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世界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巴勒斯坦希卡耶说书

2014年10月27日 15:21

 

概述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迁入定居。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了希伯来王国,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领过巴勒斯坦。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侵入,绝大部分犹太人流往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

巴勒斯坦是中东的一个地区

巴勒斯坦是中东的一个地区

现今的巴勒斯坦位于中东,从地中海东岸一直延伸进入亚欧大陆内部。根据基督教传说,巴勒斯坦是耶稣诞生与升天的地方,他的坟墓就在被视为圣地的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在古代曾是犹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是希伯来王国的都城,自然也被犹太教徒视为圣地。按照伊斯兰教的说法,真主使者穆罕默德曾于公元622年7月17日在耶路撒冷乘天马升天,于是那一天被伊斯兰教历定为登霄节,耶路撒冷也成了穆斯林的圣城。由于该地区历史上的各种复杂纠葛,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皆认为该地区是他们的领土,并不惜诉诸武力。因为该地域随时间的不同而不断变化,所以至今没有完全确定的边界。1920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份,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美两国的支持下,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国(约 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约1.15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国际化。其后整个巴勒斯坦先后被以色列占领。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独立宣言发表。1988年11月20日,中国与巴勒斯坦建交。由于巴以冲突的持续,巴勒斯坦的经济蒙受巨大损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失业率极高,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巴勒斯坦希卡耶是一种口述形式,由一代代妇女口头传承

巴勒斯坦希卡耶是一种口述形式,由一代代妇女口头传承

 

希卡耶——以故事讲述演义着巴勒斯坦民族传奇

巴勒斯坦希卡耶是一种口述形式,由一代代妇女口头传承。故事是虚构的,但却是针对着中东阿拉伯社会和家庭问题。希卡耶从女性角度对社会进行批评,勾画出巴勒斯坦的社会结构,直触女性的生活。故事中的主要冲突来自于女性在责任和愿望之间的矛盾挣扎。

几乎每位7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都是希卡耶的讲述者

几乎每位7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都是希卡耶的讲述者

人们通常在冬夜自己家中讲述希卡耶。这种集会是几家的母亲和孩子自发地欢聚在一起。男性很少参与,因为男性参与被视为不恰当。叙述的魅力在于:声音的运用和表述的口语化,能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及成功地把她们带入想象中神奇世界。技巧和风格随年龄成熟而成熟。其风格紧随约定俗成的语言和文学,与其他形式的民间口头传统不同。希卡耶使用的口头习惯用语与通常对话中采用的语言不同。这一民间故事讲述不会持续到深夜,长度取决于听众和气氛,关键在于讲述者是否能使听众沉醉其中。故事用巴勒斯坦方言讲述(法拉伊乡村方言或马达尼城市方言)。几乎每位7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都是希卡耶的讲述者,也是这一传统的主要传承者。然而,女孩或未成年男孩之间为了练习或取乐讲述希卡耶也并不是稀奇古怪的事。

人们通常在冬夜自己家中讲述希卡耶

人们通常在冬夜自己家中讲述希卡耶

2005巴勒斯坦申报的希卡耶说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027/7854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