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资讯

大爱长存天地间

2014年10月30日 11:24

 

她是妻子更是母亲,用柔弱的身躯支撑着一个有三个残疾兄弟的特殊家庭;用担当撑起了一片蓝天,用奉献谱写了一曲赞歌。

她是女人更是男人,挑水、种地、干农活……这些原本是男人干的活,她一干就是十八年。

她是弟媳更是保姆,用自己的温柔和善良,悉心照顾着六口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撤,不离不弃,无怨无悔,用行动书写着人间大爱。

她,就是岐山县祝家庄镇小强村官庄组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董彩霞。

那是1993年,董彩霞刚满23岁,她就和几个姐妹从老家到撞关县打工。在这里,她认识了同样来打工的岐山人金柯平,也就是现在的二哥。金柯平虽然腿脚不灵便,但心眼好,人也实诚。董彩霞也敬佩他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后来由于打工的厂子出了事,大家只能散伙回家。看到金柯平行动不便,善良的董彩霞便主动提出送他回岐山老家,没想到这一送,却让她永远地留在了这里。

初到金家,董彩霞印象非常深刻。她没想到,一个家庭,兄弟兰人竟然都是身体残疾、双腿外翻、行动艰难。父母早早离世,家里只有一间破旧的土房。对于这个家庭,董彩霞心里有说不出的同情。经过更进一步接触,她发现,兄弟三人个个身残志坚。大哥金国平是村里的小学教师,二哥金柯平经常外出打工,老三金增平也经常到各地打工或者摆摊,他们并没有被生活压垮,都是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苦难。对于这个家庭,董彩霞由同情变为惊讶,由惊讶变为感叹,她多么想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这一家人。可怎么帮呢?她思来想去,做出了一个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大胆决定:与老三金增平成亲,走进这个家庭,成为家庭的一员。

“图啥?人不是人,房不是房,与三个泥捏的人昨过日子!”“就是跟叫花子讨饭,也要个光光堂堂直腰的!”当母亲听了彩霞的想法,气得嘴唇发青。然而,父母却想不到生性听话的乖女儿这回却犟得九头牛都拉不回:“答应了人家,说出的话哪能改!要是我不去,那三兄弟咋活呀!”

当年5月6日,官庄人给了董彩霞所能够给予的最高礼遇:家家户户出劳出力,帮忙做了十来桌臊子面。从此水灵灵的陕南姑娘董彩霞像一片彩云飘进了岐山县祝家庄镇小强村官庄组,成了这户金姓人家的新媳妇和唯一女性。

婚后,生活的苦难才徐徐展开,少了新婚的甜蜜,更多的是数不完的劳作和艰辛。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喂羊、养猪、耕地收获,赶集、晾晒……董彩霞是一个柔弱的女人,可在家里她是主心骨,是全家人生活的支柱,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农村哪个女人不挑水,而金家吃水难!官庄井深40米,男人提起挑水也头疼,金家三兄弟挑不起扁担抓不住辘铲把,守着水井缺水喝。作为新娘的她要干的第一件活儿就是挑起扁担去半里路外挑水。彩霞爱干净,要养猪养羊,每天五六担水,六七年就是上万担水,直到通上自来水董彩霞才撂下扁担。

农村哪个女人不做饭,而金家做饭难!平常女人把生的做成熟的就是巧妇了,但她首先要耕地务庄稼,收割人了粮囤,把麦磨成面,把谷碾成米,把柴背回家,然后才能上锅烧饭,饭熟了又要把碗递到三兄弟的手里。结婚18年,除过端茶送饭,给三兄弟喂饭的时间加起来少说也有四五年。

 

农村哪个女人不种地,而金家种地难!人常说,农活没轻重、没长短、没早晚,而彩霞偏偏是个要强的女人,全家五亩地两料都不闲,而犁楼播种、施肥浇水、灭虫锄草、收获碾打,全靠彩霞一肩挑。三夏时节,家家忙得脚后跟朝前,谁看了金家的景象都要叹息落泪:一家六口,跪着挥镰的老大膝盖磨出了血,弯不了腰身的老二急得原地打转,拄着双拐的丈夫像个传令兵,彩霞割,儿子捆,女儿拣……有一年秋天,彩霞种的五亩玉米大丰收,可阴雨下个不停,为了腾地下种,彩霞像个泥猴一样把几千斤棒子和上万斤秸杆背到地头,一趟、两趟、十趟、几百趟……雨越下越大,望着满地的玉米棒和玉米秤,从不把自己当女人的她,再也忍不住了,趁地里没人放声大哭了一场。

农村哪个女人不治家,而金家治家难!一大家子人,靠种地挣钱,除去化肥农药种子没赚头,靠老大和丈夫的微薄工资,连一家电费水费药费都紧巴巴。她知道老二能说会道,做生意肯定有人气,两人一合计,老二摇车彩霞推车,早晨取货,中午送饭,雨天送伞,傍晚还要接回家,老二的手摇车摇到哪里,彩霞就如同影子跟到哪里。来回几十里路,这一跑就是近十年。为了补贴

家用,他们借农闲摘槐米、拣杏核、收揭子、挖山药,柿子熟了温柿子,山植熟了串糖葫芦,腊月贩花生,正月卖灯笼。2000年,彩霞不忍心二哥风里来、雨里去,又跟他商量在家门口办了间便民小卖部。说是小卖部,进货靠彩霞,取货托顾客,老二只能当账房先生。村民们心疼地说,彩霞过日子就像掀碌障,不出力不动,出力小不走,挪一寸出的都是牛马力。

人常说,这难那难,伺候人最难。结婚十八年,金家的小灾小难多如牛毛,大灾大难掰着指头不敢数:老大在炕上躺了整两年,老二做了三次大于术至今还走不了路,丈夫做了两次大手术已经七八年干不了活,还有女儿小丹也遗传上了膝盖骨外翻……其实,这些都只是看得着数得清的,而真正尴尬的则是她为两个兄长多年接屎倒尿、擦洗身体。亲友们都知道:只要天下雨雪,弟兄三个都上不了厕所,彩霞要接屎倒尿;小病时弟兄三个活动不便,也在房间大小便,尤其是老大脑梗后大小便失禁,屁股底下铺好的废纸被他有意无意弄到一旁,刚换洗的床单瞬间就污染得一塌糊涂。村子的人说,“天天遇到这事,是亲生儿女都嫌弃,可彩霞不嫌脏不怕累,天天换了床单洗身上,老大虽然躺了两年,身上没压烂一块皮!”老二也时常对着彩霞发脾气,有时还骂骂咧咧摔盆摔碗、罢饭,对于这些,彩霞总是边转身边笑着说:“我才不和你计较哩!”金家的二妈讲了件让自己流泪的事,那是几年前天下着鹅毛大雪,路滑得人走在上面直打趔趄,彩霞一手端着热饭,一手提着开水瓶,筷子头还插着一个热馍,送给住在隔壁的金老大,转身又送给住在前房的老二,然后又把饭端给住在后房的丈夫,接着又踏雪去学校给女儿送饭,返回途中不慎摔倒,经医生诊断左腿为骨裂缝,需要卧床休息一个月,可她知道,她这一病家里会乱得一团糟,大哥、二哥、丈夫还有儿子和女儿都离不了她啊,摔伤后第七天她就拄着拐子开始操持一家人的生活。八十多岁的军属于大妈说:“移霞难啊!一家老小都张口等吃的,她可不敢有个磕磕碰碰,要不全家都得嘴朝天。”

董彩霞用自己的爱心温暖着这个特殊的家庭,但由于于生活负担实在太重,家里的经济条件一直不好。自从结婚后,董彩霞几乎没有买过一件衣服,她的衣服都是亲戚和邻居穿过的旧衣服。手里有一点钱的时候,她总是先给孩子买衣服,她说孩子在外面上学,要穿得好一点,她和丈夫穿什么都无所谓。对于生活,她从来没有什么奢侈的要求。有人问:“没有你就没有这个残疾人之家,十八年比王宝钏守寒窑还难,想过离开这个家吗?有过后悔吗?”她怯生生地搓着双手,摇着头说:“我走了,这家人咋办呢? 嫁给了增平,有啥后悔的!”这朴实的话语,犹如黄土地一样质朴。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030/7861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