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安倍政权阴云密布
2014年10月22日 13:36
分析人士认为,两名女阁僚同一天辞职,对安倍政权造成沉重打击,势必进一步削弱安倍内阁的支持率,影响今后安倍政权运营,同时也为反对党提供了绝佳的“炮轰”机会。
(图片说明:10月2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东京的首相官邸接受媒体采访。)
两名女阁僚同日辞职
小渊20日晨前往首相官邸,就本人所涉政治资金问题向安倍汇报并提交辞呈,安倍当场接受了辞呈。小渊随后在经济产业省会见记者,宣布辞职决定并就政治资金问题作出解释。
(图片说明:10月20日,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小渊优子在辞职后举行新闻发布会。)
小渊所涉政治资金丑闻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其政治后援团体在组织选区民众观剧等活动时收支不一致,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或“政治资金规正法”;二是其政治资金收支报告显示有多项资金支出涉嫌公私混用和利益输送等问题。据日本媒体调查,收支不一致的资金高达数千万日元。
松岛绿被曝在选区发放数万面宣传自己的团扇,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有关禁止向选民提供有价物品的规定。松岛绿20日午间向安倍提交辞呈后也召开发布会宣布了辞职消息。
据悉,两名女阁僚所涉丑闻不久前经媒体曝光,连日来在国会受到在野党和舆论严厉追责。日本最大在野党民主党上周还向东京检方举报了松岛绿的相关案情,请求检方立案调查。
(图片说明:10月20日,日本法务大臣松岛绿在辞职后出席新闻发布会。)
安倍政权和自民党内多数意见认为,小渊所涉事件性质严重,包庇下去只能让丑闻发酵;而松岛绿身为法务大臣,一旦遭立案将使安倍政权处于尴尬境地。两人尽快辞职有助于控制对安倍政权造成的伤害,也能避免在接下来的国会日程中遭在野党反复追责,重蹈安倍第一次上台时的覆辙。
安倍2006年至2007年首次执政期间,有5名阁僚因政治资金、失言等丑闻先后引咎辞职,其中农林水产大臣更是在追责压力下自杀。受此打击,安倍执政一年即黯然下台。
安倍新内阁招牌受损
今年9月初,安倍改组内阁亮出两块招牌:“重视女性活力”和“地方经济再生”。为此,安倍任命了5名女性阁僚,创历届内阁女性阁僚之最。在5名女性阁僚中,总务大臣高市早苗等3名保守派女阁僚是安倍的政治盟友,而政治理念与安倍保持一定距离的小渊和松岛堪称新一届内阁“重视女性”的象征。此次两人同一天辞职,对安倍政权的打击可想而知。一些日本媒体用“安倍政府的招牌掉到了地上”来评述两位女大臣的辞职。
据了解,安倍当初改组内阁的主要动机是将党内最大对手石破茂从自民党干事长的位置上赶走,并通过任命小渊等多名女性阁僚维持人气。不料事与愿违,新内阁成立不到两月,小渊和松岛就因丑闻辞职,另外3名女阁僚总务大臣高市早苗、国家公安委员长山谷惠里子、女性活跃担当大臣有村治子则因极端保守和排外立场不断遭到国内外舆论质疑。
安倍20日在接受松岛绿辞呈后向记者团承认,就两名女阁僚辞职,他本人需要承担责任,并向国民道歉。此间舆论指出,安倍为了博取人气,追求轰动效果任命了创纪录的5名女性阁僚,但忽视了事先“尽职调查”,内阁改组效果恐怕会适得其反。日本上智大学政治学教授中野晃一表示:“一旦两名大臣离开内阁,安倍的政治智慧和判断力将遭质疑,当初他可是极力保住这两人的。”
(图片说明:10月2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中)在东京的首相官邸接受媒体采访。)
长期执政面临考验
日本共同社19日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安倍内阁支持率跌至48%,比上月调查下跌近7个百分点;不支持率则从上月的29%骤升至40%。
更让安倍政权忐忑的是经济复苏乏力,日本民众对“安倍经济学”的信心明显动摇。共同社民调显示,高达85%的民众表示,没有感觉到安倍经济政策带来了景气恢复。
此间经济学者指出,“安倍经济学”设想的“货币宽松—日元贬值—出口增加—企业受益—收入提高—消费增长”的“良性循环”已露出破绽,尤其是受物价上涨和日元贬值双重影响,日本民众的实际收入不增反减。此外,今年4月日本政府将消费税率从5%提高到8%后,对日本消费的负面影响超出预想,今年第二季度日本经济折算成年率下滑7.1%。
(图片说明:9月4日,在东京的日本央行总部,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新闻发布会上讲话。日本央行当日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表示,该行将继续维持目前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变。)
安倍接下来将不得不决定,是否按既定计划从明年10月起将消费税率进一步提高到10%。日本经济观察人士表示,安倍面临两难:一方面近7成民众反对继续提高消费税率,包括安倍智囊在内的许多经济学者也主张冻结增税计划,以免“安倍经济学”破产;但另一方面,推迟提高消费税率某种程度相当于承认“安倍经济学”失败,动摇市场对日本财政前景的信心。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安倍政权内政遭受重挫,影响或波及外交领域。为挽回支持率,安倍在外交上急于得分的心理肯定越发迫切。共同社20日分析说,旨在长期执政的安倍政权面临重大考验。(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022/7850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