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中资企业海外矿产投资亟待规避风险
2014年10月24日 14:21
海外矿产投资增长趋势显著
当前,矿产资源投资正在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投资处副处长班永陟介绍,2013年中国海外矿业投资额达到248亿美元,同比增长达83%。截至去年底,中国企业在海外矿业投资总额达到1061亿美元,占中国海外投资总额存量的16%。
班永陟说,我国海外投资矿产的企业已经有1397家,涉及石油开采与加工、有色家属开采、黑色金属开采等。中国矿业企业正在积极走出去布局全球。
以铀矿为例,近几年我国天然铀矿资源的海外开发取得不错进展。中核集团地矿事业部副主任陈跃辉介绍,阿泽里克铀矿冶项目是我国第一个海外铀资源投资开发项目,设计年产铀金属678吨,目前已累计生产铀金属近600吨。我国还收购了帕拉丁公司LH控股公司25%股权,每年获取550吨权益产品,第一批230吨产品将于10月启运回国。
“国内天然铀产业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目前虽然天然铀价格处于低谷,但是随着全球低成本铀矿资源消耗不断增多和二次铀供应不断减少,天然铀产业将逐步迎来新的一轮上升周期。”陈跃辉说。
矿产领域的国际合作正在不断走向成熟。随着中资企业资金、技术装备、人员实力不断增强,国外也表达出希望同中国合作开发矿产的愿望。俄罗斯自然资源与生态部副部长何拉莫夫表示,俄罗斯远东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俄罗斯期待与中国联手,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他说,俄罗斯有独一无二的矿业资源,按照其种类和储量来说都在世界名列前茅。中国是俄罗斯可靠的合作伙伴,是值得信赖的朋友,与中国同行并扩大合作是俄罗斯对外政策和经贸合作优先考虑的方面。
记者注意到,当前,俄罗斯正在为建立能源同盟而努力。俄罗斯远东矿产资源储量非常丰富,俄罗斯联邦已通过2030年前国家地质矿产资源发展纲要,将大量吸收国家资本。中俄两国将在地质勘探业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
投资带来环境污染易引发民怨
在海外矿产投资中,技术合作机会与低廉的原材料价格往往是中资企业看中的重点。然而由于勘探开采过程极易引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很容易引发民怨,投资过程难以实现一帆风顺。
世界银行矿业部高级经理周咏梅介绍,当前中国正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投资中低收入水平国家的矿产资源。不过,由于这些国家体制脆弱、政局不稳,在复杂的投资环境中还需谨慎。
“中国企业在脆弱体制国家矿产投资的风险往往需要企业承担。”周咏梅说,作为中国海外投资的主体,特别是在一些中低收入国家,往往会遭遇多重困境。由于投资目标国居民缺乏合资矿区的就业机会,以及移民安置等问题,容易引发当地民怨。劳工条件所引发的劳工抗议和罢工时有发生。而且,在战乱国还容易遭受资产损失。
本月初,中国新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已正式实施。班永陟表示,相关办法规定了中国政府相关机构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还应积极做好引导和规范,特别是引导企业在海外采矿当中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做好环保措施,融入当地。
尽管海外矿产投资存在诸多风险,但从长远看拓展海外原材料市场,加强国际合作仍旧是必然趋势,关键是将环境负面影响尽可能降低。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表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是现实矿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坚定不移的实施开放合作的政策,深化矿产勘查开发、加工贸易、投资等各项领域的合作,推动矿产品贸易和矿业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矿业政策对话与市场信息交流,促进国际矿产品市场平稳有序的运行,共同构筑互利共赢的全球矿产品供需贸易与投融资的格局。
利用银行杠杆加强绿色信贷约束
银行业目前已经走在了海外矿产投资保障的前列。周咏梅表示,政府当下正致力于改善我国海外投资的环境影响,推行“绿色信贷”政策等,对促进投资企业同当地的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绿色信贷”在操作层面也逐渐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银监会统计部副主任叶燕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环保部会将环保违规企业处罚的“黑名单”转送银监会,从而方便银监会要求银行机构对“黑名单”企业采取包括限贷、停贷、收回贷款在内的一系列措施。
他认为,更重要的是在银行层面达成共识,银行内部能够把对环境风险作为审核贷款流程的一部分。除了项目有无环保风险,还要考虑企业是否有能力控制生态破坏的风险,必要时还会邀请第三方进行环境影响独立评估。
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也表示,为规范中资企业海外投资行为,将进一步强化利用信贷手段约束,同时对海外投资环保违规企业坚决纳入社会诚信档案中,提高违法代价。环保部已经与商务部合作,发布了《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鼓励中资企业遵守投资目的国必要的社会规范,特别是信守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基本理念。别涛介绍,中国曾协助老挝等国,推动当地建立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进一步约束中资企业在当地的环保行为。
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二局副局长沈良军、中国进出口银行梁亮等也表示,所在行已明确将环境评价作为授信评审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和最低门槛要求,综合了解在矿产投资目的地国的可持续发展情况。
周咏梅建议,未来中国矿业联合会可以在统筹企业行为,维护共同安全和利益方面起到更务实的作用。只有各方联合,才能实现从地下资源到地上资源的转变。(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024/7853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