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理论短视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郭会坡: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

2014年11月04日 08:08

 

关于“友善”,今天主要讲四点。

第一,什么是友善?

谈到友善,我们首先应该回顾一下历史,这里我想提一个人,是德国一个著名哲学家叫雅斯贝尔斯,雅斯贝尔斯在他的论著当中,提了一个观点,四个字叫轴心时代,何为轴心时代?他说在2500年前,整个世界,整个人类在不同的地域,出现了一些文明,也出现了一些非常伟大的哲学家,比方说在中国、在印度、在以色列、在古希腊,相继出现一些像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伯拉图、亚里士多德,像在以色列的一些犹太叫做先知们,印度的释迦摩尼,中国的老子、孔子等等,而这些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这些古圣先贤他们在那个时代,就已经在思考和关注人类关切的一切的话题,一切的思考问题,而他们这些思想成果恰恰是指引我们人类的一些精神财富,甚至是指导思想。他说每每当人类有新的飞跃和新的跨越的时候,我们都要回顾历史,都要回顾那一段轴心时代,回顾那段轴心时代的思想,对我们整个人类社会的新的进步,会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这就是雅斯贝尔斯的一个观点,叫轴心时代,以及每一次的轴心时代都要回望一个2500年前,我觉得这个观点非常好非常重要。我们今天来谈友善,我们也要回到古代,回到我们的轴心时代,来去看一看我们古圣先贤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

谈到这里首先还要来看一看古圣先贤当中的思想,你看中国古代的文化以儒家为主要思想,当然有儒、士、道三家,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甚至墨家,大家都在提倡做人,因为中国是一个注重伦理的国家,如何做人?儒家里边有明确的规定,他说仁者人也,这个“仁”是一个人字旁,有两个横,这个是仁,仁者人也,爱人,仁者爱人,他就是发自于情,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所以他说道始于情,他说人道始于情,始于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感情,这就是情,那么何为仁?他说亲亲为大,亲就是亲爱的亲,就是亲人的亲,亲亲为大。所以孔子历来提倡仁,仁是什么?仁就是善,人的本质就是善。古代思想当中还有一个争论,就是对于人性善和人性恶的问题,但这都不妨碍先秦诸子百家所做的事情的一个行为,因为他们都是行善的,向善的,不管是荀子讲人性恶还是孟子讲人性善,那么他们表达的意思都是希望这个社会和谐友善,所以我们回顾这个时代,回顾我们的轴心时代,就看到人类历史其实从古代来说,大家就看到了这个问题,善是什么?善是人的本性。所以在大学里边有句话叫“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叫止于至善?这个止字是什么意思?不是停止,而是去追求。追求什么?追求至善,至是什么意思?至就是大的意思,就是最大的意思,就是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就是不停的追求那个最大的善,那个善不是小善,不是你与我之间的小善,不是我与亲人的小善,而是大同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社会的大善。

所以古人特别是西方思想也特别强调真善美,对于这个真善美我们中国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家汤一介先生也有一个分析,他说什么是真?天人合一为真,什么是美?情景合一是美,什么是?知行合一为善,大家听知行合一为善,王阳明也提知行合一,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我们多数人都是知易行难,知道大家都明白,可是要做起来很难,所以我们一直提倡知行合一,而知行合一本身就是善,大家想这个善多重要,那么善怎么做呢?知行合一。知善要行善,所以我说从这个层面上讲,这个善字非常重要,这是我们回望了这段历史,回望了我们古圣先贤,如何来看待这个善的问题。

而对于“友”这个问题,我们说友有很多,有真友有假友,我们说择良友是选良友,有的时候也会择错友,这个友呢?一是朋友的友,二也就是友爱的友,但是如果没有善作为它的本质的话?那么这个友有可能是假友,有可能是伪善,所以我想在这个“友”的层面上来说呢,其实如何做好“友”还是要修好一颗本性,一颗善心,所以我提倡叫修善,然后行友,叫修善行友。如何修如何行呢?还是借鉴汤一介先生的那句话,叫知行合一。我们就从知行合一开始,就是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天地之间有真善美有大道,我们寻大道,行友善。

在友善这个问题上,什么是友善呢?按照古人研究做学问的方式,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友善”这两个字,分开看,看这个“友”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在这个古文当中甲骨文当中,这个“友”字实际上就是两只手,明确的说就是两只右手靠在一起,就是“友”字。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金文的时候,这个“友”字就改成了上下结构的两只右手,这个是五金文。后来,特别是楷书、隶书以后,这个“友”字又进行了一个变化,变成了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靠在一起,那么这个就是“友”字。那我们看如果是这样,是“友”字的话,这个“友”字是什么意思?所以我们说古代有一本书叫《说文解字》。在这个《说文解字》里面有明确的说法,它说“友”,同志为友,有共同志向的才能称为友,那么我们看到几个古字的变化,也对这个“友”字有一个大体的一个认识了。看最早时候的甲骨文是两只右手平行的紧紧地靠在一起,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相互辅助,在古人的不管是生活当中狩猎也好,人与人之间是一个相互帮助的一个反映,所以这叫友。到了后来这个“友”字也是两个手成了上下结构,这说明分工不同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不同,那么就出现上下结构。再后来就出现了上下结构的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这个我觉得更多的可能是,用现在的话叫跨界,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行业大家彼此携手共同,为了一个共同的志,所以叫同志为友,共同的志,然后联合在一起,我觉得这个就是友字,咱们从古文上来看,这是“友”字的一个变化。那么古人怎么讲这个友字,这里有很多我举几个,一个荀子是这么说的,他说“择良友而友之,出入相友,守望相助”,那么从这点上来讲,我们来看这个“友”字,分析这个“友”字的时候,我的感觉总结下来友字是个什么意思?它就是一个行动,它偏重于一个行动,所以这个就是我们对友字的一个认识。

 

再来看这个“善”,这个善是什么意思?我们看这个古文,当然甲骨文里边没有善,到了金文出现了这个“善”字,这个“善”字怎么写呢?在金文里面善字是这样,上面是一个羊,就是我们马牛羊的羊,底下有两个言,言就是言说的言,也就是两个舌头,两个言,那么这个就是善字。再往后,到了小篆的时候就出现了什么?上面还是一个羊,底下是一言,再后来就出现了我们隶书、楷书,就是现在我们大家知道的那个“善”字,上面一个羊,底下一个吉,中间还有两点,这就是个“善”字。咱们就从这个字形的变化当中,来看一看这个善字的本意到底是什么?我们说古人认为这个羊,这个动物,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古人眼里,羊代表着吉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羊这个动物本性比较温顺、和善,全身都是宝,羊毛剪下来为人取暖用,羊肉可吃,羊奶可喝,羊又特别温顺,还有一点这个羊有一个习性,小羊羔生下来之后喝母乳的时候一定是跪地受乳,这个在古人看来,这个很重要,这体现一个什么?体现一个“孝”字,他说古人要施法于羊,所以羊在古人的心目当中,代表着非常美好,非常吉祥的一个动物,所以这是羊字。而下面两个言,言就是说,就是道,就是表达。表达什么呢?两个言是表达什么呢?是相互之间表达那个羊,是什么意思?就是相互之间,相互道那个吉祥,你吉祥我也吉祥,到后来发展就成为一个言字,这说明什么呢?这个吉祥由相互之间的传递到内化成自己,其实自己也要吉祥,所以我们说叫吉祥止止。从这点上看,我们从这个字变化善字的变化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意思,就是说“善”字,它其实就是一个吉祥的意思。特别是在《说文解字》里边对这个善字也是这么说,善者就吉也,就是吉祥的吉字,那么这是我们看善字,那么古文当中也有很多对于善的一些记载和一些说法,我这里说几个。

第一个孟子说,他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第二是《大学》里面,当然这个《大学》里面的《楚书》说的,它说“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第三个宋人罗大经说“为善是乐”,他说做善事是最大的快乐,为善是乐。那么我们说从字形也好,从古人的记载也好,从《说文解字》的解释也好,我们说这个善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用一句很浅显的话来去看,大家都知道《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那么这个善,这个性本善,这个“性”字是什么意思?《大学》、《中庸》,在《中庸》里边有一句话开篇是这么说,它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就是“性”字,“性”是什么?天命,天命就是性。天命是什么?天命就是人心。古人说天人合一,天命就是人心,就是人性,所以说性本善,也就是说人性本善。从这个问题上来看,我们说“善”字的本意是什么?就是内在的一种品德,一种品质,人性本身就具备的一种良好的品行。

那么从我们去回顾“友”字和“善”字,古人的一个延续和理解,我们再来看今天谈的“友善”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从我的认识上来说,我觉得友善也就是所谓的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与人为善,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的与人为善之后达到一种和谐,现在的话叫和谐。实际上我们仔细去看“友”字和“善”字我们会发现,“友”字可能更偏重于行动,而“善”字可能更偏重于内心,他的本性。所以我说友善是什么?善是因,友是果,“善”是内心的一种迹象,而“友”是这种迹象的一种外在表现,所以这个就是我对于友善的一个理解和认识。所以说这个就是友善。这是我说的第一点。

第二,为何倡导友善?

十八大讲话当中提及“兴国之魂”四个字,什么是兴国之魂?一个国家要振兴它的魂在哪里?那么什么是兴国之魂?他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兴国之魂,所以现在我们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因为它是我们的兴国之魂。那么十八大当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有二十四个字,三个层面,三层十二面,哪三个层面?第一层是国家层的,第二层是社会层,第三层是个人层面。从这三个层面上来讲,我们来具体看一看,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大家看友善在个人层面,其实非常重要。为什么?还是那句话因为它是兴国之魂。那从我个人理解来说,没有无源之水,没有无根之木,所以我们去看我们的兴国之魂,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的思想源头在哪里?其实我们回顾历史,回顾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在中国古代,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也有一些很类似或者说很接近的一些讲法和大家简单回顾一下。

 

在整个中国文化当中,最主要的我们说主流文化是儒家的儒家文化,叫儒家传统。在儒家传统当中,他提出是这么一个意思,整个儒家核心的理念追求是什么?四个字叫“内圣外王”,这四个字非常重要,那何谓“内圣外王”?内圣就是内求于己,外王就是外处于世,外用于世。那古人也明确提出了内圣外王,这是他的最高追求和最终的目标。那么应该应该如何去做?这里面我引用一下《四书五经》里面有一篇叫《礼记》,有一篇叫《大学》,大学开篇就明确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事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大学》里边的一段话,比较长。简单说,古人对这段话也是一个明确的总结,叫什么?几个字很简单,叫三纲八目,什么是三纲?所谓的三纲就是三个纲领。哪三个纲领呢?就是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就是三纲;所谓三目,这个大家都很清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就是古人的三领八目学说,里面刚才说了一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事皆以修身为本”在“三纲八目”当中,古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在哪里?在修身。为什么?修身内连着内圣,外接着外王,他说要达到内圣外王,首先重要的一点就在修身上,这个是古人给我们提的一个思路,也是我们古人修身也好,成人也好,在社会上所有的一切一个行动指南,也是古人的一种价值观。

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是秉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崭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和高度总结,我觉得总结的非常精炼,总结的也非常的与时俱进和紧扣时代脉搏,而且是引领这个时代的。所以我们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谓的三层十二面,特别是十二面当中,从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一直到个人层面的诚信、友善,从我看来这个也很像是古人的三纲八目,三纲八目以修身为本,我觉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友善我觉得就像是修身一样,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甚至是一个开启所谓兴国之门的一把钥匙,开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一把钥匙,应该是第一把钥匙,首先就应该从友善做起。当然,如果国家富强了、民主了、文明了、和谐了,社会自由了、平等了,那么所谓诚信友善也一定是它的题中之意,这是一定的。所以我觉得从两个层面来说,友善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三层十二面当中第一点,非常重要。同时国家层面、社会层面的进步也会带动友善的更好的普及和推广,这就是我们从回顾古人,回顾古圣先贤如何的一个修身,如何的一个社会观来去看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路,从这点上讲,为什么要弘扬和倡导友善?我说从这点上来看,友善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它是兴国之魂,这就是我讲的第二点,为什么要倡导友善。

第三,如何倡导友善?

既然我们说要倡导友善,友善很重要。那么友善应该如何来做呢?我讲这么几点:第一,首先还是要去深刻的去理解和把握到底什么是友善。这个里边有一个哲学思辨在,刚开始的时候讲过友善,善是根本,善是本质,友是行动,友是表现,友善之间我认为有一个因果关系,当然了这个因果关系是善是主因,友是外形,可是如果没有善的因的友呢?有可能是伪善,这个我觉得要深刻的体会和认识。那么在古人看来,这个友善,古人是怎么看的呢?跟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这就是说只有我们深刻认识了友善,才能够更好去做。如何做到友善?古人是这么说的,他说其实我们看完友善一个基本的分析,我觉得就像古人说的,这个友善更像是什么呢?更像仁与礼的关系,也恰恰如此。其实善我们既然说“人之初,性本善”,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是什么?仁者爱人,仁心也,就是爱,就是本性。人的本性是善,所以人的本性是仁的,就是仁义的这个“仁”字。这个“友”既然是外在表现,那就像儒家的什么?礼,礼乐的礼。所以仁为本,礼为辅,以礼辅仁,这就是古人的一个说法,那么这里边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么仁是人自身内在的一种品德,而礼是规范人的行为外在的一种礼仪规范,那么我们看这个古人如何去做这个仁与礼这方面的,那对我们会有一个大的借鉴。孔子说“克己复礼曰仁”什么意思?这个克己是什么意思?

“克己”有几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克制自己的私欲。第二个层面是什么意思?古人儒家历来强调的叫慎独,简单的说,别人看着我这样做,别人不看着我也依然这样做,不会因为有人在和没有人在都一样做,表里如一,这就叫慎独,我觉得克己这方面有这两个层面,有两个方面。只有克己方能复礼,所以克己复礼曰人,那么我说从这个层面上我们来看友善的话,也应该是一样的。克己才能够复友,只有对自己的要求要严格,达到一种自律,达到一种自觉的一种友善,一种内心的善才能表现出所谓的友。所以我说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如何来谈这个友善,如何做友善,第一个自律。自觉的去实行我们的友善,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哪怕是人与自己之间来去进行一个克己复礼,这是我自己讲的如何去做友善的第一点。

第二点我想强调友善这个问题,如何做好它?古人历来说叫“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什么意思?其实很简单,自己不想要的让别人去要,那个不对。自己想要的不给别人那个也不对,什么呢?这就叫推己及人,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来考虑考虑问题,这叫换位思考。如果有这么一个思维方式,我们对于友善这个行为如何去做?这个价值观我们就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或者说有一个把握,这个把握叫什么呢?我的说法叫忠恕之道,什么是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多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要以一己之私,不要老想着自己,这样的话就是忠恕,所以我想第二点就强调这个忠恕,而忠恕这个观点应该作为友善的一个评判标准,这就是如何做好友善我想讲的第二点。

 

第三点,如何真正做到友善?首先要有崇高的人生追求和价值信仰,要有使命感,要有责任心,要有责任感,那我们的使命感是什么呢?在哪里呢?我们说现在恰逢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时刻,这个时刻马上到来,或者说已经在到来。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刻,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华夏子孙都肩负着这样一个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做出自己贡献的时刻,而且也应该必须去努力奋斗,去做出,这就是我们的使命感,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心,所以我说如果我们站在这样的高度,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话。那么友善必是我们题中之意也应该讲,也应该做,大家说是不是?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么友善就一定能够做好,也一定能够实现,只有实现了友善,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够真正实现。为什么?因为友善是兴国之魂的一把钥匙,因为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第一点。所以我想这就是我讲的如何去做好友善,从这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友善要克己要自觉,要成为一种自律。第二个友善要以忠恕之道作为它的评判标准,第三个要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这样的话,友善才能够真真正正把它做好。

第四,习武人眼中的友善

我作为一个习武人,一个练武人,一个教养生,教太极拳多年的一个武术人,沉浸于传统文化多年,谈谈我个人对于友善的一些看法和认识。第一,当下这个社会其实大家都非常注重身体健康,或者说养生这个话题,现在比比皆是,我们打开电视,我们打开网络热门话题当中养生是第一个,说明大家对身体非常的关注,但是如何做呢?面对现在这样一个养生的现实情况,我历来强调,我说现在的养生属于有高原无高峰的时代,各行其是,大家都在谈自己的一些小道、小术一些方法,今天你应该这样做,明天你应该那样做,你要睡的好,你要吃的饱,我说这都是小术,没有从思想层面,从道德层面来看这个问题。我说首先回顾一下古人对于这个养生的一些理念,和友善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有非常大的关系,是什么呢?古人说仁者寿,这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仁者寿,仁是什么?刚才我们讲过仁就是善,善便是仁,仁者寿,所以说我说如果我们真的自己去饯行,自己去实行我们所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的话,你一定会寿,因为仁者寿,这是古人的非常高的一种哲学总结,也是多少年实践下来的经验,这叫仁者寿,我说从这个层面上讲,与其听那些练练这里好,拍拍那里好的话,我们就是从我们自己做起,从友善做起,你就能够,一能够改变心性,二能起到养生的效果。

第二,跟大家聊聊什么是健康。何为健康?这个健康绝不是说吃的好,睡的好,我身体好这就是健康。真正的健康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身体,一个是心理。所以我们历来强调叫身心健康,身心愉悦,身心合一,这才是真实的健康。而真正的健康,核心在那里呢?不在身,在哪里?在心,心理健康最重要。那心理健康如何达到呢?在现在这个社会当中,竞争压力这么大,大家都在忙忙碌碌的工作,如何做到呢?我觉得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看一看我们党在十八大当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帮助,对我们的健康也有大帮助。你看在我们个人层面上,要爱国,要敬业,要诚信,要友善,这个古人怎么说的呢?这句话古人怎么说,古人这么说的,叫天地君亲师——古人讲的天地君亲师其实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边强调的,哪几点?个人层面这几点。天地是什么?天地就是自然,就是万物,我们对万物要讲究什么?天人合一,要讲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这个和谐已经越来越重要了,大家都已经非常明确意识到我们对自然的破坏,自然给我们带来的我们也已经尝受到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就是天人合一,也就是天地。那么君就是什么?君就是国家,古人历来讲要爱国。亲是什么?师傅老师,传道授业,业是什么?就是我们的事业,所以这叫敬业,敬业和我们的亲是一个意思。最后天地君亲师,所以这个层面上讲,天地君亲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有异曲同工之秒,而马上我要说的古人讲天地君亲师还有后边五个字仁义礼智信,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说实话养生真实的最重要的核心是养心,是养心性,而养心性怎么养?古人有非常多的方法,但是最最重要的一个方法,他是这么说的,他说仁义礼智信,能够治心,多好呀,那这个仁义礼智信,怎么治心呢?就是从个人层面,就是从友善做起,我说是一个意思,所以我说从养生的角度讲,从健康的角度讲,我们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非常大。

 

第三点,最后简单讲一下,现在我们处在一个大力弘扬和倡导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大力的复兴国学,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高尚的情操和巨大的使命感。那应该怎么做呢?我自己的一个看法,看古人,古人是这么说的,他说穷则独善自己,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首先要做好自己,穷不是贫穷,而是能力的问题,当我们能力有限的时候,先把自己做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我们把自己能力做好,我们就从自身做到整个社会。第二个有一句话是这么说,他说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再高原的目标,再宏伟的理想,再仰望星空,也要有一个深深海底行,也需要脚踏实地呀,也需要一步一步地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点的做起,从哪里做起呢?就是从友善做起。

最后用一句话来结束,这句话也与各位共勉,是北宋的理学家张载说的,他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逢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很庆幸,逢在这个一个社会我们很兴奋,我们很幸福,那么希望我们每一个人能够真正弘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富强民主。今天我就讲到这里,谢谢!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104/7860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