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时政聚焦

【案例】“嫌贵别点”式傲慢背后当反思

2014年10月16日 16:36

 

【关注社会】

【事件介绍】

1

五台山特色菜“台蘑炖山鸡”400元:嫌贵不要点

10月2日,有报道称,五台山特色菜“台蘑炖山鸡”在当地酒店要卖300多元至400多元不等,引发“定价太高”的质疑。

10月4日,五台山风景区官方微博“五台山发布”对此回应称,“市场经济时代,市场调节。只要是明码标价,你愿意买,他愿意卖,即可成交。”

该回应再次引发质疑,有网友称其“死猪不怕开水烫”。

10月5日中午,记者发现,“五台山发布”删除了该微博。五台山新闻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焦瑾琦今天14时许告诉记者,“五台山发布”的回应微博是他误操作发布的,怕影响不好,所以删除了。

焦瑾琦称,他与五台山风景区物价局工作人员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台蘑炖山鸡”价格的确不高,一直都是三、四百元,并没有因为黄金周而上涨,一些野生台蘑市场价已达600、700元一斤,但产量低、需求大。

山西省物价局价格举报中心主任刘复贵接受采访时表示,餐饮业的定价已经放开十几年了,物价局不再管控,由市场自主定价。

五台山回应:市场经济时代,市场调节

此前报道,被称为“台蘑”的五台山的蘑菇,种类超过15种。当地台蘑批发商提供的价目表显示,最便宜的台蘑20元一斤,最贵的200元一斤。

五台山景区明清街一家较大酒店的“台蘑炖山鸡”售价400多元,服务员称,用的是优质台蘑。

“一盘台蘑炖山鸡卖400元”经媒体报道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质疑“定价太高”,“物价局是摆设”,也有网友认为黄金周“水涨船高”,是市场行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0月4日,山西省五台山风景区官方微博回应称,“市场经济时代,市场调节。只要是明码标价,你愿意买,他愿意卖,即可成交。同一只鸡,所处地域不同,它的售价不一定相同。您有体会吗?”

该回应再次引发网友质疑,被骂“不要脸”。

网友“布鲁克林男孩Suney”评论称,本身没什么,垄断单位,景区贵大家都知道,游客也就是发发牢骚,明码标价吃不吃随便。不过官微这么理直气壮的不要脸也是让人看到也是醉了……

网友“求好运的小天天”则评论:“官博好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网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3版“更直斥,“回答给人一种不要脸的感觉”。

针对五台山风景区市场调节的说法,网友“用户5214425730”认为,不要拿市场经济作挡箭牌,敲诈就是敲诈,乘人之危就是乘人之危;但奇怪的是官方居然还支持这种行为,那还要物价部门干什么;这样下去市场不是完全混乱了吗;要知道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要讲公平正义原则。

在一片质疑声中,也有支持的声音。五台山旅游网官方微博评论称,“非常同意!”

该回应还引起了山西省晋中市公安局的不满,其官方微博转发是评论称:“俺‘平遥发布’不会这么答,做了大量大大量工作保游客满意。”

 

“明码标价,嫌贵就不要点”

五台山新闻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焦瑾琦6日对记者说,台蘑一般产自五台山海拔2000米左右的林中,只在立秋后的两个月内采摘,采摘难度大,产量低。最近有当地农民采摘台蘑时被毒蛇咬伤,据他了解,还在医院治疗中。而台蘑的市场价已经六七百元,一盘即使只用四两,也将近200多元的成本了,“定价400元,确实不贵”。

焦瑾琦还说,如果商家以其他蘑菇冒充台蘑,属于价格欺诈,顾客可以向工商局、物价局举报。

山西省物价局价格举报中心主任刘复贵告诉记者,之前没有听说过关于台蘑炖山鸡定价太高的举报。他表示,餐饮业的定价已经放开十几年了,物价局不管。除非价格高得离谱,否则物价局不会干预。明码标价,嫌贵就不要点,但不准强买、宰客。

不过,刘复贵也表示,他没有吃过“台蘑炖山鸡”这道菜。他去五台山旅游时,一般都是自己带吃的东西,他称自己的经验是,来景区的路上买些东西吃,或者在景区旅游完,离景区稍微远一点的地方买东西,这样比较便宜。

“嫌贵就别点”究竟是什么逻辑?

“明码标价,嫌贵就不要点”咋一听似乎有点道理,实质上是一种不尽责的逻辑。物价局的职能就是按照上级提出控制价格总水平的目标、措施及相应的控制对策,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物价,对拟调整的商品价格进行审核、审批,保持区域内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山西餐饮业的定价已经放开十几年了,物价局不管”显然与物价部门的职能不相符合,没有尽到监管责任。按理,针对五台山特色菜“台蘑炖山鸡”“定价太高”的质疑,这个价格举报中心应该对其进行调查核实,给游客一个明确的说法。然而,这个中心不但没有进行调查核实,而且竟然说出“明码标价,嫌贵就不要点”这种与自己职能不相符的话。这样的话显然不是在维护游客的利益,而是在为自己的失职进行狡辩。

“明码标价,嫌贵就不要点”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逻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自主定价也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脱离了法治就是敲诈勒索。景区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店家数量也有限,不可能展开充分的竞争,容易形成价格垄断。试想,在景区里,游客用餐不可能跑得太远,如果景区内店家如果私下里串通,都把价格抬得高高的,游客就很难有选择性。这样的高价显然是在拿市场经济作挡箭牌乘人之危。但奇怪的是官方居然还支持这种行为,这样下去市场不就完全混乱了吗。实际上景区价格高不高,这个价格举报中心的主任比谁都清楚,他自己不仅没有吃过“台蘑炖山鸡”这道菜,而且他去五台山旅游时,一般都是自己带吃的东西,他称“自己的经验是,来景区的路上买些东西吃,或者在景区旅游完,离景区稍微远一点的地方买东西,这样比较便宜”。明知价格过高,那他为何不采取措施加以调控呢?

“明码标价,嫌贵就不要点”也是蛮不讲理的逻辑。按此逻辑,只要明码标价,没有强买强卖,一盘“台蘑炖山鸡”价格随便卖多少都可以,物价部门根本不需要对其进行监控。顺着这个逻辑,试想,对于看病贵,医院可以用“嫌看病贵,你不要看啊!”;对于过路费高,交通部门可以说“嫌收费贵,你可以不过呀”;对于房价高,住建局可以说“房价高,你可以不买啊”……如果全国各地都像这个物价部门一样,对价格不加任何监控,长此发展下去,真的让人到了住不起、死不起、活不起的地步,正如一网友说:“没有物价局控制粮油价格,底层人想吃饱都难”。

由些看来,“明码标价,嫌贵就不要点”,山西省物价局价格举报中心对五台山特色菜“台蘑炖山鸡”价格过高的这一回应,不仅反映出这个中心没有尽责,同时也助长了一些景区漫天要价的行为,是一个是不负责、蛮不讲理的逻辑。不仅无利于消除游客的忧虑,也会使这个中心威信扫地。

 

“嫌贵别点”,还要物价局干啥?

在报道中,五台山景区和当地物价局都接受了采访。他们的回应似乎也都有道理。五台山景区说:都是明码标价,没有强买强卖。物价局说:嫌贵别点,我们旅游的时候都是自带食物。

是的,眼下市场经济已经几十年了,什么东西都要讲究一个市场的需求。需求大则贵,需求小则贱。而且,人家真的是明码标价,人家也真的没有强买强卖。问题是,这都不能成为菜价昂贵的理由。对于五台山景区做出这样的回应,我们还是能够理解的。人家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能让利益最大化是他们最大的追求。但是,物价局的回应,显然是很难让人接受的。如果说大家都可以“嫌贵别点”,那还要维护市场价格秩序的物价局干啥?

物价局是负责监督物价的,游客举报了五台山的“台蘑炖山鸡”,对于物价部门来说,应该是件高兴事情,专门设立物价举报电话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获取案件线索吗?这线索送到了家门口,咋还不高兴了呢?特别遗憾的是,原本应该是维护消费者利益的物价局,这次竟然说出了“嫌贵别点”的话语。如果什么东西一贵,老百姓都可以不买的话,物价局的所有工作人员也就可以回家卖红薯了。纳税人还养着你们干啥?再说了,按照这种理论延伸了来说的话,这个社会就会乱了套:嫌馒头贵就不吃馒头,嫌蔬菜贵就不吃蔬菜,嫌房子贵就不住房子,嫌看病贵就不看病了,嫌衣服贵就不穿衣服.......如此这般,人类岂不要面对物质丰富的时代,却要回到衣不遮体的原始社会?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物价局的一位负责人的话语,让我难以忘怀。他说:我们旅游的时候,都是自己带着食物,这样会更省钱。这言下之意很明显,就是别嫌人家的东西贵,是自己不懂得节约,自己带着食物就不要去吃“台蘑炖山鸡”了。这确实是一种办法,问题是,吃的东西我们能带着去旅游,可是我们旅游总要住宿的吧?如果这个住宿也很贵的话,物价局是不是建议老百姓旅游的时候都背着房子?

五台山的“台蘑炖山鸡”笔者没有吃过,也吃不起。但是,不知道说出自己旅游都是带着食物的物价局的工作人员是不是也没吃过呢?不是笔者不怀好意,如果说我们的物价局监管人员也没有吃过的话,谁也不会相信。监管景区的物价是物价局的一项重要的工作,这必然会是经常要去检查检查的,试问检查的时候,就没有吃过“台蘑炖山鸡”?

我想,要是物价局和景区之间要是没有说不清楚的问题的话,他们面对消费者的举报,也就不会抛出“嫌贵别点”的回应了。

在我看来,物价局的“嫌贵别点”,就是吃了“炖山鸡”撑得。

“嫌贵别点”式回答背后的傲慢与偏见

虽说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价高者得,自由竞争,自由买卖”,但并不代表职能部门就不能对坐地起价,扰乱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行为进行制止和惩罚。作为景区的官方微博,“五台山发布”肩负着对外发布官方信息,服务旅客的职责,哪怕景区管理部门的确没有平稳物价的执法权力,或是台蘑的确采摘不易,成本居高不下,但在面对游客的不满和抱怨时也不该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回击游客。而山西省物价局价格举报中心主任更不该无视自己监控平稳市场价格的职责,说什么“明码标价,嫌贵就不要点”。这种态度不但极其不敬业、不专业,更表现出官方在面对游客时强势的心态,以及隐蔽于心的傲慢与偏见。

“嫌贵别买”的傲慢在于以官方自居,不准民众和游客有任何质疑和不满。虽然表面上说的有理有据,但实际上却是歪理,是谬论。如果市场经济就意味着不需要对价格进行调控,不需要对市场进行管理,一句轻飘飘的“嫌贵别买”就可以打发走不满旅客和民众,那么风景区管理部门和物价部门又有何存在意义呢?还不如就地解散,让市场经济的大手进行调控。一方面认为自己有管理的权力和职责,一方面又不愿正视本职工作内出现的问题,还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嫌贵别买”的偏见还在于将旅客和民众的意见和不满人为的、主观的放置在自己的对立面。旅客反映事实或发发牢骚就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存心捣乱,而不能客观的从问题出发,先找自己主观存在的问题。我们在舆论媒体上看到有些政府官员推脱责任的“雷言雷语”,归根到底也是出于这种心理,出了问题首先想着推脱责任,想着找外部原因,想着是别人有意找茬。社会管理者一旦存在这种心理,焉能不激化与民众之间的关系?

“台蘑炖山鸡”这道菜到底值不值400元的高价笔者不知道,也许真如当地物价部门所说采摘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市场定价较高,但无论如何在面临旅客的疑惑、不满和质疑时,要做的是耐心解释和用证据说话,而不是“高贵冷艳”用“嫌贵别买”贬低他人。笔者比较纳闷的是,在网络发展一日千里,即时通讯设备和软件大面积普及的现实背景下,在旅游市场竞争格外激烈,各地大力发展旅游业、提升旅游市场整体水平的大环境下,五台山景区又哪来的底气用如此态度对待游客。如此“负面营销”手法不学也罢。

 

请收回“嫌贵别点”的雷言雷语

台蘑炖山鸡到底该卖多少钱,主要应由成本决定。哪怕是市场经济,定价也是有依据的,也不能漫天要价,更不能借助地处景区等特殊垄断地位而随意宰客。一直以来,公众对一些场所“天价饭”的质疑不绝于耳。机场、火车和景区,都是天价的重灾区。这些场所之所以能够将东西卖出高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垄断地位——这是我的地盘,我就卖这么贵,你爱买不买。只要你消费,就只好挨宰。其实,不管是机场、火车还是旅游景区,本质上都是通过垄断公共资源来谋利的,理应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价格公道的服务,而不是试图利用自己的特殊优势来牟取暴利。类似做法也不利于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  

物价局“嫌贵别点”的态度,无疑也是极不负责任的。物价部门的职责,就是组织开展价格和收费的监督检查工作,查处价格垄断、价格欺诈等各种价格违法和乱收费行为,健全价格举报制度,指导价格社会监督工作,指导并承担价格公共服务工作。如果对价格乱象放任不管,如果对公众反映的问题无动于衷,物价部门还能做点什么?商家的本性总是逐利的,终结不合理的垄断高价,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物价、工商等部门的严格管理方能实现。  

同一只鸡,所处地域不同,它的售价确实不一定相同,但不管怎么不同,都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且,鸡就是鸡,不可能卖出凤凰的价钱。因此,希望某些地方不要以市场经济为借口随意定价,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才是可持续性发展之道。同时,更期待相关部门认清自己的责任,收回“嫌贵别点”之类的雷言雷语。否则,如果食药监部门说“嫌食品有毒你就别吃”、卫生部门说“嫌治疗费用太高你就别治病”、公安部门说“嫌治安不好你就别出门”……这社会不就乱了吗?

【启示与思考】

“一盘台蘑炖山鸡卖400元”之所以引发网友热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人都有在景区消费被宰的经历。假期旅游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但一旦被骗被坑,即使再好的菜也会让人不舒服。因此,游客的吐槽可以理解。可是,有关部门竟称“嫌贵别点”,这样的答复恐怕比世界上最难吃的菜还难以下咽。

网友的质疑并不过分,其实就是想让有关部门解释一下,这道看上去很普通的“台蘑炖山鸡”为什么这么贵。有关部门应该拿出充分理由来说服游客,而不是以一句冷冰冰的“明码标价,嫌贵就不要点”搪塞游客。这样的话,谁听了都不会舒服。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价格很多都由市场调节,但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之所以有些领域还需要政府定价,之所以一些物价核准还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就是因为行政调控在某些时候是具有合理性的。

在旅游景区,很多价格其实并不是市场调节的结果。就拿服务餐饮来说,有的地方餐饮服务存在垄断,有的地方不是谁都能到景区提供餐饮服务的,需要有一定的门槛。如果有商家因为垄断而坐地起价,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岂能说“只要是明码标价,他愿意卖,你愿意买,即可成交”?

没有竞争,只有垄断,结果往往就是物价畸高。如果有了竞争,降低门槛,景区内的餐饮价格还敢这么高吗?恐怕贵了,游客也不会到这里来消费。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游客都希望能吃到性价比较高的平价食品,景区有没有提供这样的服务呢?如果景区提供的都是价格比较贵的食品,这是不是涉嫌宰客?

物价部门不能拿市场经济当挡箭牌,以为有了市场经济就可以什么事情都不用管。既然有游客举报,就要认真进行调查,而不应以“餐饮业的定价已经放开十几年了,物价局不管”作为卸责理由。毕竟,景区的服务包括餐饮服务,如果餐饮服务质量不高,这样的景区是很难让人满意的。 

接到消费者的价格举报,或看到网友们的网帖质疑,物价部门最应该做的,是将有关举报或质疑,在规定时间内转交有管辖权的地方价格主管部门调查处理,若有必要,还应该立即派出检查人员进行调查并反馈,而不能以充满官僚习气的语言搪塞公众,进而助长景区的漫天要价行为。认真对待每一个投诉者,哪怕投诉不一定有理,甚至投诉错了,相关部门也要有认真的态度。很多时候,如何对待有错、有误会的投诉,更能检验一个职能部门的服务水平。反之,以蛮横的官腔回应质疑,不仅会影响一个景区的形象,还会给地方政府抹黑。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016/7843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