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村邮站”破解“农村电商物流”肠梗阻

2014年10月30日 13:05

 

速递物流: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巨大屏障

不少农村群众反映,尽管国家规定快递服务必须投递到户,但绝大多数农村群众享受不到快递服务。快递何时能够进村?农民何时才能在家门口收快递、寄快递?

1

有资料显示,我国农民网商群体正在蓬勃壮大。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所产生的投递业务以每年40%以上的速度增长,农村地区将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广阔天地,打造城乡一体化的快递服务平台,将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电子商务与农民之间横亘着的物流屏障,已经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往农村延伸的重大瓶颈。

去年以来,海南省邮政主管部门试图通过建设村邮站,一方面满足农村基本用邮需求,另一方面旨在搭建一个社会服务平台,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搭桥铺路”。

继去年建成902个村邮站后,今年,“建设1708个村邮站”被列为海南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十大事项之一,截至9月底已建成2553个,年底前将覆盖全省每个行政村。农村群众也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到“投递到户”的用邮便利。

一直以来,农村用邮状况远远落后于城市。记者曾在海口市灵山镇晋文村看到,村委会办公室堆放着大量报刊和信件。村干部林翥鸿说,邮递员每天将邮件、报纸、包裹单等送到村委会后,村委会没有专人收发,村干部想给村民带回去就带,不愿带就堆放在村委办公室。于是,村民的信件要么被拖延很多天才能拿到手,要么被损坏,甚至被丢失。“时间长了,村里订阅党报党刊的人越来越少了。”

2

村邮站的建成有效改变了农村滞后的用邮现状。在定安县定城镇山椒社区村邮站,绿色的邮筒和店招显示着老牌国企的服务与诚信,村邮员朱美波每天早上骑上统一配发的电动车前往镇邮政所取回村里所有的报纸信件,再一一分发。闲下来时,朱美波便坐在办公电脑前,打开邮政便民服务软件,为陆续前来的村民缴交电费、电话费,办理图书借阅、归还登记。

退休教师梁振彬是村邮站的常客,“我订了3份报纸,现在村邮员都及时送到手中。”梁振彬说,到这里交电费、电话费也不用排队,缴费时还可以顺便看看书。

 

快递企业搭载村邮站顺利“进村入户”

“村邮站平台一旦建成,农村快递平台就建立起来了。”早在2013年初拟定村邮站建设规划时,海南省邮政管理局局长吴铁砚就预见到村邮站对于农村速递物流业发展的重大价值。

如今,当初的设想已经实现。记者日前在海口市城西镇大样村看到,快递企业搭载着村邮站,将触角伸向农村,为农民群众网络购物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在大样村,绿色的村邮站招牌下,“中通快递代派点”的蓝色牌子十分醒目。为快递企业送包裹是村邮员吴淑雄每天最忙的事情,他告诉记者,大样村位于海口市郊,这几年网上购物逐渐在村里风行,此前因村里没有快递投递点,村民网购后还得坐车到城区取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村民的网购热情。

3

(图片:北京市顺义区马坡镇石家营村村邮员董林梅在村邮站里整理邮件和报纸。)

海南中通快递经理朱玉国说,此前中通快递距离大样村最近的寄递点在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勋亭路,村民不得不坐车去城里取件,第一次去的还得找上一阵儿,找上门语气就不好了,说你们快递不是应该送货上门吗,怎么还要自己来取?按照国家邮政管理局的规定,快递服务必须投递到户,但到目前为止,全国能实现这一要求的主要集中在城市及发达省区的富裕乡镇。

“快递企业肯定是要根据市场容量来设点,农村电商市场培育初期,业务量都不大,谁也不会亏本去为开拓市场架桥铺路。”吴铁砚说,如果没有村邮站这一公共基础设施,靠各个民营的快递公司拓展农村物流网络,他们将难以承受巨额的成本支出。

村邮站为“快递进村”搭建了平台,中通快递主动签约在大样村设立代派点,10月初快递进驻后,村里的包裹一天天多了起来。“每天中通快递的派件员将包裹送到村邮站,我再送到每家每户,大概少的每天三五件,多的有七八件。”村邮员吴淑雄说。

朱玉国说,自从月初在大样村设立代派点以来,效果非常好,他们正在与丁村、薛村、石塔村等村邮站商讨设置代派点事宜,准备全面进入海口农村电商物流市场。“渠道一旦通了,业务量肯定随之增长。”

 

制度保障:村邮站有效打通农村电商“肠梗阻”

专家认为,目前全国不少省市也在建设村邮站,海南村邮站搭载快递企业,有效打通农村电商物流渠道,其成功源于以下三点。

首先,海南省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争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范例,村邮站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之一受到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这是村邮站得已在短短两年之内覆盖全省行政村的首要因素。

其次,财政资金全额投资建设保障其顺利推进。2013年6月印发的《海南省村邮站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提出搭载农村现有公共设施场地合建村邮站,省财政每间投资8000元;落实村邮员公益性岗位,给予每月600元补贴,由省、市县财政共担。

第三,地方立法固化村邮站建设及运营长效保障机制,这是“快递下乡”得已快速实现的根本因素。今年5月30日,海南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海南省邮政条例》(修正案),明确规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农村邮政普遍服务,并加强对服务提供全过程的跟踪监督和对服务成果的检查验收;村邮站建设及日常运行维护费纳入省、市县财政预算。”

4

(图片:河南新郑市邮局的工作人员为新郑市龙王乡霹雳店村“村邮站”配送农资和生活消费品。)

一些快递企业负责人认为,江浙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电商业务量大,快递企业主动进驻,但在海南这样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群众要想早日享受便捷的快递服务,并通过这一物流渠道,发展电子商务,政府搭台至关重要。

“海南的村邮站有固定场地、拥有一支有固定收入的村邮员队伍,而且他们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这为快递企业免去了场地和人员成本,只需支付少量的劳务费。”海南省邮政管理局普遍服务处处长陈振权说,海南中通快递利用村邮站派发包裹,只需每月支付500元劳务费(每月包裹200件以下),超出200件计1元/件。

专家指出,目前海南“快递下乡”还处于单项运作阶段,未来发展双向物流并不遥远。农村电商物流渠道的打通,必将加快农村电商市场的开拓,形成双向促动。(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030/7862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