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视点

今日话题:“法治中国”容不得“法外之地”

2014年10月23日 10:45

 

编者按:“法者,天下之准绳也。”“刑不上大夫”的时代,早就已经过去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宣讲网以此为话题,摘编重要理论文章,以飨读者。

习近平谈从严治党:打铁还需自身硬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从严管党治党。从制定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整治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到整治“会所歪风”;从狠刹“舌尖上的浪费”,到禁办奢华晚会……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大振。

“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党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党的作风建设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作风问题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能不能坚守艰苦奋斗精神,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近年来,一些党政机关讲排场、比阔气、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上奢靡之风、奢华之风很甚,广大干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详细】

 

四中全会清理反腐“法外之地”将进入“不能腐”阶段

“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2012年11月15日,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当天,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如是说道。

一场影响深刻的反腐战役,由此展开。

两月后的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对反腐作出进一步部署,“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

在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福建省纪委原副书记张大共看来,习近平的上述要求,确定了法治反腐新方向。

在《关于法治反腐的思考》一文中,张大共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反腐,经历了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制度反腐、法治反腐四个时期。

他逐一分析了前三个时期的“软肋”:运动反腐,依靠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惩治腐败,但腐败是个慢性病,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权力反腐,容易因领导者的改变而改变,因领导者注意力的转移而转移;制度反腐,党纪政纪大多缺少与其配套的具体规定,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强制性和约束力。

“法治反腐是制度反腐的新超越”,张大共称,“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限制和规范公权力行使的范围、方式、手段、条件和程序,使公权力执掌者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从而达到减少和消除腐败的目标”。

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认为,反腐方向的调整,反腐战略目标也随之转变。

他认为,直到十八大才首次明确提出反腐战略目标:“建设廉洁政治”,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一直在反腐,却始终无法控制腐败蔓延势头的严酷现实表明,敢于提出这样一个明确具体的目标,肯定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难能可贵”。【详细】

 

近期中国反腐六大热词

  “整治查处党员干部参赌涉赌案件6122起,涉及7162人。”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中央晒出的一份清单。专家称,官员赌博过去只有零星的公开,此次“官场赌风”首次大规模暴露在公众面前,意味着这一曾被忽略甚至有些“隐秘”的问题,成为反腐突出的焦点。

此次中央首次晒出“官赌”清单,无疑是对“官场赌风”的“亮剑”之举,看到党员干部参赌涉赌的案件,以及涉及的人数,的确触目惊心。

国家公职人员不同于其他群体,它是民众了解国家政体、形象的窗口,其一言一行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国家形象。只要官员沉迷于赌博,必然产生不利影响。现在有些官员不仅是赌博,甚至形成了“赌风”, 它不仅仅影响的是个人、家庭,更败坏了官场风气,败坏了党员形象,对整个官场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玷污了官场健康环境。【详细】

 

治理“一把手腐败”的核心是什么?

尽管限制权力是反腐败的基础,但是考虑到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集中有限的资源实行适度赶超战略,这必然导致政府权力集中和“一把手”权力集中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监督权力的运行,成为反腐败尤其是反对“一把手”腐败的关键措施。从理论上讲,分权和发展一定时期内会构成矛盾,简单地套用西方政治学理论中的分权思想,可能难以在发展过程中解决中国的腐败问题。进一步,考虑到中国的具体国情,官员主要是“对上负责”,因此自上而下的监督是所有监督方面的最重要力量。在现行制度下,对“一把手”自上而下的监督主要依靠上级机关的纪委和监察系统。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简称纪委)负责“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纪委成为反腐败工作最重要的部门。而由于纪委受当地党委领导,因此纪委查处干部可能会受到当地党政主要领导的干涉。为此,中央不断改革纪委系统的领导体制,逐步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权。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这意味着,纪委系统由过去的完全从属管理变成了半垂直管理。

毋庸置疑,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有助于增强纪委办案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减少地方保护主义,推进地方廉政建设。但是在现行体制下,纪委在人、财、物三方面仍然受制于同级党委,以及纪委系统本身工作的特殊性,仅仅上收纪委领导的任命权和规定办案报告上级这些措施,效果并不会十分显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逐步将纪委系统由目前的半垂直管理变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完全垂直管理,即纪委系统的人、财、物均由上级纪委按照规定统筹安排。目前检察院和法院都在省以下实现了垂直管理,纪委系统作为反腐败的领导机关,更应该推进垂直管理的体制改革。考虑到纪委工作与当地党政机关可能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在实行垂直管理后,纪检干部主要在全国范围的纪委系统内横向或纵向流动,这样可以扩大纪检干部的升迁空间,同时又可以减少纪检干部与当地的利益瓜葛。【详细】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023/7852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