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生鲜电商模式探索“最后一公里”

2014年11月02日 13:51

 

冷链配送与损耗是生鲜电商面临的主要难题

生鲜电商拥有日常消费占比高、频次消费高以及消费升级等元素,日益受到各界关注。始于2005年的生鲜电商发展至今已近10年,尤其是2013年以来伴随着一系列的扩张与并购,生鲜电商发展迅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巡视员、研究员谢扬表示,在经济减速、众多产品进入去产能阶段的背景下,我国多地曾出现水果、蔬菜等农产品滞销,呈现一片“卖难”景象,严重损害农民利益。与此同时,消费者在购买果蔬等农产品,依然遭遇“买贵”,农产品流通的“买难”“卖难”的情况交替出现,问题突出。如何防止农产品陷入暴涨暴跌的怪圈?应对局部地区的发生农产品“谷贱伤农”现象及全局食品安全挑战,成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农产品产销双方获得青睐的重要需求和发展动力。

1

(图片:杭州万寿亭农贸市场的配送箱,传统农贸市场开出“微信菜场”。)

申银万国证券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130亿元,同比增长221%。《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显示,2013年在淘宝网(含天猫)平台上,农产品的包裹数量增长106.16%,生鲜类产品的增长超过100%,是食品品类中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

虽然增长快速且前景广阔,但不少生鲜电商仍难盈利,主要源于时效要求较高的物流配送和损耗较大带来的成本困扰。

生鲜电商要求全程冷链物流配送,涉及冷藏箱、冷冻箱、冰盒等诸多温控环节,中间一个细节出现问题,商家便要承担更高的成本和风险。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本来生活、顺丰优选等生鲜电商的配送加仓储成本一般占运营成本的20%—25%。

而且由于生鲜食品的特殊性,与常温产品相比,生鲜食品在供应链过程中还有较高的损耗。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生鲜电商的物流损耗普遍在5%—8%,有的甚至超过10%。

在生鲜商品的存储上,不同的产品需要保鲜的条件不同,仓储须分门别类构建多个区域用于存放不同的产品。如果存储不当,会导致这些产品变质,这也是普通的库房是难以做到的,并且生鲜产品一般不会退货,这也是对生鲜电商的一个极大考验。

2

(图片:设在回龙观地铁出口的“青年菜君”实体店冰柜里摆放的菜品。)

湖南供销社副主任、网上供销社董事长熊小兰说,生鲜农产品保质、储存运输要求高,然而农村交通条件差,仓库物流条件落后,尤其是冷链物流是制约农产品电商务发展的一重要瓶颈。

湖南靖州杨梅是地理标志产品,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近年来,湖南部分淘宝卖家开始尝试网上销售杨梅,采用冷藏包装,航空运输,国内大部分城市一般3日到达,而由于气候影响,又缺少冷链物流支撑,产品容易变质,当地卖家只能终止销售。

 

部分生鲜电商模式探索初见成效

目前,不少生鲜商家也在不断探索更好的电商模式。

在湖北武昌南湖花园小区,一排“家事易”电子菜箱格外显眼。武汉本土企业武汉家事易农业科技有限携其开发的“智能电子菜箱”这一独门武器,进军生鲜电商领域。2011年12月26日,家事易进入武汉居民小区推广,第一站就是武昌南湖花园。“家事箱”,与一般储物箱不同,它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具有制冷、隔热、保鲜功能的电子商务配送终端储物柜。它的出现,让“电商+冷链快递物流+智能终端取货”的商业模式得以实现。

3

(图片:浙江遂昌县麦特龙仓储式超市的遂昌大米,既进行实体展销,又负责网货配送。)

在家事易位于武汉工商学院校内的产品分拣车间外,能看到几十辆印有“家事易”字样的小型货车停在路边准备装货,一个个蓝色的菜篮里装着分拣好的白菜、萝卜、茄子、土豆、猪肉等各式菜品,分类分区在作业区码放。

武汉家事易农业科技有限董事长曾传学介绍,客户在家事易官网下单后,订单处理系统将立即启动,在家事易的产品分拣车间里,绑定订单的菜篮在相关商品区停留,分拣员放菜进篮,菜篮按照顾客所在的区域码放。最后按照具体区域,每部配送车科学设置固定的路线,专人专车运送,车里也有冷冻设备。

全程冷链运送的新鲜蔬菜、水果和肉类放进各居民区楼下的“家事箱”后,客户将收到一条提醒到货的短信,方便时到自家楼下,用会员卡打开“家事箱”,取走商品,整个交易即可完成。

由武汉家事易首创的“全程冷链非当面交付”物流模式,不仅开了生鲜电商的行业先河,也标志着生鲜蔬菜“最后一公里”的路子终于被打通。上网订购生鲜食品,下楼到小区里的“家事箱”取货,家事易正在逐渐改变众多武汉市民的买菜方式。

4

(图片:山东省即墨市大丰收种植合作社的社员在采收盆景芹菜。)

曾传学介绍,传统蔬菜交易模式,是在采摘后,农民用农用车或肩挑背扛到田间市场、合作社,等蔬菜集中到一定数量,再由大货车运到城市批发市场,然后菜贩再到批发市场进货,到菜市场售卖。这个过程,如果是近郊种植的蔬菜,需要24小时到48小时,如果是外地蔬菜,时间则更长。

 

而家事易生态农园蔬菜交易模式,则是每天凌晨采摘,分拣后直接装上保鲜车,在5至8小时内就能配送到客户手中,大大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物流成本,既保证了蔬菜的新鲜,又有效降低了价格。“我们这一模式将所有中间环节去掉了,真正实现了从菜园一步到餐桌,无人支付式的智能菜箱也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现在每单的物流成本在1.5到2元,比传统的同城物流降低了一半以上。”

目前,家事易在武汉三镇近900个小区布设了1300多组“家事箱”,每组16个格子,共有20800个,一天配送两次,会员18万多户,平均每天有4000-5000单,日均销售额超过20万元。从生鲜菜到家庭生活用品,可配送的农副产品种类已经超过8000个。下一步,将布设更多“家事箱”,实现武汉全城无盲区覆盖。

5

(图片:太原市长风东街某超市在进行冬储菜特卖会。)

作为垂直类生鲜电商沱沱工社,沱沱工社已开通10省生鲜配区域。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上,北京六环以内由自营物流全程冷链配送,在其他地区的生鲜业务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全程冷链配送。此外,还有不少中小生鲜电商与传统渠道合作,以O2O(从线上到线下)的方式,解决冷链配送高成本问题。

借助电商提高农产品经营效益是大势所趋,从业者还须注重市场细分及食品质量安全

目前许多农副产品市场供求不均,价格波动大,借助电子商务产业提升农产品整体经营效益是大势所趋。申银万国证券报告预计,未来三年生鲜电商交易规模有7倍空间,保守预计2014、2015、2016年生鲜电商增速分别为100%、100%及75%。

熊小兰预计,农产品电商交易额继续扩大,有望在2013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增长,生鲜农产品的比重进一步增加。

 

生鲜属于生活必需品,而且具有黏性高、重复购买率高等特性。目前冷链成本占生鲜销售额比重较高,随着未来冷链规模的扩大与成熟,成本会逐步下降。面对巨大的市场前景,从业者在探索合适的经营模式的同时,还须重视食品安全,并做好市场细分。

6

(图片:上海闸北区彭浦新村街道联合专业果蔬合作社在居民区内开设了五个果蔬直销点。)

谢扬表示,网络运作与实体店区别、联系,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全程监控和终端反馈的必要性;食品安全往往是一票甚至一次否决。

很多生鲜农产品只能满足百公里范围内,一定保鲜要求及销售时才加工等标准恐怕是大规模跨地域的电子商务面临的持续挑战。谢扬认为,消费者的分层始终必不可少。

另外,生鲜电商要解决配送难题,降低运营成本,也可探索与邮政配送、报纸配送甚至鲜奶配送体系建立“合作”。

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发展研究院院长柳思维说,向客户提供新鲜的农产品,是对电子商务物流的基本要求,也是重大的挑战。要认真选择农产品来源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手段,根据物流辐射范围,确定市场区域,精心做好标准化的包装,确保点对点及时送达。(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102/7866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