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法治经纬

【案例】“汶川抗震小英雄涉诈骗”的社会反思

2014年11月11日 15:33

 

 【关注社会】

QQ图片20141111152544

【事件介绍】

汶川抗震小英雄涉诈骗46万元 或获刑10年以上

6年前,雷楚年救人并纵身一跃,为他人和自己争取到生的希望

6年后,身负英雄光环的他,却跃入了深渊……

雷楚年,这个名字,不只在成都、在四川,乃至在全国来说,也曾经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当年在汶川大地震中,这个彭州初中生,在地震发生时勇救7名同学,与林浩等一起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他也因此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荣誉给他带来了很多,比如被免试招进重点中学读书。

然而,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他却迷失了方向……雷楚年,从曾经那个瘦小的学生娃,变成了如今微胖的犯罪嫌疑人———成名后他借着自己的名气,声称可以通过自己所谓的“关系”,帮人找空姐工作、帮人就读重点中学、购买驾照等,被控诈骗了21人共46.3万元。

成都商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证实,雷楚年是涉嫌犯诈骗罪、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伪造公司印章罪,日前已被提起公诉,即将在成都接受刑事审判。承办检察官指出,雷楚年的诈骗金额巨大并有流窜作案的特别严重情节,应当在10年以上量刑。

一个曾经收获了荣誉和光环的英雄少年,为何走入了如今犯罪的深渊?近几日,成都商报记者走访了他的家庭、学校,采访办案检察官、案件受害人,以期还原他从成名到犯罪的人生轨迹。

他的光环

地震中勇救7同学

“平时胆子就很大”

10月30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来到了雷楚年曾经就读的磁峰中学。学校警卫兼体育老师的黄老师对雷楚年的事情非常熟悉。

时年15岁的雷楚年曾是磁峰中学的初三学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瞬间,他正在课间休息,突然感觉脚下在抖,意识到发生地震后,雷楚年撒腿跑到了操场上。但他发现很多同学还没有下来,他又急匆匆地跑回了教室,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里面的7名同学,而自己的逃生之路则被阻断。雷楚年想起了教室旁边的那棵树,纵身一跃,他抱住了那棵树滑了下来。就在他踏进操场的那一瞬间,教学楼在他身后轰然倒塌。

黄老师说,当时他是雷楚年的体育老师,地震发生时他在另外一栋主教学楼上课,等他下来的时候,学生们已经在操场上了,基本上都被吓哭了,地面还在摇动。黄老师听说雷楚年把他们班上的几名同学救了下来,而他自己并未受伤。黄老师分析,雷楚年平时胆子就很大,遇到这种情况他是不怕的,就冲了上去。

地震过后,学校的板房很快修建起来,学生们开始在板房上课。当时有电视台得知雷楚年救人一事后前来采访。“突然之间来了很多记者,报道他的英勇事迹。”黄老师说,央视新闻频道5.12大地震特别节目《铭记》还给雷楚年做了一期14分钟多的《少年雷楚年》的专题,评价他是一个冷静、机敏和勇敢的娃娃。

成都商报记者在磁峰中学操场旁边的公示栏里看到了雷楚年当年作报告的照片,下面写着“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照片上的他,穿着短袖,表情严肃,正在认真宣讲。

黄老师介绍,2008年6月,雷楚年成为全国37名抗震救灾英模报告团的一员,他是代表团唯一的学生。雷楚年是未成年人,黄老师陪同。黄老师说,与他同在一个报告团的还有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和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黄老师说,雷楚年作报告很放得开,他的语言能力很强。不久,他又接到当奥运会火炬手的通知。

10月30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来到雷楚年曾经住过的小区,当地群众对雷楚年的事迹还记忆犹新。雷楚年的邻居,也是雷楚年父亲同事的李先生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发生地震时,雷楚年救了多个同学,他很聪明,很勇敢,思想也活跃。李先生说,雷楚年在当地很有名气。不过,李先生印象中,雷楚年成绩一般。

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鉴于他在地震中的英勇表现,不少学校想免试录取他,但他最终选择了成都的一所重点中学。据媒体公开报道,那所高中免除了他所有的学杂费,还给他发放每月200元的补贴。为了让他跟上全班的进度,各科老师还给他“开小灶”。

他的变化

离学校越来越远

大手大脚地花钱

前女友郝某回忆,她当时觉得雷楚年人不错,特别是在她母亲生病住院半个月期间,“他都在医院照顾我,陪着我,当时特别感动,就答应了。”不过,郝某记得一个细节,那时,她给雷楚年发了很简单的英文,他都看不懂,他回复三个字“说人话”。

郝某与雷楚年谈了大概一年恋爱。在郝某眼里,雷楚年是一个成绩很差、特别特别调皮的人,几乎不学习的那种,“在相处的一年时间里,我没见过他去学校,平时就和年纪比较大的社会上的人玩。”

 

承办此案的检察官在提讯雷楚年时,雷楚年曾说,到高中后,自己没怎么去读书。

“雷楚年走到哪儿都是英雄,最终迷失了自己。”被雷楚年称为黄哥的黄老师很关心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他返回学校读书,但均不起作用,“经常逃课,他那时的光环好重啊,到处耍。”

郝某说,雷楚年喜欢打牌,经常打牌。雷楚年曾向她炫耀,他上高中时特别火,有人带着他玩,带着他打牌,还给他钱。

郝某说,雷楚年平时花销很大,他在成都的正常花销每个月起码上万。他还喜欢旅游,“我们去过三次三亚,还去了北京、厦门、桂林、丽江等很多地方。”每次出去旅游,雷楚年都要住四星、五星级别的高档酒店,租豪华车开。而且,他还经常在买了经济舱的机票后,偷偷换成头等舱,然后还告诉郝某,他是因为抗震救灾英雄的荣誉免费升级为头等舱的。

郝某还告诉记者,他曾说之前谈过一个女朋友,那时他每天晚上都要在酒吧喝酒,每天都要消费至少几千块钱。而雷楚年的家庭条件却一般,父母工薪阶层。

雷楚年还喜欢说大话、谎话。郝某说,由于雷楚年名声在外,也就有人托他办事,像读成都市重点中学、上户口等。

黄老师对他这一点看得更加透彻,“那时,有朋友找他帮忙,他说没得事,有的是关系。经常很高调地说和哪个关系非常好,可以处理。”去年,有一名老师托雷楚年办事,给了他5万,但雷楚年根本就办不到,最终把5万还了。

这时,黄老师已经隐隐约约意识到,雷楚年离正道越来越远了。

他的犯罪

吹嘘能帮女友当空姐

诈骗10万

郝某告诉成都商报记者,2012年12月,郝某经人介绍成了雷楚年的女友。2013年初,郝某从母亲那里继承了近30万遗产。后来,雷楚年说,他在夜店认识一家航空公司前董事长的儿子,可以帮郝某在航空公司找一份工作,但需要花10万元。郝某相信了雷楚年,给了他10万元现金,之后一直没有消息。眼看着航空公司招聘的空姐都开始培训了,郝某着急了,雷楚年却编织各种借口搪塞她。郝某和他闹分手,雷楚年不同意,并以分手后就别想要钱相威胁。其实,这些钱都被他挥霍掉了。之后,雷楚年离开成都,前往深圳。

最让郝某伤心的是,不是雷楚年骗了她的10万元钱,而是雷楚年骗走了她母亲生前送给她的一台笔记本电脑。郝某非常珍视那台笔记本电脑,采访中还请记者帮忙追问雷楚年电脑的下落。

检方查明,雷楚年诈骗郝某10万元,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吹嘘能帮孩子进重点

诈骗17.5万

承办检察官介绍,有一次,在参加朋友聚会时,雷楚年声称他在教育局有关系,得知这一信息的周某说表姐朱某某想让孩子进成都某重点中学。雷楚年对他说只要花点钱就没问题,后来骗取了朱某某10.5万元,还骗了唐某某7万元。之后,为了掩饰谎言,雷楚年还伪造了教育部门的公章,制作了虚假的“通知”、“成都市初中报名接收条”,交给朱某某、唐某某,其实他根本就不可能办成这件事。

吹嘘能帮人买驾照

诈骗13.8万

2012年年底,巫某某通过郝某认识了雷楚年,在他的印象中,雷楚年是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出手大方,喜欢打牌,输赢上万,“经常找我借钱。”一来二往,两人非常熟络。

2013年八九月份,雷楚年对巫某某说,他在阿坝州交警队有关系,8000元就可以购买一本驾照,让巫某某帮他介绍需要办驾照的人。雷楚年还对外承诺,三个月内拿证,一年后从阿坝州转到成都。巫某某陆续给他介绍了他母亲和岳父等10多人购买驾照。在收了费用后,雷楚年还伪造了阿坝州一家驾校的收据,交给受害人。这件事上,他也根本办不到。

检方查明,雷楚年诈骗前来购买驾照的宋某某等16人13.8万元,还以发包工程为幌子,骗了巫某某等二人5万元。

成都商报记者王英占 摄影报道

 

2008年

雷楚年作报告:

经历磨练

我长大了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我撒开腿就往楼下跑。那会儿,操场上已经站了很多同学和老师。我在人群中仔细辨认着。咦?陈老师呢?我们班同学呢?糟了!

我急匆匆地往教室跑,身后一块讲台大小的楼板砸了下来,将楼梯斩断。我们班正准备下楼的5名女生吓得缩到教室门边抱头尖叫。我也害怕起来,但不甘心就这样死去,我得活着,大家一定要活着出去。我向那几个女生吼道:“别怕,听我指挥,向那边楼梯跑。”大家都下楼后,我忽然发现,欧静怎么没跟上?我马上掉头回去找欧静,她居然还全身发抖地躲在教室门背后。我心里一急,抱起她就跑。当跑到楼梯口时,欧静终于回过神来,让我放下她,快步跑下楼。

这时大地又剧烈晃动起来,眼前的楼道瞬间被一块塌下来的楼板砸断了。我立即翻过走廊的栏杆,纵身一跃……

那些天,我经历了从未有过的磨练。对友情的力量、亲情的宝贵和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责任感,我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我发现,我长大了。

2014年

雷楚年被指控:

有流窜作案情节

或获刑10年以上

今年6月23日晚,尚不知道自己已被列为网上逃犯的雷楚年向深圳警方报案称,自己的钱包被偷,当地警方在受理过程中发现他竟是网上逃犯,一举将其抓获。被抓的雷楚年已不再是曾经的那个清瘦的英雄少年,而是变成了22岁胖乎乎的成年小伙儿。

检方查明,雷楚年总共诈骗包括他女友在内的21人46.3万元。检方指控,他在帮助别人进入成都重点中学以及购买驾照时,还伪造了成都市教育局印章以及驾校的印章。

检方指控,雷楚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诈骗多名被害人财产,数额巨大,其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并且具有流窜作案的特别严重情节,应当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同时,雷楚年还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伪造公司印章罪。雷楚年也因涉嫌这三重罪名,被起诉到法院。

而被害人均要求严惩雷楚年,并追回赃款,部分被害人还申请开庭时旁听庭审。郝某表示,她还在上海读书,没时间过来参加庭审。

我们的反思

梯子只能一格一格爬

雷楚年曾告诉办案检察官,他学习跟不上,觉得上学没啥意思,于是想通过各种方式挣钱。检察官觉得,雷楚年获得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称号后开始自我膨胀,价值观、人生观发生变化。

检察官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在办案过程中,检方曾联系过他的父亲,不过雷父不愿提起此事。雷父曾告诉检察官,雷楚年在外边给他欠了很多账,目前帮他还了部分。现在实在还不起了,不想管他了。因此,雷父也没有为他聘请辩护律师,只是每个月打一点生活费供他在关押期间用。

在郝某看来,雷楚年之所以成这个样子,家庭教育上还是有问题。相反,突如其来的光环蒙住了他的眼睛,让他变得虚荣,变得不踏实。光环下,不能正确对待的他开始飘忽不定,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黄老师也说,之前一些老师也谈论过,这个娃子走不长。黄老师认为,每个学生都应踏踏实实地读书,梯子只能一格一格地爬,不能从第一格跳到最高一层,雷楚年,就因为这么一个事情,一下子收获了许多,他自己却不能正确面对给予他的这一切。

抗震英雄的自毁与“它毁”

不畏生死的抗震英雄,成了诈骗案的主谋,这个角色反转确实有点让人难以承受。抗震英雄何以迅速沦为阶下囚?个人因素肯定是其自毁的主因。试想,倘若雷楚年能够生活简朴一点,何必用诈骗维持“出必乘豪车、入则四星宾馆,每个月开销上万”的奢华生活?雷楚年先是玩“坐头等舱是英雄福利”之类的自夸,紧接着骗女友、骗老师,怎能不走向自我毁灭?

但我们在怒其不争的同时,也该看到社会对英雄不断地偷窥、猎奇的影响。想想看,同是抗震英雄的林浩不也荒废学业,跨入影视圈了么?林浩凭什么在影视圈中“畅游”?无非就是英雄的知名度驱动。而雷楚年越骗越大,也是英雄名片遮蔽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英雄就是关注度、曝光率、影响力,但是如果过分自我膨胀,把握不住方向,就可能在舆论的一片点赞声中迷失方向。

其实,雷楚年伪造了教育部门的公章,帮人买驾照,吹嘘能帮女友当空姐……这些只要细心就能看穿帮的骗术,之所以能蒙混过关,关键还是社会上有这样的需求。在人们的认知里,英雄有人脉、有资源,升学、就业等“小事”不值一提。所以人们才会不加犹豫,直接转账。正是这种不假思索的顺承,让雷楚年从自吹自擂一步步走向犯罪。从这个意义上说,抗震英雄的沦陷,又何尝不是一次“它毁”?

这样的例子,其实并非是孤本。刚刚沉冤昭雪的赵作海,不也曾风风光光的出任公民代理么?赵作海凭什么干起律师的活?无非就是名人效应。但名人效应递减殆尽之际,赵作海也只能沦为清洁工。由此观之,英雄应该是膜拜的圭臬,但不该成为不断地挖掘新闻价值、反复炒作的工具,更不该是人们办事的“后门”。给英雄留一点空间,在生活中留一个合理的位置,也许才是抗震英雄的自毁,给公众最大的启示。

 

“抗震小英雄”违法当反思“脸谱化宣传”

6年前的“抗震小英雄”,在6年之后因涉嫌诈骗被捕,这样的故事情节和前段时间发生的“中国好人”何涛涉嫌买卖国家证件几乎雷同,简单是一出“黑色幽默”。除了欺诈行为外,关于雷楚年,一些他的斑班劣迹也被扒了出来,比如,逃课打牌、月花销上万、泡吧一次花数千……这早已不是什么英雄,简直与纨绔子弟无异。

那些在媒体上曾经风光无限好的榜样,突然之间就掉下了神坛成为了芸芸众生甚至是违法犯罪者,不免让人唏嘘不已。对于榜样的走样,有人质疑其人品是不是被媒体夸大宣传了,有人质疑是过早的成名害了这个本来普通的孩子,但笔者认为,面对榜样频频走样甚至是违法犯罪的故事,我们最需要反思的是当下社会流行的一种英模宣传套路:将一个人“脸谱化”。

笔者认为,当下的报道与宣传思维,为了传播所谓的正能量,无限拔高某一个人的事迹,并将之树立成为道德的楷模,而且,不顾道德本身的成长与变化规律,不考虑个体的复杂性格和基本的人性,很容易把一些仅仅是一张白纸的孩子宣传过度。让这些孩子过早的承担起功、名、利、禄的诱惑。而事实上,真正的道德培养,有很自然的规律。片面夸大某一个人的道德,这样的故事既不可信,也容易让曾经的正能量无法收场。出现这样的违法犯罪之事,则会让满满的正能量出现开闸泄洪的景象,所谓的正能量也是一泄千里。

正能量必须契合于最基本的事实,也必须契合于当下社会对于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一是,雷楚年救人与否,这事似乎在网络上还存有一些争议,和另外一位“抗震小英雄”一样,有大量网友包括当地的居民都不认可一位14岁或9岁的小孩可以救出成年人的故事;二是,在宣传雷楚年之事迹时,有一些起码的道德表现要先考察清楚,比如,雷楚年在学校的表现是如何的,他是不是传说中的“品学兼优”及“三好学生”,是不是没有道德瑕疵,是不是完全配得上一个伟大而光荣的称号——抗震英雄?

道德本就是多元的,人的性格也是多面的。因此,关于雷楚年,或许他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兼勇敢与贪玩、救人与欺诈于一体的普通个体,只不过我们的媒体在报道时选择性报道了他的正面,而忽略了他的另外一面。除此之外,无论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还是现实中的英雄人物,性格应该都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相关报道和宣传,甚至是写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的那些“脸谱化”的人物,也应该被基本的人性检验一下了。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情感复杂、性格复杂,更何况那些处于成长期的孩子。这是必须要尊重的现实。而且,站在孩子的成长角度而言,不夸大、不拔高某个人的道德,不打扰这些孩子的上学之路,让他们安安静静地走完自己的教育历程,才是对这些孩子的尊重。

固然,当下社会可谓道德滑坡日益严重,社会亟需正能量的雨露,然而,真正的真能量,对绝大数百姓或许并不遥远,也并不难企及,即只需要做到:不违法,不犯法,安分守己,还要具有一些公民精神、质疑精神。如果相关报道硬要把一些不全面的个体报道成满满正能量的英雄和楷模,恐怕像雷楚年、何涛这样无法收场的“一秒种变负能量”的悲催故事还将大量存在。

别因英雄陨落而否定光环的价值

对于一位英雄前后迥异的表现,每个人都会唏嘘不已。

很多人认为,雷楚年不该披上光环,正是他面前的“梯子”太好爬了,从而让他误入歧途。于是,网上很多论者都倾向于认为,对于儿童和青年,即便做出了英勇的事迹,也不该大肆褒扬,不应该让他们得到太多荣誉。这种想法或许有一定道理,但并不见得全面。

仔细想想,青少年英雄后来误入歧途的现象,其实只是极少数的个案。比如,在汶川地震发生时,涌现出的抗震英雄并不只有雷楚年一个人,还有很多优秀青少年的英勇事迹令人难忘。然而,在这些抗震小英雄中,像雷楚年一样蜕变的毕竟是少数。从更大范围来看,身披英雄光环而最终滑入深渊的,也是屈指可数的。如此来看,英雄雷楚年的人生转轨变化,与其自身的价值认知相关联,只是个案而已,并不是英雄光环直接导致的恶果。

现实中,我们需要英雄形象的展现,而且还要让这种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唯有如此,才能在全社会形成正能量,进而成为国人的精神史诗,让英雄的事迹鼓舞人、鞭策人、激励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树立起标杆,让人们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如果因为雷楚年这一个案,就担忧渲染英雄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未免有点以偏概全。

事实上,一个英雄陨落的反面教材,可以产生更具体的教育价值和意义。所谓英雄,其闪光点在于其英勇精神和行为,公众和相关机构对他们的赞誉,是对其行动举止的赞誉,目的是鼓励民众向这种行为学习和跟进。假如,时过境迁之后,英雄本人做出无德甚至违法的举动,也是留给公众一个血淋淋的教训。从这个方面而言,我们所尊敬和学习的英雄,实则是英勇的行为和事迹,而不是单纯将英雄的概念固化在某一个人身上。

说到底,对于令人肃然起敬的行为,我们还是应该献上赞歌并披上光环,不能因为极个别的现象,就片面地认为赞誉会产生负面影响。在这个社会,我们需要在行为上找到标杆和榜样,指引我们一直走下去。只有这样,每个人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汇聚更大的力量,引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启示与思考】

荣誉加身,英雄人物容易被娇惯,甚至尝到名誉变现的甜头,“一不小心”便会逐渐变坏。以雷楚年为例,走到哪儿都是英雄,最终迷失了自己。他的老师认为,每个学生都应踏踏实实地读书,梯子只能一格一格地爬,不能从第一格跳到最高一层。雷楚年,就因为这么一个事情,一下子收获了许多,他自己却不能正确面对给予他的这一切。当年雷楚年还未成年,却获得了无以复加的各类荣耀,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自然难以自持。特别是走到哪里都是笑脸,吃得开,资源可轻易变现,名气就是资源,而有时就是不能承受之重。

我们的社会需要英雄,也不乏英雄,对待英雄我们应该赞美,但不能把他们塑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英雄是伟大的,也是平凡的,过多的荣誉容易让他们迷失。如果英雄不真实,就会让大众疏远;如果英雄获得太多虚空的荣誉,亦会让大众感到虚假。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那些在危险时刻做出英勇事迹的人,也许发自本能,并非出于想受到奖赏才会做。还英雄平静的空间,以及适当的发展机会,而不是过于耀眼的光环,他们才能更好地成长。一些道德英雄的摔倒,带给我们诸多沉重的警示。尊重英雄,就不要给予他们太多太滥的荣誉和“特权”,如果对英雄更理性一些,将精力用在发现平凡中的善,我们的社会将因之更美好,未来也更有质地。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111/7878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