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甘肃:常怀为民之心

2014年10月20日 12:51

 

改善和保障民生,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就要怀一颗温暖的为民之心,扎扎实实谋民生之策、办民生之事、解民生之难。

常怀为民之心,首先要从认识上、思想上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坚持向群众学习,向生产实践学习,在务实为民中做到真学真懂真用。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让思想和灵魂充分地接受熏陶和洗礼,坚持不懈找出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良方子”,找准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金点子”,补足一心为民的精神之钙,筑牢一心为民的思想之魂。

常怀为民之心,就是要从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入手,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矛盾和困难。全力以赴办好向人民承诺的各项惠民实事;切实抓好背街小巷、乡间小路、村野小桥、小沟小渠、垃圾处理小场点和文化健身小广场“六小民生实事”;积极实施城乡教育助学、城乡饮水安全、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富民产业推进等“十三大惠民工程”。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抓进度、促落实,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常怀为民之心,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站稳群众立场,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困难,力争“五个抓好”。即:尽最大努力抓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施,着力推进“教育质量大突破”工程,努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抓好创业就业,重点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再就业岗位,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进城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抓好医疗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县医院整体迁建和乡镇卫生院改造升级、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着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抓好社会保障,统筹做好城乡低保、救灾救济、医疗救助、五保供养、优抚安置和残疾人等工作,继续推进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保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增强社会保障透明度,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兜底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廉租房、公租房、限价商品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逐步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确保农村群众住房安全。

 

常怀为民之心,就是要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要按照全省“1236”扶贫攻坚总体要求,着力推进精准扶贫,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开发格局,深入推进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集中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战,加快逐村逐户消除贫困步伐;抢抓机遇、认真策划、衔接和落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带动扶贫开发工作迈出新步伐。自觉形成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实现驻村帮扶长期化、制度化;逐步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大力支持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确保实现贫困人口年内脱贫目标。

常怀为民之心,就是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始终将广大群众的安全牵挂心头。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好信访接访工作机制和领导包案责任制,深入推进领导干部下访接访,有效化解信访积案;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持续抓好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交通道路、食品药品、消防等重要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坚持以蓝天、碧水、安全、宁静、生态五大环保工程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造林绿化工程,着力推进治污减排,努力营造优美、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常怀为民之心,就是要以“民生”为镜,始终务实为民,千方百计抓好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的整改落实,做到立行立改、早改真改,让保障民生之心坦坦荡荡,让改善民生之举实实在在。

(作者系中共清水县委书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020/7845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