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G20的“变”与“不变”
2014年11月18日 10:06
11月15日至16日,二十国集团(G20)成员领导人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聚首,探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协调各国货币政策以及提振国际贸易等议题。
自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G20成为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交流协商的重要平台,对在全球范围内遏制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全球经济的浮沉变迁在此落下深深投影。但自其成立以来至今,世界经济形势已发生深刻变化。此次G20峰会有哪些一脉相承的特点和热点,又有哪些与时而动的改变?
(图片说明:11月14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人们从印有G20峰会标识的彩旗下走过。)
平台地位没变 协调难度加大
G20代表全球90%的国内生产总值,涵盖了全球主要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以及欧盟。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G20提升为领导人峰会。在这一框架下,经过复杂的谈判协商,曾就应对经济危机、推动全球复苏达成重要共识。G20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较为认可的多边交流平台。
然而,比起金融危机时的“共渡难关”,由于目前各方利益分歧更趋复杂,政策协调难度有所增加。
在全球经济持续“低温”背景下,各经济体的经济形势“冷热”不均,分化加剧。具体说来,美国经济复苏向好,货币政策趋向收紧,却可能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新动荡;欧洲亟待进入增长轨道,但德法对于放松财政紧缩政策意见向左;新兴市场国家中,中国、印度稳定增长,巴西、俄罗斯面临较大考验……
(图片说明: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推动创新发展实现联动增长》的重要讲话。图为习近平主席同与会领导人合影。)
“整个G20内部的鸿沟在扩大,各国更加难以达成共识,”巴黎政治学院知名国际关系专家贝特朗·巴迪对G20峰会不无担忧。
但也有乐观期待,本次峰会的东道主、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在11月初表示,期待布里斯班峰会上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能够达成具体成果。
基本关注不变 具体议题深化
阿博特本月初发表声明说,此次G20峰会将聚焦全球经济增长,就贸易、税务、银行业等经济基础议题进行讨论。各国讨论焦点仍将集中于促进经济增长、协调货币政策、提振国际贸易等与推动经济复苏有关的话题。
(图片说明:11月16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在布里斯班出席G20峰会记者会。)
这一表态与G20经济议题平台的宗旨一致,反映与会各国对经济增长的基本关注没有改变。今年初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就实现经济增长首次提出目标:争取在未来五年内将G20整体GDP在当时预测水平之上提高2%以上。
在向这一具体目标努力的基础上,今年G20峰会将就促进增长的具体措施进行探讨并努力达成最终成果。其中,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有望成为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支点。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布里斯班峰会公报称,解决全球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不足问题,对促进增长、创造就业和提高生产力至关重要。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APEC北京会议议题和G20布里斯班峰会议题的直接共同点,就是这两个会议都特别强调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区域的互联互通。此外,G20一直关注的避税天堂问题随着APEC会议上反腐宣言的公布,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
结构改革助增 中国作用提升
在世界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一直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中国在G20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朱光耀在峰会期间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测算,2014年中国经济增量对全球经济增量的贡献率是27.8%,居世界首位,美国是15.3%。按照世界银行的说法,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量相当于为世界贡献了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
朱光耀说,如果从投资、贸易、就业、竞争力四方面作量化分析,预计中国通过结构改革带动的经济增长对G20实现2%额外增长目标的贡献率高达30%到40%。
(图片说明:11月15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中)出席新闻发布会。)
欧洲智库“欧洲之友”政策主管莎达·伊斯兰表示,毫无疑问,中国是二十国集团中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体之一。他认为,为适应如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国际格局需要作出调整。这一需要非常紧迫,越早开始调整越好。
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克里·布朗认为,中国的经济体量已占世界第二,中国为G20作出了重要贡献,人们对中国刮目相看“是有道理的”。他呼吁,发达国家应当主动和新兴市场国家分享世界经济治理决策权,推动改革决议真正落实。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息息相关,以邻为壑、零和博弈的孤岛式做法注定行不通。如巴迪所言,不关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需求,发达国家自身也难以走出困境。(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118/788840.shtml