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世界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土著亡灵节
2014年10月16日 11:06
基本介绍
墨西哥合众国位于北美洲,北部与美国接壤,东南与危地马拉与伯利兹相邻,西部是太平洋,东部有墨西哥湾与加勒比海的阻隔。首都墨西哥城。1519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墨西哥,1521年墨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522年在墨西哥城建立新西班牙总督区。1823年12月2日宣布成立墨西哥共和国。1824年10月正式成立联邦共和国。1846年美国发动侵墨战争。1848年2月墨、美签订和约,墨被迫将北部2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美国。1824年10月4日,墨西哥成立共和国。国内居民主要是印欧混血人和印第安人后裔。
墨西哥“亡灵节”是个隆重的节日盛会,到处充满快乐与喜庆。按墨西哥民间风俗,11月1日是“幼灵节”,2日则是“成灵节”。由于10月31日是西方国家“万圣节”,因此许多墨西哥人、特别是小孩子便从那天开始就过“亡灵节”了,一连三天,到处一派喜气洋洋。
墨西哥“亡灵节”是个隆重的节日盛会
墨西哥的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克塔维奥·帕斯说:“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回照。如果死得毫无意义,那么,其生必定也是如此。”“死亡才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这不但成为带有墨西哥民族特征的文化现象,也表现了墨西哥人的价值与哲学观念。墨西哥人是从古代印第安人的哲学中,继承了这种对生命的看法。因此,他们欢欣鼓舞地庆祝生命周期的完成,一年一度迎接生者与死者的团聚。每年的亡灵节,就是这样一种阿兹特加人的哲学观念和习俗的影响。人们祭奠亡灵,却绝无悲哀,甚至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意在与死去的亲人一起欢度节日。
节日活动简介
早在“亡灵节”开始的前一周,墨西哥城各大超市便摆满了与“亡灵节”相关的饰品:亡灵面具、亡灵衣服和亡灵面包。按照民间风俗,11月1日是“幼灵”节;2日是“成灵”节。人们在墓地通往村庄或者小镇的路上撒了黄色的花瓣,让亡灵循着芬芳的小路归来。晚间,在家门口点上南瓜灯笼,为亡灵上门引路;在祭坛上摆着玉米羹、巧克力、面包、粽子、辣酱、南瓜、甜食、甜点等供品,让亡灵享用。“亡灵节”祭坛上的面包与平常食用的面包是不同的。不同的形状又有不同的含义。有的做成“人”形,有的“人”形不带“腿”,表示“鬼魂”;被叫做“罗斯凯特”的螺旋状面包,表示生命的轮回;做成千层饼形状、并带有装饰的面包“奥哈尔德拉”,意在欢迎亡灵的归来。节日里,无分男女老幼,都可以戴着面具,穿上印着白骨的鬼怪衣服,在街上招摇过市,表示亡灵归来。 亡灵节,人们在去世亲人的墓前摆放鲜花。人们以多种形式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亡灵节,人们在去世亲人的墓前摆放鲜花
“亡灵节”期间还举行庆祝活动,其中,在墨西哥城宪法广场上纪念“亡灵节”的仪式是最盛大的,城内其他各区也有自己推出的展台,摆出各种造型来纪念死去的人们,颇有点儿竞赛的味道。广场上有首都各区政府精心布置的祭坛,祭坛装饰着五颜六色的剪纸、桔黄色的万寿菊、墨西哥的传统食物,以及各式各样的骷髅造型。通常每个祭坛都有一个主题,比如纪念某位名人、总统、艺术家、演员等。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有的祭坛宣传环保、号召人们关注生态环境,有的号召人们不要忘记墨西哥的历史和传统。有的则表现了行业特点,如公交系统、地铁系统都专门布置了自己的祭坛和展览区,墨西哥自由摔跤协会也建了大型的摔跤台,一对对骷髅摔跤手的表演栩栩如生;而墨西哥面包工业协会甚至在广场上搭起了砖头大烤炉,现场烘烤亡灵节面包和糕点,免费送给老人和儿童。人们还会在公墓里弹奏音乐,并写一些“骷髅”诗互相取笑。
墨西哥的鬼村
11月1日是墨西哥的“幼灵节”——祭奠死去的孩子,11月2日是“成灵节”——祭奠死去的成年人,这两天通称为“鬼节”。墨西哥的土著居民印第安阿兹台克人认为,死亡既是生命的归宿,也是新生命的开始。因此,节日中人们都要隆重地庆祝。米斯基镇位于首都墨西哥城东南,有“鬼村”之称,这里并不闹鬼,却因传统的“鬼节”而闻名。
“鬼节”活动的高潮出乎常人预料。米斯基镇的人夜半时分装扮成“亡灵”,打着灯笼划着小船,船上载着空棺材在湖里游荡。然后,人们抬着棺材上岸,走到墓地里。印第安人信奉水神。人们从湖里抬着棺材上岸,意味着从水里带来了生命。现在,很多农村仍保持着为死者“洗澡”的风俗。人们把亲人的尸骨从坟墓里挖出来,擦洗干净后再重新入殓。
各式各样的骷髅造型
文化传统意识
在墨西哥,孩子们从小就被告知这项传统。在墨西哥4年级小学生的<公民知识>课本上,“亡灵节”被列为墨西哥最重要的传统之一。孩子们从课本上知道:“11月2日的亡灵节是我们为那些已经不和我们在一起的人举行的节日。这不是一个悲伤的节日,相反,它是一个充满色彩的节日;人们用食品和其他东西为死者布置祭坛;在公墓里弹奏音乐,并且写一些‘骷髅’诗互相取笑。这是西班牙殖民时代以前就有的印第安习俗、印第安文化;阿兹特加人就是这样庆祝的。
报纸上也在“亡灵节”这一天,用整版的篇幅刊登总统、内阁部长与知名人士的骷髅漫画,配上墓志铭。被画成骷髅的人也引以为荣幸,表现出墨西哥民族乐观豁达的性格和对待死亡的幽默态度。在首都墨西哥城,政府有关部门为了展示这种古老的文化,还特地组织各区文化部门在市中心的宪法广场上搭起各种各样的祭坛。参加单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挖空心思,把祭坛搭得又漂亮、又富有艺术性。从而表示对民族文化特性的继承。小商小贩也被特别允许在广场四周贩卖各种传统食品。参观的人们喜气洋洋,完全是过节一样。
人们祭奠亡灵,却绝无悲哀,甚至载歌载舞
虽然墨西哥的“亡灵节”与其他西方国家有相似之处,具有西班牙殖民前的印第安民族与西班牙人的双重渊源,但是,本质上还是继承了印第安人传统,表现出印第安文化特征,以及他们特有的幽默和理念。墨西哥人普遍认为,这一文化主要是继承了古代印第安人,特别是玛雅人或阿兹特加人的观念。而且来源于现在被称作“美索阿美利加文化”最发达的时期。虽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受到殖民时代欧洲文化的影响。但是,墨西哥人总是愿意把他们所继承的古老的文明、文化作为民族的特性,从而区别于他们和其他的西方国家。这种意识是根深蒂固的。 2003年墨西哥申报的“土著亡灵节”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责任编辑:高潮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016/7843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