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财经视角
【案例】“高薪快递”的辛酸启示
2014年10月30日 13:20
【关注财经】
【事件介绍】
“双十一”快递公司招兵大战 喊价月薪超万元
临近“双11”,天猫、京东、苏宁等各大电商都争先展开预售活动。面对即将到来的“送货高峰”,多家快递公司开始“招兵买马”,并打出了月薪万元的招聘口号。而为了“抢”到腿脚麻利的快递员,他们甚至争相标价——这边喊到一万,那边就敢喊一万二,更牛的快递公司甚至给出了一万五。
90后快递员:
双11月薪能轻松过万
李泽生,90后,高中毕业,是京东花园路配送站的一名年轻快递员。“别看我只做了一年快递员,咱也是经历过双11和6·18大战,经得起考验,大战面前从不畏惧”。小李对即将到来的双11非常期待,“双11是累点,但挣得也多呀,当月工资能轻松过万的。”
离双11还有一周的时间,小李已经迫不及待,他告诉记者:“快递员的工资,是底薪+送件提成,也就是说送的件数越多,工资越高。双11期间,京东也会搞大规模的促销活动,订单一般都会翻倍,我们的工资也最高,能轻松过万,所以大家都很期待。”
做快递员这行,年轻体力好很占优势,小李也算“快枪手”,如果是普通居民楼,每个小时可以送出15-20个件;如果是写字楼,因为收件人相对集中,同样的时间里送的快件多一些,每小时可以送到20-30个。“这些都是平时的送件量,要是到了双11,可以多送30%,这样当月工资自然也高了不少。”
“除此之外,京东在双11和6·18期间,送件数量排在前几名的快递员还可以得到额外的奖金,比如今年6·18,奖金就有618元”,小李说:“所以双11期间,很多剁手族买得开心,我们送得也十分开心。”
不过,小李也坦陈,双11期间确实很辛苦。平时早上7点打卡,如果早点送完货晚上7点差不多就能回家了,而双11期间,早上6点就要打卡,紧接着要马上分拣货物,开始一天的忙碌,除了中午吃饭之外,一直要干到夜里11点。
苏宁快递员:
老手最高月入15000元
今年29岁的陈建平已经加入苏宁的快递队伍整三个年头了,他现在是苏宁金融大街配送网点的一名快递员,他所在的这个网点担负着金融街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小件商品配送和自提服务,像他这样的快递员目前这里一共有8名。
说到收入,陈建平和他的同事们都感到比较满意,“虽然付出很多但也确实能得到很多,比社会上很多工薪族的收入都高,甚至超过了很多白领。”对于社会上流传的“快递员月薪上万”,陈建平告诉北青报记者,“确实会出现,当然也要看时机,通常有大型促销时送货量就会爆发,收入自然也就高了。”
据了解,苏宁的快递员工资是底薪加提成,快递员每送一件快递可以获得一定金额的提成,如果是货到付款的话提成还会增加。陈建平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平时的薪资水平基本上在4500元至7000元之间,“但如果赶上像今年苏宁易购‘818大促’时,靠近中关村这种业务繁忙地区的不少快递员月薪都能过万,而一些业务熟练的老快递员甚至能达到15000元以上!”
高薪快递,你当真艳羡不已?
这几年,快递小哥的收入,和电商的营业额一样蹭蹭上涨。手脚麻利、沟通有方的优质快递员,确实是物流行业的奇缺人才。眼下,网友们戏谑的“剁手节”又要来了,从2012年的191亿元到2013年的350亿元,今年“双11”,更有业界人士预估将超500亿元。从劳动力价格形成机制来看,快递人才是卖方市场,薪资水涨船高也是情理中的事。
抽象地看,一万五的月薪确实不低。不过,对于这“一万五月薪”,恐怕还要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客观解读:一来,“双11”在即,临时抢人而加薪,不过是为突击完成任务的“即时行情”,快递企业不可能在淡季也旱涝保收地开出一万五的月薪养人。二来,快递业既不存在垄断,也不存在过高的门槛,要的不过是腿脚勤快、心性谦和罢了,白领们的各种“羡慕嫉妒恨”,随时可以转化为跳槽走人的行动,快递大门自然愿意为之敞开。一边嫌苦嫌累,一边牢骚娇嗔,不过酸葡萄心理罢了。三来,尽管收入分配改革的靴子还没有落地,但劳动力价值被重估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提高劳动收入”也成为大势所趋的共识,加之刘易斯拐点迟早要到来,“劳力者”在薪资上低人一等的历史,终将会翻篇儿过去。各种“羡慕嫉妒恨”,不过是遗老遗少的心态在作祟。
风餐露宿,披星戴月。这八个字形容快递行业的艰辛,似乎也并不为过。你看到“双11”快递小哥的红包,更得看到每日每夜劳心劳力的艰辛。何况,随着快递行业整肃洗牌,从业者的压力也在与日加深。2014年初,浙江杭州圆通快递公司的一名快递员日前在派件途中意外猝死。
而据了解,全国范围内已多次发生快递员猝死事件,网民呼吁社会关注这个强体力劳动职业工作人员的健康问题。当然,在微信里,早有类似段子以戏谑的姿态,提请社会关注这一现象:老公看完新闻对媳妇说,“北京一快递员每天送200个左右快递,猝死。”媳妇回,“这么年轻就死了,太可怜了。”老公语重心长地对正在网购的媳妇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一句话,有些高薪,是亟待规范的对象;而有些高薪,不过是心血所得的补偿。快递小哥不是国企高管,更不可能365天待在空调间遮风避雨,忙时多拿点、闲时少挣点,价值规律使然。再说,各行各业,都有优劣高低,也不是每个快递人员都与高薪有缘。那么,“双11”的一万五月薪,你当真艳羡不已吗?
“高薪快递”的偶然和必然
在一个习惯用财富来衡量一段生活好坏的时代里,“高薪快递”成为注意力的焦点有些出人意料。在现有的社会评价体系之中,快递员并不处于高端位置,快递员大多学历不高、缺乏社会资本,是一些消费者眼中的无能者甚至是失败者,频频遭遇傲慢、偏见、歧视和社会排斥。
然而,“高薪快递”却打破了人们的刻板印象,快递员的收入不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低,甚至会超出许多白领;比较差异下的心理落差,让白领们滋生出相对剥夺感,徒增失落感和挫败感。当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状况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白领们便会五味杂陈,产生“羡慕嫉妒恨”的喟叹和吐槽在所难免。
只不过,白领们也只是嘴上说说、虚骄一把,习惯于理性选择的他们即使 “跳槽”,也不会轻易选择做快递员。在市场竞争充分的快递行业,商家能够拿出“高薪快递”的筹码,想必不会做亏本生意;快递员的高收益,是以高强度体力和高风险为代价的。快递员“诱人”薪酬的背后,有着难以言说的艰辛与悲苦。
与白领相比,快递员尽管拿着较高的工资,却依然面临着权利困境和发展瓶颈。不论是在薪酬的成长空间上,还是在职场的发展空间上,抑或在劳动权益保护和社会保障上,快递员和白领的生存生态都不可同日而语。从这个角度上说,“高薪快递”只不过是对体力劳动者权利困境和发展瓶颈的“弱势补偿”。
在人口红利拐点凸显、体力劳动者供不应求的格局下,快递员等蓝领高工资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促进橄榄形社会发育的必然要求。“高薪快递”既有一定的必然性,也有一定的偶然性;在“双11”等重要的消费节点,快递员高薪一则是因为工作强度和风险比平常更大,需要更多的物质激励;二则是临时抢人,需要开出有竞争力的“价码”,否则难以招到足够的优秀快递员。
“高薪快递”是劳动者付出心血应有的收益和补偿,是价值规律使然。一个旨在“让劳动更有价值”的社会,不能对“高薪快递”戴上有色眼镜,而是要从换位思考的角度出发,体谅快递员劳心劳力的不得已和不容易。只有这样,面对“高薪快递”我们才会少一些虚妄的形式关切,多一些真切的人文关怀。
【启示与思考】
快递员月薪一万五,如果干得好,这的确是不假,然而,这月薪一万五,却是典型的“辛苦钱”,据了解,快递员的工资,是底薪+送件提成,也就是说送的件数越多,工资越高。对于快递员们来说,时间是绝对的“真金白银”,要想多赚钱,唯有送件多。争分夺秒、争先恐后对于快递员来说,是最有体会的。有的快递员为了多赚钱,从早上6点开始,除了中午吃饭之外,一直要干到夜里11点。这样的工作状态如果是“偶然”,还可以接受,如果是正常性的,那身体恐怕是承受不住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快递行业属于透支性经营。去年网购高峰,曾有快递员累死的个案发生,这种累死在工作岗位上,并不值得宣扬。
另外,快递员月薪一万五,那也只是在最忙的时候,也是极少数快递员才有可能拿到的。一家招聘网站的统计显示,快递从业人员尤其是一线快递员的收入,自2007年以来上涨幅度平均超过20%,一度成为国内除月嫂之外加薪频率最高、幅度最大的行业之一。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快递基层操作人员的流动性一直不小。甚至有快递公司的快递员流失率在100%,一年内有些站点的快递员几乎换了一个遍。这足以说明快递工作的强度之大。
快递员拿高薪,是市场化的结果,是劳动者付出心血应得的收益。从另一角度也体现出快递员工作的辛苦,因此,我们不必死盯着月薪一万五不放。一句话,有些高薪,是亟待规范的对象;而有些高薪,不过是心血所得的补偿。快递小哥不是国企高管,更不可能365天呆在空调间遮风避雨,忙时多拿点、闲时少挣点,价值规律使然。再说,各行各业,都有优劣高低,也不是每个快递人员都与高薪有缘。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030/7862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