殊感而导致的腐败。
在当今还有另一种腐败我认为是更可怕、更重要、更普遍的腐败,就是由外而内的腐蚀性。不是你想坏,是别人必须你坏,你不坏不行,你手里掌握着土地的审批权,我要想把这块土地拿下来,我没权,我必须用你手里的权,我怎么用你手里的权,我必须把你腐蚀掉,批下来我可以得50亿的好处,我给你5千万算个零头啊,你不要那是绝对不行的,我必须想办法让你拿到这5千万,我才算胜利,所以他要千方百计、无孔不入一定要腐蚀掉你。
沈阳城市建设最快的时期是慕绥新、马向东时期,后来“慕马案”是大案,几百人,都腐败,都有问题,为什么?因为就是在他们那个时代,沈阳城市面貌变化最快的时代,城市建设项目最多的时代,也就是批土地批项目最多的时代,换句话说,也就是人家由外而内腐蚀你最集中的时代,所以出现这个问题不是偶然的,就是连在一块的,你那个权根本不能给我带来利益,我贿赂你干吗,我疯了。所以有权的人,有事权的人,敢拍拍的人,有本事、有气魄,这种人最容易被人腐蚀掉,没魄力的、从来不敢拍板的,人家腐蚀你没有用的,谁腐蚀你干吗啊。
我脑子里装了好多案例,都是这类的案例,包括新闻界的案例,都是这类案例,我就不细说了。
第三句话,怎么样看权。权是怪东西,怪在哪里?放大你的缺点,缩小你的优点,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放大镜,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缩小镜,是既放大又缩小,但是放大的是你的缺点,缩小的是你的优点。你原来有点私心杂念,当个老百姓顶多发牢骚消极怠工,但是你一当头就会贻误工作损害他人,当个科长你的水平是够用的,当个处长水平就不够用,把你的优点给你缩小。权力这种放大、缩小的功能恰恰被我们许多人看反了,他认为权力是放大优点的、缩小缺点的,官大表准,我当了官我说都对,就坏了,我想权是好东西、权是坏东西,都是人家的话,都是已经说过的,权是怪东西艾丰同志的发明,权是坏东西是我的发明,就是让你不要把权这个特性看错了、看烦了。
第二个问题,怎么用权,也是三句话,看权解决了,好东西、坏东西、怪东西,用权呢。第一句话,权力有规则,权力不是个人行为,是规则行为,我们在人民日报当总编,任命了一个下属单位的一把手,他上任之前找我谈话了,说艾总,我去了之后能说了算吗?我说怎么回答你这个问题,我说我想起来斯大林的一句话,斯大林说,讨论问题首先在于问题的提法,我觉得你这个问题的提法本身就不对,我怎么回答都不对。你去了我说了你说了不算,还要请示我,那我任命你一把手干什么我,我说你说了就算了,当着你胡说八道,你说艾丰同志说的你说了就算了,行吗,所以我回答你说了算、说了不算都不对,为什么,因为你的提法不对,两个坑让我跳,都是坑。我说我告诉你,权力是规则行为,和你职务规则的,你说了就算,不符合你职务规则的,说了不算还要犯错误,首先是规则,岗位规则搞清楚。
比如说我总编,我经济日报总编,其中发稿的规则,所有的稿件我批了都能在报上发表,总编嘛,我这点权力没有我还当什么总编呢,但是如果发社论,因为经济日报是不挂牌的国务院的机关报,发社论必须国务院主管机关的批准,看了我这个社论,因为社论不仅代表报纸,在中国的体制下是代表他的主管机关,就像人民日报社论,不仅是代表人民日报,他是代表党中央。你代表人家,人家都不看,你胡代表行吗,所以手续必须要审,他审完了才能放,所以如果我写了社论,没经过他们审,即使我每句话都是对的,我的程序也是错的,我犯了错误,这就是规则,规则我可以知道,但是我不可以违背,但是我可以利用,如果我想很快发不让他们审,因为审的时间来不及了,我就不写社论,我就写本报评论员,本报评论员就有权利发,所以人民日报社论很少,经常发的本报评论员,自己定了就可以了,就赶上了宣传的快节奏了。
第一条记住,不是你有没有权力,而是规则赋予没赋予你这种权力,要了解规则。
第二,有体系。用权是有体系的,这点是许多人,特别是念书多的人不了解的,许多人发牢骚,包括找到我说,艾丰同志,很不痛快,我说为什么不痛快?我有本事不受重用,某某人没本事会拍马屁受到重用。我说你说这个问题肯定是真的,但是我让你想的是什么,为什么你有本事没受重用,人家没本事还受到重用,为什么?他说就是他会拍,我不会拍啊。我说好了,那我给你研究一下怎么看这个拍,我说现在有这么两个人,一个人本事很大,是5,一个本事没他大,本事是2,我是一把手,我愿意用谁呢?按你的理论我愿意用5,因为他本事大。但实际生活不是,一把手决定用这两个人的时候,我首先考虑他能不能跟我构成一个顺畅的体系,就是说我的意图他能不能理解、他能不能认真贯彻,还是他有本事另搞一套,不买我的账。如果这个人是5,但是他自视有本事,经常有一些自己的发明,经常对我的意见提出质疑,不配合我的工作,特别是他可能自视本领大,将来还准备替我,所以这个5对他来说是个负5,这个人本事是2,本事虽然不大,但是一心一意听我的话,照我的指示办事,我说什么他干什么,我的意图在他这儿能贯彻,这个2是正2。我说请问你是负5大、还是正2大?数学搞清楚了吗?说明白了,我说明白你就知道了,这就是权力。
权力没有体系是无效的,我是一把手,二把手、三把手忠诚,都跟我不是一条心,我就是傀儡、木偶,看热闹,不真正落实,我有什么权力,我的权力要真正落实必须是一个体系,所有的副手和中层必须贯彻我的意图我这个权力才是真实的,任何人想拥有真实的权力必须是要体系的权力,如果他要有体系的权力必须要求下面任命干部的时候体系的要求,而不是他跟人本领的水平的要求。
这是一个非常显而易见的真理,但是被很多人不认识的真理,有的人认识了认为是一个卑鄙的真理,认为需要拍马屁。错的,因为无论是好人和坏人,他只要想自己的权力有效,他的权力必须是体系,这是权力本身的规律,涉及不到好人和坏人,好人和坏人是在建立这样的体系之后,去做好事还是去做坏事,那是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坏人他要建立体系,好人他要建立体系,体系是必建的,因为你要权力有效就是这样。
我在人民日报当经济部主任,经济部是新成立的,我原来是记者部的,把我调去当主任,人家不服气,因为他是专业部,要懂经济,我原来是机动记者,不懂经济,所以我去了以后一个最大的危险成了光杆司令,我去空降当头了,两个部都懂专业,人家不服你,加上副主任都是原来的。所以我第一个,有名义权力不会有实际权力的危险就是这个历史造成的,不是我故意的,没办法。
所以我去了以后稍微熟悉一点了我就开始讲话了,也不是很熟,我说我从第三个部门到这个部当主任,大家对我不太了解,原来只是看过我的报道,不知道我的为人,更不知道我怎么当领导,我说给大家交个底。
第一,我领导的风格叫做诚恳的简单化,我对你们很诚恳,但是我很简单,不要那么多罗嗦,说话直来直去不要猜,说东心里想的就是东,我不会心里想东但是嘴上说西,大家都猜迷,这个工作还怎么做。然后还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不怕刺头,谁跟我捣乱犯刺,我宁肯主任不当也把他这个刺给掰了。不怕刺头,谁一犯刺我就怕了,那不是刺头也变成刺头了,因为他要办什么事一变成刺头我才能接受,我不教坏嘛,不怕刺头,宁肯主任不当也要掰你的刺。
第二条,欢迎拍马屁,我希望你们拍马屁,什么叫拍马屁?我说我讲完话做了结论以后,我就希望好几个人非常踊跃的站起来,说艾丰同志讲的非常好,一定要贯彻执行,我就不希望我做了结论还站起来两个三个晃晃悠悠说,艾丰同志这个意见还有若干缺陷,我再补充两点,你少给我补充,出问题我负责,我这么定了就这么做。你们都想在我的手下得到提拔,提拔的捷径就是拍马屁。为什么?我的工作得到支持了我们才能改善啊,我的工作才有效啊,我说了大家都不支持,当然不支持不会直说,说点这理由、哪里有,谁听不出来啊,想提拔就拍马屁,风险不大,不就人家说你拍马屁嘛,不就那点事嘛,又不影响吃、又不影响喝,你支持了我的工作就冒这么点小风险你都不敢支持,将来更大的风险更没你的事了,我告诉你,这就是考验。
很难听,效果很好。我在人民日报经济部做了8年到9年,一直是人民日报一个核心部,任务完成的很好,中央表扬了,没批评过。我50多个人不到60人,到现在为止,到我现在说话为止提到副厅以上的至少25个人以上,副厅、正厅、副部,小一半人变成了厅级以上,也还可以,厅级以上就是中国高干了,出了很多人才。什么原因?其实道理很简单,大家真正按照事物的规律才能真正建起来一个符合事物规律又符合人才发展的环境。
怎么用权,最后一个叫有来源,有规则、有体系、有来源,权力不是你天生就有的,是有人给你的,根据规定什么单位可以任命什么官,是人家给你的,人家给你的人家就可以拿回去,给你的时候挺复杂,又要调查,又要征求意见,然后才发那么一张纸,兹任命,拿回去很简单,连商量都不商量,发一条,兹免去,非常简单,甚至连谈话也不谈就免去了。在你当官那一天,你就要知道这个东西是有来源的,将来是一定要有去处的,所以我不赞成说我是科长、我是处长,我认为这么说通俗语言是对的,但是再认识上是不对的,在认识上是我担任科长职务、我担任处长职务,但是我不是处长、我不是科长,担任职务和事有什么不同,有很大不同,到退休的时候就可以看出很大不同来。有人一辈子认为他自己是处长,突然有一天来一个文免掉他处长,他就失魂落魄了,因为我是处长,现在告诉我不是处长了,那我还是谁,所以有很多老干部退下来以后找不到自己了,没几天甚至是没几年就没命了,混的什么精神抖没有了,因为把处长免掉了就把他就免掉了,其实免掉的是职务而不是他,因为他长期混淆不清。
所以我建议我们所有的干部一定要有一个概念,不管多大的官都是礼服不是肉体,这个宴会需要你参加就把这个礼服给你了让你穿,下一个换了让别人穿了,你把礼服扒下来让别人穿,扒下礼服可以穿便服,你的肉体仍然健康存在。如果我们所有的干部都做到换装的概念,而不是换人的概念,我们就会减少很多误区、减少很多痛苦,在你没有官的时候仍然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鄙人没有官已经十几年了,不还在发挥作用嘛,被免职的时候在人民日报中组部、中宣部两个领导去宣布的,当时我就说,我说我当人民日报总编给我两句话评价我已经很满意了,我来的时候大家说来晚了,现在我下台的时候大家说我下早了,挺好,有这两句话我就够了,其他的我不要了。
我说今后我是怎么过呢?人生有三在,在世、在职、在位,在世就是活着,在职就是没退休,在位就是有个官当,我现在不在位了,但是我还在职,因为我是政协委员,还不退休,在世就是活着嘛,将来我政协委员也不当了,我还活着,在世就要做事,三在我就这么看的,有官好没光在职也好,在职也不在了光在世也好。所以我的格言,我在办公室自己写了一个书法,“春耕夏锄寻常事,秋收冬藏乐丰年,人生120载,复合时令节节甜。”春天要耕种,夏天要锄,秋天要收,冬天要藏,按照什么时令做什么事。人生是一样的,你到冬天了非得做春天的事不行吧,活到后头就是秋天了、冬天了该干吗干吗了吧,所以人生120载,复合时令节节甜,按照自然规律,人类的生命应该是120年,因为他的生长期的6倍,任何动物它的寿命是他生长期的6倍,我们人的生长期是20年嘛,发育比较快的,20年以后还发育当然就慢了,20年×6就是120年嘛,为什么活不到,因为你老发愁,或者过去生活不好各种损耗把你损耗的折寿了,折到七八十折没了,如果你活得好120年没问题。
120年分两部分嘛,前60年规定动作,不管谁活都是念书、找工作、娶媳妇、生孩子、养老人,想当官就当官,当多大,走仕途,或者不想当官,走专业、走人生,反正都是那些事,都是规则动作,都是那些动作,只是做的不同。到60年以后,60岁以后就没有规定动作了,说你退下来一定干啥,谁规定你的,叫自选动作阶段。我说我退下来了就进入自选动作阶段,自选动作阶段本人刚1岁,1岁婴儿,潜力还很大,不知道这个自选动作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我现在做的不少了,搞了个品牌中国产业联盟,搞了一个艾丰经济发展研究院,写了若干本书等等,加起来这十几年比我在位的十几年做的还多,因为我可以想干什么干什么。
所以有来源,想清楚,不等于免去你的职您就没戏了,在世就要做事,这是第一个三,叫三在。第二个三叫三立,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一辈子的事,不要老了无德行。立功,有权容易立功,但是没权了有闲暇的时间了容易立言,立言立好了可以帮助立功的人立功嘛,帮助有权的人立功嘛。我下来给中央写了好多内参,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都有,有的都得到了批示,当然不是每个都得到了批示,但有好几个都得到了批示,他们很重视,帮助立功的人立言,立言帮助他们立功嘛。
还有三情,人生有三清,爱情、亲情、友情,爱情很好,但爱情有缺陷,面不能太宽,太宽了就出毛病了。亲情呢,亲情也很好,但也有一个缺陷,和工作有矛盾,任人唯亲就成了忌讳了,所以最好的是友情,面又很宽,工作又不矛盾。所以我认为最宝贵的是友情,今后的生活,虽然下来了,如果友情常在,仍然不孤独,不是靠你的权力和人交往,而是靠你的影响力、你的素质,靠友情和人家交往很多事情会做的更有成效,也更潇洒。
所以人用权就三句话,把每一句话里头的内涵吃透,都会给你的生活道路展现了无限的广阔的前景。
责任编辑:姜波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020/7842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