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世界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摩尔镇的马隆人传统
2014年10月16日 11:06
地区和历史背景简介
牙买加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个岛国,印第安语,意为“林水之乡”。原本是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居住地1494年哥伦布来到牙买加,1509年成为西班牙殖民地。在1655年被英国占领。在1866年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1962年8月6日牙买加宣告独立,目前是一个在大英国协范围内的英联邦王国主权国家。人口方面,黑人和黑白混血种人占90%以上,其余为印度人、白人和华人。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少数人信奉印度教和犹太教。
牙买加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个岛国
自1509年西班牙宣称牙买加为其殖民地后。西班牙殖民统治者即对当地的土著居民施行了残酷的奴隶政策,导致在不久之后,岛上的阿拉瓦克人因战争、疾病和奴役而灭绝。为补充劳动力,西班牙自1517年开始从非洲向牙买加贩奴,导致黑人逐渐成为当地的主体民族。1538年,西班牙人建立西班牙城,作为牙买加首府。1670年,按照马德里条约,西班牙正式将牙买加等地割让给英国,英国人立刻将这个岛作为其海盗行为的基地,在1692年卢瓦尔港被地震毁灭之前,一度成为加勒比海海盗的“首都”。此后,英国人修建了金斯敦城,逐渐将其建设成为牙买加的中心城市。在之后的150年时间中,牙买加成为了世界上著名的蔗糖、郎姆酒和咖啡产地。为了维持数量众多的种植园,英国于1672年成立了皇家非洲公司,并从西非大量贩运黑奴。以为解决劳动力的不足,贩运来的黑奴由于受到残酷的对待,迫使黑奴起而反抗,起义此起彼伏,甚至一度在山区建立起了一些独立的聚居部落,这些逃亡而聚集在一起的人被称为马隆人。
摩尔镇坐落在牙买加东部葱郁的高山中
目前牙买加的居民有90﹪以上均是非洲黑人,且有普遍年轻化的倾向,约60﹪的人口年龄在29岁以下,不过一世纪以来与其他种族联姻的结果,使得牙买加拥有更多元独特的文化,但是非洲文化在此地还是有很深远的影响力,不论是在食衣住行,甚至音乐、舞蹈、语言、民谣故事等各方面均可感受的到。
摩尔镇马隆人的渊源
摩尔镇坐落在牙买加东部葱郁的高山中,是早期逃亡黑奴马隆人的后裔的家园。16-17世纪,摩尔镇马隆人的祖先被西班牙奴隶贩子从其出生地掠走,贩卖到新大陆。“马隆”一词来自西班牙语,意为“野人”,指那些16世纪初为反抗奴役和压迫而从奴隶主的控制中逃亡到牙买加东部蓝山和约翰克罗山区的奴隶。这些逃亡的奴隶数量不断的在增加,进而建立起了自己的聚居地。18世纪初期,他们控制了这个岛东部的大部分地区,为保卫自己的权益他们组建了精干的军队,以阻止英国控制下的种植园的扩张。经过数十年的斗争,英殖民当局终于在1739年与他们签署了一项协议,正式答应了他们自治的要求。
摩尔镇的马隆人来自非洲西部和中部
摩尔镇马隆人的文化传统
摩尔镇的马隆人来自非洲西部和中部,具有各种语言和文化背景,他们到了摩尔镇后,吸取各种传统宗教因素,创立了新的集体宗教仪式。后来这种习俗形制沿袭下来,被称为克罗曼蒂仪式,直到今天仍是马隆人的身份标志。仪式进行中间要表演歌舞、各种鼓点击法,以召唤祖先在天之灵;其间要使用一种源自非洲的秘宗语言克罗曼蒂语,以及用一些稀有的草药。
在摩尔镇马隆人召集和联络沟通时常常用一种叫“啊蹦”的传话“喇叭”实际上这是一种用牛角制作的“号角”,外型美观、音色洪亮,通过变换的音调表达出不同的集会信息。在宗教仪式上以及歌舞表演上使用的手鼓是马隆人就地取材制作的;在掏空的原木上蒙上硝制好的小牛皮即可成为音色优美的手鼓了,但这还是需要制作者具备有丰富的经验和技艺才行。约翰克罗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马隆人提供了良好的自给自足的生存条件,山中溪流中的特种鱼虾极大的丰富了马隆人的饮食,山中茂密的植被为他们提供了多种草药调养和保障着马隆人的身体健康。
在宗教仪式上以及歌舞表演上使用的手鼓是马隆人就地取材制作的
如果说马隆人以其克罗曼蒂语仪式而有别于其他牙买加人的文化传统,他们也有一些其他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的遗产被保留下来,其中包括一种独特的集体土地条约制,一种地方政治结构。
现状
摩尔镇人已经意识到并有具体保护他们的遗产的措施,但这和本地的政治体制密切相关。几十年来,福音教堂的传教士强烈反对马隆人克罗曼蒂仪式的这种传统。而且,经济状况的恶化强迫很多年轻人和中年人被迫移居到牙买加的其他部方甚至国外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牙买加“摩尔镇的马隆人传统”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责任编辑:高潮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016/7843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